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得益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大,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对岩土工程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岩土工程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岩土工程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底,中国岩土工程市场规模约为13876.3亿元,同比增长9.98%。
一、定义及分类
岩土工程是欧美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是以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工程地质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各种勘探测试技术对岩土体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和利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是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工程研究方向可将岩土工程分为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边坡与基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三大类。
二、商业模式
1、专业承包模式
专业承包是指项目工程的发包人将工程中的专业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完成。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1月22日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施工劳务资质三个序列。取得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建设单位依法发包的专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专业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劳务作业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
2、总承包模式
总承包是从事工程项目建设的单位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从决策、设计到试运行的建设项目发展周期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并就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向业主负责。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1月22日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总承包企业必须具有总承包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施工总承包工程内各专业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专业工程或劳务作业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
三、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岩土工程行业主管部门主要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自律性组织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要负责依法组织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拟订城乡规划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负责组织制定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国家标准,制定和发布工程建设全国统一定额和行业标准;负责提出房地产业的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负责指导全国建筑活动,组织实施房屋和市政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拟订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的法规和规章并监督和指导实施,拟订工程建设、建筑业、勘察设计的行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产业政策、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等。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是由中国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组成的学术性、公益性社会团体,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下的二级学会,是全国岩土工程界进行技术和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学术团体。中国建筑学会是全国建筑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团体,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基基础分会是中国建筑学会下的二级分会,是地基基础行业技术人员重要的交流平台。中国建筑业协会深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分会是中国建筑业协会的分支机构,接受中国建筑业协会的领导、监督与检查,是从事建筑地基基础、地下空间和岩土工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有关人士自愿结成的专业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在同行业工程开发、技术交流中起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是由全国工程建设企业自愿组成,并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全国行业性社会团体,承担行业的自律性管理职能,负责行业内协调、监督以及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
2、行业相关政策
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道路、桥梁、隧道、住宅、商业综合体等。这些项目对岩土工程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而推动了岩土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在大规模基建的背景下,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地基处理、边坡稳定、地下水控制等岩土工程问题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和后续使用安全。因此,加强岩土工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规范有效的岩土工程方案,对于保证施工安全和确保房屋建造质量意义重大。因此,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从从业资质、项目分配、施工要求、节能减排等方面规范和促进行业的健康积极发展,岩土工程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具备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有利于行业和行业内企业快速发展。
四、行业壁垒
1、资质准入壁垒
我国对进入建筑业的企业实施了严格的市场准入和资质审批制度,只有取得相应资质才能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从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方面对建筑业企业申请从业资质作了明确规定。新进入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项目经验才能申请不同等级的资质,从而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资质壁垒。
2、资金壁垒
岩土工程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一方面,工程的设备购置或租赁、材料及劳务采购等方面投入大、前期准备费用高,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在项目投标过程和合同履行过程中都需要交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工程竣工后还要占用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行业特点使企业在项目承揽、设备采购租赁、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环节都需要支付和占用大量的资金。因此,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是进入岩土工程行业的一大壁垒。
3、技术壁垒
岩土工程行业对于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有较高要求。技术人员需要运用自身勘察、检测、技术方案编制、工程设计、施工、监测等专业知识,通过计算分析技术开发、工艺流程优化、工艺设备研制、新材料开发应用等,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也形成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壁垒。
4、人才壁垒
岩土工程行业专业性人才相对紧缺。专业人才素质的高标准,决定了人才培养的长周期,致使行业内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一时难求。未来国家建设政策的转型,从高度成长期的大规模基建到城市功能维持与更新的转型,也会对岩土工程服务提出新的要求,从事岩土工程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要面临新的挑战,从而形成较高的人才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岩土工程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混凝土预制件、水泥、钢材等原材料以及工程机械、燃料、动力供应商。上游大部分原材料属于大宗商品,市场化程度高,企业竞争激烈,市场供应充足。但产品价格受国际形势、宏观经济、市场供需、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对我国岩土工程企业经营成本形成一定影响。
产业链下游包括市政工程、交通运输、房地产、工业建筑、水利工程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建设力度的加大,建设用地规模保持较高水平,将有力地推动桩基和基坑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不断加大对保障房、城市地铁、轻轨交通、城际高铁、公路桥梁、隧道及城市地下空间、机场、港口等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促进了岩土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营业务以工程服务为主,包括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机场工程、地下工程、工程咨询、工程监理等。中化岩石在强夯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盾构隧道等方面处于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领先的岩土工程和地下工程服务商。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化岩石从石油、石化行业逐步延伸到市政工程、机场场道工程、地下工程、港口、隧道、地铁等基础建设领域,公司的客户群逐年增加,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市场知名度,与主要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23年中化岩石岩石工程业务收入为8.59亿元,同比下降5.45%;毛利率为-13.70%。
(2)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岩土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岩大地坚持以“核心技术+核心材料”为双轮驱动,深耕战略重点领域,推动公司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通过加大市场开拓、优化管理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与激励、强化风险控制等多措并举,持续打造新的生产力,为公司业绩增长开辟新的路径。2023年中岩大地岩土工程业务收入为7.00亿元,同比下降12.95%;毛利率为18.51%。
六、行业现状
得益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大,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对岩土工程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岩土工程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岩土工程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底,中国岩土工程市场规模约为13876.3亿元,同比增长9.98%。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等因素影响下,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向好,各国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和建设,带动岩土工程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据统计,全球岩土工程市场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并且在未来几年内预计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岩土工程行业也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这也将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基础设施等下游行业的持续投入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地下管廊、保障房、高铁和机场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下游行业的持续投入为岩土工程行业带来了大量的需求。与此同时,城市化也为岩土工程行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对标国际主流发达城市,我国城镇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率的提高必将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的住宅、民用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设的需求,将极大促进岩土工程行业的发展。
(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岩土工程行业发展。其中《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优化市场环境,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强化队伍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支撑,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同时,我国节能环保发展战略不断深入,切实加强了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占用等技术的限制,大力发展、鼓励和引导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为我国岩土工程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大量合作。截至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类双边、多边产能合作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一带一路”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沿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大,城镇化水平低,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大量需求,为我国岩土工程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不利因素
(1)行业集中度较低
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15.79万户,同比增长10.51%。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也形成了产业集中度较低的局面。目前行业内多数企业仍受资金规模、核心竞争力与管理能力的限制,在品牌、技术、资金运营、采购、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管理与运作水平低下,使得关系竞争与恶性压价成为了岩土工程企业的竞争手段之一,不利于行业的长期良性发展。
(2)资金规模限制
我国的岩土工程企业起步较晚,资本积累较少,而我国银行对岩土工程企业的信贷额度较低,国家控制信贷规模,贷款审核时间长、审批程序复杂,在传统的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下贷款融资难度相对较大。自身资金规模限制、融资渠道单一等因素导致行业内企业难以同时承揽多个工程项目,丧失了许多业务机会,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3)企业管理难度大
岩土工程项目通常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等特点,项目管理难度大。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从事岩土工程业务的企业通常在全国或全球多个地区布局业务,随着战略布局的不断深化,业务及管理机构地域分布将更加广泛,资产规模、员工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考验。
八、竞争格局
我国拥有岩土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众多,但大部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承包能力有限,尚未形成全国性有影响力的公司,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目前参与岩土工程施工服务市场竞争的企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项目经验的岩土工程企业,拥有较好的施工资质、管理水平、技术实力及客户关系,有实力竞争国家重点及其他大中型岩土工程项目,如中化岩土、城地股份、中岩大地、工勘岩土等。二是小型岩土工程施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较低,多数企业只能以价取胜,竞争激烈,毛利率水平较低,这与发达国家岩土工程行业高度集中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近些年随着岩土工程行业逐步发展,行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行业集中程度在不断提升。
九、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岩土工程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以高科技为支撑点、发展低碳经济、推进岩土工程深层化将成为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技术革新方面,我国岩土工程企业将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施工设备和工艺进行更新,逐步实现“机器换人”。在绿色发展方面,随着人们意识形态和国家生态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岩土工程企业将不断研制绿色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促进岩土工程建设环保化、绿色化发展。在工程深层发展方面,岩土工程企业将通过改良勘察设备,提高操作人员水平,改进勘察方法,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等手段,结合更全面深入的模拟实验,不断推进岩土工程深层化发展。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3年中国岩土工程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新基建”背景下,城市基础建设带动行业进一步发展[图]
近年来,受益于新兴国家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向好,各国政府更是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和建设,带动岩土工程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据统计,2022年中国岩土工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416.6亿元,同比增长8.52%。
2022年中国岩土工程行业重点企业分析:宏业基VS中岩大地[图]
岩土工程行业作为建筑业的分支,其发展依托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在经济较为景气的时期,需要工业建设的发展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又是国家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复苏常用的手段。因此,本行业抗经济波动能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