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一、定义及分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2、行业相关政策
三、行业壁垒
1、政策壁垒
2、人才壁垒
3、资金壁垒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五、行业现状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七、竞争格局
八、发展趋势

铝冶炼

摘要:近两年来,受美国通货通胀、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海外铝企产能规模扩张、铝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铝冶炼行业发展景气指数呈现整体下滑态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月,我国铝冶炼行业景气指数为39.2,较2023年12月份上升2个百分点,较2023年1月份下降23.4个百分点,处于“正常”区间下部。


、定义及分类


铝冶炼指对铝矿山原料通过冶炼、电解、铸型及对废杂铝料进行熔炼等提炼铝的生产活动。根据冶炼工艺的不同,铝冶炼可分为传统冶炼法、电解法、熔盐电解法等类别。另外,根据冶炼原料的不同,铝冶炼也可分为矿石冶炼和废杂铝料冶炼两大类。其中,矿石冶炼是目前市场主要炼铝方式,而从铝土矿提取氧化铝的方式又可分为拜耳法、碱石灰烧结法、拜耳-烧结联合法等多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环保意识提升,废杂铝料炼铝占铝冶炼行业比例正在逐渐提高。

铝冶炼按工艺或原料分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我国铝冶炼行业政府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其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的责任,拟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及措施,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发展循环经济、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起草市场监督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有关规章、政策、标准,拟订并组织实施有关规划,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负责监督管理市场秩序,组织指导查处价格收费违法违规、不正当竞争、违法直销、传销、侵犯商标专利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行为,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并组织实施质量分级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指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


此外,铝冶炼行业的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要职能包括: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制定并监督执行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协调同行价格争议,维护公平竞争;通过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有关法律法规,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修订本行业国家标准,负责本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监督;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授权和委托,开展行业统计调查工作,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并发布行业信息;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授权和委托,参与质量管理监督工作和资质审查,开展行检、行评,承担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查,开展行业损害调查工作,组织科技成果鉴定、评奖等。


2、行业相关政策


2023年12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指出,重点鼓励高效、低耗、低污染、新型冶炼技术的开发及应用,鼓励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铝灰渣资源化利用等有色金属综合利用项目发展。此外,地方政府部门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福建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政策也重点指出要加强铝冶炼电解槽余热回收利用等绿色铝冶炼工艺技术研发,严格控制铝冶炼产能,增强对铝冶炼产能项目的能效排放监管。综合分析,绿色、低耗、高效成为我国铝冶炼行业发展关键词,再生铝等绿色细分市场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铝冶炼行业相关政策


三、行业壁垒


1、政策壁垒


国家对铝冶炼企业实施许可证管理制度,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家质监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规定铝冶炼企业必须取得国家质监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方能进行生产,未取得许可资格将无法进行生产经营,新进者将难以获得相关准入资格。此外,我国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铝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加强环境保护,综合利用资源,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相继颁布了《铝行业准入条件》等政策,以提高铝冶炼行业的准入门槛,规范铝冶炼行业的投资行为。


2、人才壁垒


在生产环节,各工艺及流程的创新运用、生产过程中数据化管控及熟练的精细化操作都需要铝冶炼企业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熟练技术工人及具有经验的研发创新人才。一方面,熟练的产业化技术工人为企业批量生产性能优越、质量稳定、成本可控的铝型材产品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新进入者特别是规模优势不明显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生产经验的积累,短时间内不可能从内部培养大批量成熟的技术工人,同时,生产成本会居高不下。因此,人才壁垒阻碍了新进入者的进入。


3、资金壁垒


铝冶炼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以购置各种生产设备、建设厂房等,特别是大中型挤压机、氧化设备、喷涂设备、精加工数控机床等关键生产设备的添置,对于企业形成产能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有巨大影响,而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更能满足大型客户对于产能保障的需求,更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此外,铝冶炼企业工艺技术研发亦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因此公司业务经营流动资金需求较大。综上,如果新进企业没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则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发展,大量的资金投入成为了行业进入者的重要门槛。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铝的生产从地下开采铝土矿开始,通过冶炼提纯生产出可以用于加工的铝锭或铝棒,再通过铸造加工、铝扎制、铝挤压等方式生产出铝合金铸件、铝板带、铝箔等不同的铝型材,最终用于下游光伏、轨道交通、汽车、建筑等领域。从产业链上下游分析,铝冶炼产业链上游包括铝土矿的探勘开发及采选业、电力等能源产业,以及冶炼设备生产制造业;产业链中游则是铝矿石冶炼,包括氧化铝提炼、电解铝生产等环节;产业链下游是铝加工行业,即原铝或电解铝经过熔铸、轧制、挤压和表面处理等工艺,生产出铝型材、管材、棒材、板、带、箔等各类铝制品;产业链终端是铝应用领域,如建筑、电力、交通运输、食品包装、机械等行业。

铝冶炼行业产业链
铝矿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天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能源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洲际油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安源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冶炼设备
上游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天山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游
铝型材
铝管材
铝棒材
铝板
铝带
铝箔
下游
建筑
电力
交通运输
食品包装
终端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1年9月,于2001年12月11日、12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A股股票简称“中国铝业”。中国铝业是中铝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为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电解铝、精细氧化铝、高纯铝和铝用阳极生产供应商。公司业务涵盖矿产资源开发,氧化铝、电解铝及铝合金、炭素、煤炭生产等多个领域,是全球铝行业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际化大型铝业公司。2023年,中国铝业营业总收入为2250.71亿元,同比下降22.65%。

2020-2023年中国铝业营业收入变化


(2)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于1999年12月23日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南山铝业”。南山铝业拥有热电、氧化铝、电解铝、熔铸、铝型材/热轧-冷轧-箔轧、废铝回收(再生利用)的完整铝加工最短距离产业链,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轨道交通、船舶、能源、石化、集装箱、工业型材、精品民用型材、高端系统门窗、容器罐、食品包装、电池箔、铝深加工等若干领域,是我国铝冶炼行业代表上市企业之一。2023年,南山铝业营业收入为2884.36亿元,同比下降17.47%。

2020-2023年南山铝业营业收入变化


五、行业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加速发展,汽车、电子、建筑、食品包装、电力等应用产业铝及铝相关产品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为我国铝冶炼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动力,加速推动国内铝冶炼产业规模加速扩容。近两年来,受美国通货通胀、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海外铝企产能规模扩张、铝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8月以来我国铝冶炼行业发展景气指数一直低于50以下,意味着行业处于收缩状态,市场需求不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月,我国铝冶炼行业景气指数为39.2,较2023年12月份上升2个百分点,较2023年1月份下降23.4个百分点,处于“正常”区间下部。

2022-2024年1月我国铝冶炼行业景气指数变化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铝制品需求稳步提升


由于铝具有轻便性、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优良特性,已经成为全球除钢铁外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和国民经济诸多行业甚至军事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因而,世界各国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均对铝及铝相关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将为我国铝冶炼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持续助力铝冶炼行业发展。


(2)国家经济稳步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铝消费增长率基本上保持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两倍左右。据统计,202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1260582亿元,较上年增长5.2%。国家经济总增长态势不改。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继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房地产、汽车和食品包装将成为铝消费的三大支柱产业,从而将持续推动我国铝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带动市场对原铝和氧化铝产品消费需求持续性存在,将进一步拓展铝冶炼企业的发展空间。


(3)国内铝冶炼工艺技术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铝冶炼工艺和技术都有了长足进步。例如,在氧化铝方面,我国针对一水硬铝石原料的强化烧结法、选矿拜尔法、石灰拜尔法等新工艺的成功研究和应用,大幅提高了国内铝冶炼生产效率,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选矿拜尔法技术的产业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中低品位一水硬铝石冶炼高能耗难题,且随着这一技术的推广,将逐步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原料问题而不得不被迫采用的复杂、耗能的烧结法和联合法的历史,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铝土矿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此背景下,我国铝冶炼行业得以加速发展。


2、不利因素


(1)国内铝土矿资源受限


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铝土矿资源并不贫乏,但我国铝土矿储量仅排全球第8位,且资源的品质较差,能满足当前生产要求的富矿资源紧缺。另一方面,国内铝矿资源除广西的堆积型铝土矿品质较好外,其他均为沉积型,铝硅比一般在3-5左右,铝硅比大于8的优质资源很少。而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群采的兴起和铝冶炼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国内铝冶炼厂纷纷由烧结法转而采用混联法和拜尔法生产。一般而言,烧结法可利用铝硅比在3-5的中低品位矿石,而拜尔法要求的铝硅比一般在9以上。因此,我国铝冶炼行业对矿石的品级要求呈现逐步提高态势。综上,国内铝土矿资源储备情况成为限制我国铝冶炼行业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2)国际形势更加复杂,西方资本竞争实力增强


与以往相比,目前世界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难以预测,美国贸易逆差、美元贬值、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等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使铝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也比以往更大,对我国铝冶炼行业平稳运行发展造成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铝冶炼企业不断地战略重组,其业务产能规模不断扩大,且这些厂商在铝土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开采原料、在电力丰富的国家生产原铝、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能够享受到各地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其降低成本,其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持续冲击国内铝冶炼市场。


(3)专业性人才培养储备不足


铝冶炼行业属于人力及资金密集型行业,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量的技术工人做支撑,特别是在向中高端和精细化冶炼加工迈进的行业发展进程中,随着自动化、信息化设备的投入,企业需要大批量的研发人员及熟练的技术工人,而此部分人才需要足够的时间、大量的资本投入以及完善的人才培育制度才能培养。目前,我国铝冶炼行业人才培养制度有待完善,企业相关人才培养投入也严重不足。因此,铝冶炼相关专业性人才培养储备不足或将会成为限制行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七、竞争格局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国际市场环境复杂化、国内铝冶炼产能过剩等问题对我国铝冶炼行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使得市场竞争情况日益白热化。根据企业产能和业务规模,我国铝冶炼行业可大致划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企业通常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从铝土矿开采、氧化铝提炼到电解铝生产都能自主完成,具有较大产能规模、先进技术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综合竞争力强,如中国铝业等;第二梯队企业通常是一些产能规模适中、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如南山铝业、天山铝业、云铝股份等;第三梯队企业通常产能规模有限且工艺技术实力相对较弱,比较依赖低成本竞争,如新疆众和等。

中国铝冶炼行业竞争企业梯队


八、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国家经济稳步发展,建筑、交通、电力、机械等领域对铝材的需求将继续增长,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端领域,对高性能铝材的需求将更加旺盛,这将为我国铝冶炼行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容。此外,随着社会环保意识提高、国家环保政策监管加强,铝冶炼企业对绿色低碳工艺技术的创新发展关注度将日益提升,行业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铝冶炼项目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项目能耗和排放,推动产业绿色化、低耗化升级转型。

中国铝冶炼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