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蚕丝被企业产量为992.48万条,同比下降40.32%。这一数据凸显了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严峻。在这一背景下,原材料市场的波动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鲜茧、干茧及生丝等关键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给蚕丝被生产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这种成本上升在消费市场低迷与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夹击下,尤为沉重。对于众多中小厂商而言,面对原材料价格的飞涨以及消费低迷情况下,往往难以迅速且有效地将成本压力转移至下游市场,导致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为了应对这一困境,许多厂商不得不采取保守策略,包括减少产能或降低产能利用率,以期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维持生存。
一、定义及分类
蚕丝被,是一种以蚕丝为填充物的被子,具有柔软、保暖、透气等特点。蚕丝被按蚕丝种类分类可以分为桑蚕丝被、榨蚕丝被、工厂化蚕丝被等,按填充物含量分类可以分为纯蚕丝被和混合蚕丝被,按加工工艺分类可以分为手工丝绵被和机制丝绵被,按丝绵长度分类可以分为长丝绵被、中长丝绵被和短丝绵被,按原料来源分类可以分为蚕茧类被、蛹衬类被和再生类被等。
二、行业政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政府会制定蚕丝被行业的环保标准和检测要求,推动行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2024年7月,工信部印发《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提出为满足工业节能需求、支持企业深挖节能潜力、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进一步有针对性开展行业诊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此基础上编制《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配合推进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旨在通过专业节能诊断,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用能状况,合理地进行节能减排改造,高效地进行能源管理,从而达到节能降耗、节省能源开支的目的。通过专业节能诊断,企业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的能源使用状况,发现潜在的节能空间和问题,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计划。
三、发展历程
中国蚕丝被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初至1970年代末的起步阶段,蚕丝被主要以传统手工制作为主,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蚕丝被作为高档寝具,主要供少数富裕家庭使用。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蚕丝被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蚕丝被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生产企业数量增多。机械设备和加工工艺的引进与改进,使得蚕丝被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2000年代初至2010年代末的规范阶段,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蚕丝被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对蚕丝被行业的监管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制定和完善蚕丝被的质量标准和检验规范,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0年代末至今的品牌化阶段,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蚕丝被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上涌现出众多知名蚕丝被品牌,品牌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行业壁垒
1、技术与工艺壁垒
蚕丝被的生产过程涉及选茧、煮茧、打绵、脱胶、水洗、梳理、拉制、缝制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这些工序不仅要求企业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还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技术壁垒成为了新进入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同时,蚕丝被行业有着严格的产品标准和工艺要求,如国标规定填充物需含桑蚕丝和(或)柞蚕丝50%及以上才可称为蚕丝被。这些标准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也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新进入者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才能达到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
2、品牌与渠道壁垒
在蚕丝被行业,品牌影响力是企业获取市场份额和消费者信任的关键因素。知名品牌通过长期的市场积累和口碑传播,建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新进入者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蚕丝被的销售渠道包括超市、专卖店等实体店铺以及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这些渠道的开发和维护需要企业具备丰富的市场经验和资源。新进入者需要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网络,才能将产品有效推向市场。
3、规模与资金壁垒
蚕丝被的生产需要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资金投入,以确保原料供应、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难以承受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生产成本的上升,也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生产规模成为了新进入者需要跨越的重要壁垒。同时,蚕丝被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往往难以承受这些投入,也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因此,资金壁垒也是新进入者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蚕丝被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蚕种养殖、桑种繁育、种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加工等,蚕农负责培育蚕种、种植桑树并饲养蚕宝宝,最终收获蚕茧,蚕茧在烘干、缫丝等工序后得到的生丝再经过精炼、脱胶、润滑等工艺形成的丝绵,是制作蚕丝被的主要原材料。产业链中游为蚕丝被产品的设计、加工和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线下实体店铺(超市、专卖店等)和线上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水星控股集团下属主要成员企业,也是中国现代家纺业的重要奠基者。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多品牌家纺企业。公司产品涵盖床罩多件套、被子、枕芯、单件组合、靠坐垫、儿童用品、夏令用品、床垫沙发、餐厨卫浴、毛毯等十大系列300多个品种。公司下辖多家子公司,拥有“水星”、“百丽丝”两大著名家纺品牌,并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在蚕丝被领域,水星家纺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公司注重蚕丝品质的严格控制,在全国范围内甄选优质原材料,确保每一床蚕丝被的高品质。其高端蚕丝被系列,如“丝路传奇蚕丝被”,采用1600米超长好蚕丝打造,凭借“看得见、摸得着”的170cm大开口设计,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这款蚕丝被还荣获了“2022美国缪斯设计奖银奖”和“2022欧洲好设计奖铜奖”。2024年上半年,水星家纺营业收入为18.06亿元,同比增长0.52%;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下降13.89%。
(2)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创造美好睡眠生活,打造百年家居品牌”为经营理念,拥有国内外资深专业设计师近百人,创立“富安娜”、“馨而乐”、“维莎”、“圣之花”、“酷奇智”五大主打品牌。富安娜在中国和全球市场均享有较高声誉,是中国家纺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在蚕丝被领域,富安娜推出了多款产品,如“嘉逸蚕丝夏被”和“沁暖四季被”,这些产品以其优质的蚕丝填充物和精致的工艺受到了市场的好评。富安娜的蚕丝被产品以其柔软、透气、保暖的特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高品质睡眠环境的需求。富安娜在产品设计和材料升级上的不断创新,如使用玻尿酸、胶原蛋白、维生素C等功能性纤维,以及开发超柔防滑牛皮席等,都体现了其在蚕丝被领域的专业和成就。2024年上半年,富安娜营业收入为13.08亿元,同比增长2.79%;归母净利润为2.18亿元,同比下降0.59%。
六、行业现状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蚕丝被企业产量为992.48万条,同比下降40.32%。这一数据凸显了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严峻。在这一背景下,原材料市场的波动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鲜茧、干茧及生丝等关键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给蚕丝被生产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这种成本上升在消费市场低迷与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夹击下,尤为沉重。对于众多中小厂商而言,面对原材料价格的飞涨以及消费低迷情况下,往往难以迅速且有效地将成本压力转移至下游市场,导致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为了应对这一困境,许多厂商不得不采取保守策略,包括减少产能或降低产能利用率,以期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维持生存。
七、发展因素
1、机遇
(1)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不断增强,对高品质生活用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蚕丝被以其天然、柔软、保暖性强、透气排湿性好等优良特性,成为越来越多追求健康、舒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的首选。消费者对家纺产品的品质和功能性要求的提高,为蚕丝被行业提供了市场空间。
(2)技术创新与智能化生产
技术创新是推动蚕丝被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蚕丝被企业纷纷加大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通过引入先进丝绸制造设备和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企业还注重产品设计的创新,推出符合现代审美和消费需求的款式和风格。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蚕丝被的竞争力,还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3)政策支持和国际市场拓展
中国政府对丝绸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为蚕丝被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明确了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支持。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蚕丝被企业有机会拓展国际市场,将产品销往更广阔的市场。国际市场上,蚕丝被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渐提高,尤其是在欧美和东南亚市场,中国蚕丝被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有望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推广,提升国际竞争力。
2、挑战
(1)原材料供应的不稳定性
蚕丝被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蚕茧的稳定供应。然而,蚕茧的生产受到自然条件、气候变化、养殖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蚕茧产量的波动,从而影响蚕丝被的生产成本和供应稳定性。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适合桑蚕养殖的土地资源日益减少,这也可能对蚕茧的供应造成压力。因此,蚕丝被企业需要面对原材料供应的不稳定性带来的挑战,这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也需要探索多元化的原材料来源,以降低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
(2)市场竞争的加剧
随着蚕丝被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新进入者可能会通过价格战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这不仅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还可能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此外,国际品牌的竞争也不容忽视,它们凭借品牌优势和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对本土企业构成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蚕丝被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来吸引消费者。同时,企业还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3)环保法规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
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对蚕丝被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的环保性能和企业的社会责任,这要求蚕丝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更加环保的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废旧蚕丝被的回收和再利用,实现产品的循环经济。此外,环保法规的遵守也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环保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蚕丝被企业需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需要企业加强环保意识,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和支持,共同推动行业的绿色转型。
八、竞争格局
综合产品和品牌两个维度,蚕丝被行业呈现以下梯队情况:第一梯队公司有水星家纺、富安娜、博洋家纺等;第二梯队公司为太湖雪、钱皇家纺、蚕花娘娘、慈云等;第三梯队有鑫源、银桑等。整体来看,中国蚕丝被行业的市场份额集中于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厂商手中,相比于中小厂商,规模化的头部厂商凭借品牌积淀和销售渠道全覆盖等优势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九、发展趋势
1、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蚕丝被行业正逐步引入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减少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智能化管理系统则可以实时监控生产流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未来,蚕丝被企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如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
2、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环保已成为全球消费趋势,中国蚕丝被行业也将更加注重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将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例如,使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推广节能生产技术、实施废物回收和再利用计划等。此外,企业还将加强对原材料来源的监管,确保蚕茧的养殖过程符合生态和可持续标准。消费者对绿色、健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蚕丝被企业通过提供环保认证的产品,可以提升品牌形象,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
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定制化产品需求的增加,中国蚕丝被行业将朝着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方向发展。企业将通过市场调研和消费者行为分析,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和生产符合不同消费者喜好的产品。这不仅包括产品的颜色、图案和款式,还包括被子的重量、尺寸和功能性。通过提供定制化服务,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消费者体验,增强品牌忠诚度。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