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智研产业百科

一、定义及分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2、行业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2、资金壁垒
3、品牌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六、行业现状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八、竞争格局
九、发展趋势

食品安全检测

摘要:食品安全检测是按照国家指标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标的检测,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近年来,健康观念的普及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为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带来了快速发展契机。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保持上升趋势,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154.22亿元,同比上升11.32%。预计未来在下游需求的带动下,行业市场规模仍保持不断增长。


、定义及分类


食品安全检测是按照国家指标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标的检测,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食品安全测试通常在食品供应链的不同阶段进行,从生产到加工到分销再到零售。这不仅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障食品质量,还有利于推进食品行业发展,提高食品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按照检测项目分类,食品安全检测可分为有害物质检测、营养成分检测、微生物检测、添加剂检测、基因检测;按照检测方法分类,食品安全检测可分为法定检测和快速检测两大类。

食品安全检测分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检测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其负责组织开展全国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并监督指导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并按照规定实施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


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食品质量与安全协会。其工作职责为:一、搞好会员自律,配合行政主管部门落实行业政策、宣传和管理;二、引导食品业规范、良性发展;三、扩大协会规模,提供会员服务;四、研究行业市场、技术理论,制定行业指导;五、促进企业交流,加强产业合作;六、净化产业环境,拓展市场领域;七、提升社会影响,联系国际合作;协调政府、企业与同业之间的关系,推动会员、产业市场共同发展。


2、行业相关政策


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安全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如2024年2月发布的《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其中提出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控制和产品检测,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能力。2024年7月发布的《肉制品生产监督检查操作指南》中,提出采用快速检测方法或非国标方法的,检查相关方法及设备是否按照制度要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比对或者验证,比对或者验证结果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加强食品行业的安全检测,从而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蓬勃发展的历程,1978-1990年,此阶段食品安全检测还处于起步阶段,检测技术相对滞后;1991-2000年,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开始逐步发展,一些地方性的食品检测机构陆续成立,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更加严格,促进了食品检测技术的进步和行业规模的扩大;2001年至今,行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涌现出大量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和实验室,涵盖了各个领域,同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包括快速检测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

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检测技术的复杂性和更新速度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检测技术如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高通量测序等逐步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然而,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对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研发投入要求较高‌。


2、资金壁垒


资金壁垒主要体现在研发和设备投入上。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研发与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研发费用、设备购置和维护费用等。此外,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以保持竞争力,这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因此,新进入者由于规模较小,相应需要承担的较大经营风险,使得市场潜在竞争者难以轻易进入。


3、品牌壁垒


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所出具的报告获得市场的信任和认可情况,影响其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良好的品牌影响力有助于提升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市场占有率。而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公信力,需要强大技术实力、高质量的产品、良好服务的长期积累,新进入者往往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品牌效应,构成了市场潜在进入者的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上游包括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和食品安全检测试剂,它们主要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物质基础,其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中游是指食品安全检测,该环节的企业主要负责对食品进行系统性的检验、分析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质量要求。下游是指对食品具有检测需求的主体,包括政府监管部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农业种养殖企业,以及商店和超市等零售平台、网络消费平台和个人消费者等。

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产业链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上海瑞鑫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中检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安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莱恩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检测试剂
上游
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海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格林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中游
政府监管部门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农业种养殖企业
商店和超市等零售平台
下游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综合性的独立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公司的业务按照行业可分为五大业务板块,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食品及农产品、环境、建筑工程及工业服务、医药及医学、计量校准、新能源汽车、船舶、芯片及半导体、化妆品及宠物食品、低碳环保和绿色认证、轨道交通和航空材料等相关行业及其供应链上下游产业的服务。在食农及健康产品服务方面,公司,设立了食品、农产品、特殊食品与日化用品、快检及动物营养与健康等产品线及专项组,实现独立专业、门类齐全、覆盖全国的实验室服务网络,为政府监管、食品供应链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持续上升,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3.96亿元,同比增长7.71%;归母净利润7.47亿元,同比增长0.79%。

2019-2024年前三季度华测检测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


(2)山东格林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格林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境检测、食品检测、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学检测等专业技术服务领域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公司通过接受客户委托,运用科学专业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测,以评定其是否达到国家、行业和用户在质量、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出具检测报告,收取检测费用。2019-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持续上涨,但2023年受市场竞争加剧,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9.5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6.48%。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同比下降64.04%至0.1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0.02亿元。

山东格林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境检测、食品检测、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学检测等专业技术服务领域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公司通过接受客户委托,运用科学专业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测,以评定其是否达到国家、行业和用户在质量、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出具检测报告,收取检测费用。2019-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持续上涨,但2023年受市场竞争加剧,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9.5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6.48%。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同比下降64.04%至0.1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0.02亿元。2019-2024年上半年格林检测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


六、行业现状


近年来,健康观念的普及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为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带来了快速发展契机。一方面,各类食品制造商及经销商为满足市场需求,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将主动加强自身产品检测,避免产品质量风险,从而扩大食品安全检测企业的客户规模。另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食品安全检测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安全放心的食品,提升消费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规模不断上涨。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保持上升趋势,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154.22亿元,同比上升11.32%。预计未来在下游需求的带动下,行业市场规模仍保持不断增长。

近年来,健康观念的普及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为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带来了快速发展契机。一方面,各类食品制造商及经销商为满足市场需求,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将主动加强自身产品检测,避免产品质量风险,从而扩大食品安全检测企业的客户规模。另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食品安全检测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安全放心的食品,提升消费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规模不断上涨。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保持上升趋势,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154.22亿元,同比上升11.32%。预计未来在下游需求的带动下,行业市场规模仍保持不断增长。2016-2023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及增速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动食品安全检测发展,如2024年8月发布的《检验检测领域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以婴幼儿配方食品、饮料、速冻食品、水产制品和儿童用品、建筑保温材料、珠宝玉石、化肥、农用薄膜、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等群众关注度高、潜在风险隐患较多的食品或产品,以及近三年承担过监管部门抽查、监测与复检工作的检验机构为重点,依法严查未经检验检测出具报告,擅自调换检验样品,伪造、变造原始数据、记录,减少、遗漏或者变更标准等规定的应当检验检测的项目,以及违反国家有关强制性规定的检验检测规程或者方法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政策的持续下,食品安全检测将得到快速发展。


(2)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健康饮食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的检测报告,对经过检测的食品更加信赖,这促使食品生产企业主动进行内部检测和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以满足市场需求。


(3)新消费业态食品检测需求增加


随着经济模式的创新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型商店、生鲜超市以及以“饿了么”、“美团”为代表的网络食品消费平台等新型消费业态方兴未艾。在民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强化的背景下,加强商店、超市等零售平台以及网络食品消费平台的食品安全检测是必然趋势。随着新型消费业态的不断发展,对食品安全检测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2、不利因素


(1)食品安全检测专业人才缺失


人才是安全食品生产、政府高效监管的主导力量,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人们健康生活、食品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人才。现有人员所学检测技术知识不够专业,积累的经验不够丰富,甚至有些人态度不够严谨,敷衍了事,这也成为限制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食品安全检测方式不健全


食品安全监管应从食品在农田开始到餐桌的全过程,相应的食品安全检测应涵盖全过程。然而,目前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在整个过程中投入资金有限,难以对食品进行全方位安全检测,对于生产制作环节的检测缺乏应有的重视。这种检测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杜绝不合格食品在市面上流通。当前检测方式的不完善,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落后


从大家所熟知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可看出,我国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设备上均落后国外。我国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检测设备更新缓慢,无法满足需求,因资金问题,检测机构无法对检验设备及时更新换代;另一方面,检测技术更新较慢,面对食品中越来越多的新型危害成分,需要先进科学的检测技术。


八、竞争格局


从竞争格局来看,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由几家大型检测机构主导,这些机构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能够提供高效、准确的检测服务。同时,它们还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的检测技术和解决方案,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相比之下,中小型检测机构可能更擅长提供定制化服务,通过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包括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格林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公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相关企业


九、发展趋势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频率和严重性逐渐增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也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食品的原材料和生产过程,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更高。这促使食品企业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同时也增加了对食品安全检测服务的需求。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检测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使得食品检测更加准确、快速和便捷。这些先进的技术为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如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高通量测序等将逐步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另外,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和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将不断拓宽服务范围。从传统的有害物质检测到营养成分检测、感官检测等各个方面,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将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检测服务。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扩展阅读
趋势研判!2024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法定检测占据主导地位[图]
趋势研判!2024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法定检测占据主导地位[图]

食品安全检测是按照国家指标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标的检测,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

食品安全检测 2024-10-26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