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智研产业百科

一、定义及分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2、行业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1、行政准入壁垒
2、技术壁垒
3、资金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六、行业现状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八、竞争格局
九、发展趋势
1、核能在电力结构中占比将持续提升
2、核聚变技术将得到应用
3、核电国际合作将继续深入

核电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核电作为一种低碳、高效的能源形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核能发电量为43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1%。核电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随着国内环保政策的持续推进,核电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且伴随着社会用电量的持续增长,为核电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


、定义及分类


核电是指通过利用核能将核燃料中的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核电按核反应堆来分类,可以分为压水堆核电、沸水堆核电、快堆核电、重水堆核电、其他类型核电等。

多式联运分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国务院对核电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进行整体把握,提供指导意见。根据2004年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核电站属于需要经国务院负责核查和批准重大投资项目。除国务院外,核电行业主要受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工信部、国防科工局等部门的监管。


2、行业相关政策


中国政府将核能发展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9月,工信部印发的《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引导装备制造企业提高供给质量,保障好“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广西防城港等核电项目;统筹推进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等现有海外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标杆项目,形成海外工程品牌;研究制定核电等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利用相关机制推动核电装备关键零部件攻关。

中国核电行业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中国核电行业发展经历萌芽期、启动期、震荡期和高速发展期。


1970-1995年萌芽阶段:1970年中国开始对核电进行最初试验研究,1982年,中国决定建设秦山核电站,拉开核电建设序幕。1985年,秦山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并于1991年并网发电,中国成为世界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秦山核电站于1994年4月1日投入商用,1994年2月、5月,中国从法国引进的两套M310型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在广东大亚湾分别投入商运,标志着中国在核电建设领域首度展开国际合作。


1996-2011年启动阶段:1996-2000年“九五”计划期间,中国共开工4项重点核电建设工程、8台机组,经过“九五”重点工程的建设,中国具备了自主设计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以及具备“以国内为主、中外合作”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商用核电站的能力。2006-2011年,共有30台核电机组陆续投入建设。


2011-2013年震荡阶段: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对世界核电行业发展造成打击,社会舆论中“反核”声音愈加强烈,受此影响,中国政府暂停核电审批及建设中核电项目施工,全面监督检查已建设及在建核电项目安全问题,积极推动核电站安全措施改进。


2014年至今高速发展阶段:201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明确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2019-2021年分别核准核电机组四台、四台、五台。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建成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积极有序推进沿海三代核电建设。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

中国核电行业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1、行政准入壁垒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核安全和环保问题,对于核电项目及业主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其中,国家核安全局负责审评和监督核电厂选址、建造、首次装料、运行以及退役等各阶段的安全工作,并颁发相应的许可证件或批准文件,实施驻厂监督。生态环境部则负责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等,并对运行核电厂的辐射环境实施监督性监测。根据200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规定,核电项目由政府审批制改为核准制,由国家发改委负责审查其项目申请报告,并向国务院报核准。此举旨在加强对核电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核电行业的安全和环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技术壁垒


核电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需要核物理、化学、材料、运行、维修、性能监督、环境污染监测、辐射防护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支持。因此,对于核电开发商的技术基础及管理水平要求较高,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在核电厂的建设和运营中,需要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安全性、技术先进性、经济性和工程可实施性等要求。首先,核电厂的建设必须符合核安全法规要求,采用成熟的技术和经过验证的技术,确保安全性。其次,要满足技术经济性原则,控制造价总体目标。最后,还要考虑总体进度要求,包括开工条件、建造周期等。在核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质量保证大纲执行,并对人员的素质提出严格的要求。核电行业的核心骨干人员需求量较大,培训时间也相对较长。例如,反应堆的操纵员必须按照核安全法规的要求,通过国家能源局组织的考试,并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执照后才能进行反应堆的操纵。


3、资金壁垒


核电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方面,核电项目对于选址、设计、建安、设备采购和制造调试等环节都有很高的要求,建设周期长,因此项目的资金投入也较大。另一方面,新一代核电技术的研发和建造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新技术的研发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测试,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同时,新技术的建造成本也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核电行业的资本密集型特点在核电项目的建设、运营和技术研发中都有体现。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核电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核燃料和和核电设备,其中核燃料包括天然铀、浓缩铀、核石墨、硼等,核燃料元件是核燃料的最终产物。由于核燃料元件研制具有高技术难度以及铀矿属国家战略资源,因此,开采、冶炼、进口、制造均由中核集团主导,国家授权中核集团对核燃料、铀产品的生产经营和进出口实行专营。核电设备主要包括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辅助系统,该市场企业以国企为主。核电中游为核电站建设和运营,目前中国只有四家企业拥有在运核电机组,持有核电运营“牌照”。核电产业链下游为电网公司。核电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核电产业链产业链
核燃料
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
中广核矿业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赛迈科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核电设备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游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中游
电网公司
下游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开拓核能、非核清洁能源和敏捷端新产业三大产业,并打造核能发电、核能多用途利用、核电技术服务、非核清洁能源以及敏捷清洁技术五个业务板块。在核能发电方面,2023年中国核电的核电机组发电量为1864.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7%,创下历史新高。而其增速放缓主要系核电机组大修、节假日调峰等因素所致。2023年12月29日,国务院核准浙江七门核电项目1、2号机组,这两台核准机组采用了“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单台机组的额定电功率为1215MW。这意味着中国核电的核电基本盘将会进一步扩大,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核电项目投入建设,为中国的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18-2023年中国核电核电机组发电量


(2)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业务为建设、运营及管理核电站,销售该等核电站所发电力,组织开发核电站的设计及科研工作的企业。2023年中广核公司及其子公司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为22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3%;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管理的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30568兆瓦,同比增长4.04%。现阶段,公司防城港4号机组、惠州1号机组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分别于2024年上半年、2025年投入运行。总体来看,公司大部分核电机组位于广东及广西等电力供需偏紧的省份,且核电计划电价低于市场电,因此市场化推动公司上网均价稳中有升,从而带动公司营收增长。

2018-2023年中广核公司及子公司核电机组建设运营情况


六、行业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核电作为一种低碳、高效的能源形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核能发电量为43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1%。核电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随着国内环保政策的持续推进,核电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且伴随着社会用电量的持续增长,为核电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


现阶段,我国核电站技术路线以压水堆为主。2023年年末,中广核和中核各有两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获得核准,而“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同时,中国正积极研发第四代核电技术。中国自主创新和研发的高温冷气技术将引领第四代核电技术,目前我国正在示范堆建设阶段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包括(超)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超临界水冷堆、铅冷快堆、气冷快堆、熔盐堆。就安全性和经济性而言,高温气冷堆是我国最接近商业化应用的第四代堆型。2023年12月6日,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作为全球首个第四代核电站的商业示范工程,成功完成了168小时的连续运营测试,并正式开始了商业运营。

2010-2023年中国核能发电量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支持推动国内核电增长势头


核电是一种低碳、清洁的能源形式,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积极推动核电建设。中国政府在核电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管、提高核安全水平、优化核电项目审批流程、完善核电法律制度等,为核电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此外,政府还提供了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加快核电项目建设。通过核电的发展,中国有效降低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满足社会各群体用电需求。


(2)我国电力需求增长,而核电占比较低,增长空间广阔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们需要更多的能源来满足需求。同时,为了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市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虽然目前我国核电占比相对较低,但由于其具有低碳、清洁、安全等优势,未来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和更广泛的应用。


(3)技术研发推动核电行业发展


我国在核电领域的技术研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包括自主创新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同时,我国核电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从核燃料加工到核电站建设、运营和维护的全过程都被涵盖。这为我国核电企业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支持和保障,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此外,我国还在探索更加先进、安全、高效的核电技术,如高温气冷反应堆技术、核废料综合利用技术等,为核电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不利因素


(1)核安全风险


核能被认为是一种高风险能源形式。历史上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等核安全事故的影响至今仍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给全球范围内的核电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即使在中国,2009年底广东阳江核电站工地发生坍塌事故,也曾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恐慌。核能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辐射泄漏,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健康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事故可能会导致大量的辐射物质释放,污染环境、毒害生命,给社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和影响。


(2)投资成本高、建设周期长


核电站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通常较长。我国核电行业近年来一直在不断扩大规模,如2016年开始实施的“1300万千瓦以上工程规划”,计划在2020年前建设30个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5300万千瓦。这样庞大的投资规模和建设周期,使得核电站的经济性和可行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另外,随着成本不断攀升和运行风险的加大,核电站的经济性和可行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同时,核电站的拆除和废弃物处置同样需要巨大的成本和时间投入。


(3)公众质疑和反对


核电由于其风险性,总是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质疑,部分公众对核电行业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和抵制情绪,这也是核电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不利因素。公众对核电安全问题的担忧和恐慌,可能会给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很大的阻力和压力,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和成本增加。此外,核电站周边地区的居民和社会组织也可能会对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提出质疑和反对,给核电站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八、竞争格局


我国建设和运营核电企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目前中国只有四家企业拥有在运核电机组,持有核电运营“牌照”,分别为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投和华能集团,这些企业在核电技术、资源储备、资金实力等方面具备优势,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背景支持。其中,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进入核电行业较早,技术水平较高,为中国核电运营的两大龙头企业。

2023年中国核电行业上市公司对比


九、发展趋势


1、核能在电力结构中占比将持续提升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也日益严峻,减排成为各国政策的重要目标。在这种背景下,核能作为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形式,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核电行业近年来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还将加快推进核能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居全球首位,但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仍然较低,未来核电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核聚变技术将得到应用


核聚变是一种将轻元素(如氘和氚)聚合成较重元素的过程,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反应。核聚变具有所使用的的燃料氘和氚在地球上非常丰富,且核聚变安全性比核裂变高,释放出的能量远超核裂变,同时核聚变过程中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目前,可控核聚变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其中以托卡马克为代表的磁约束核聚变是发展的最有希望利用热核聚变发电的技术路线,此外还有重力场约束核聚变、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我国磁约束的研究基本基于托卡马克装置,托卡马克是一种环形装置,通过约束电磁波驱动,创造氘、氚实现聚变的环境和超高温,并实现人类对聚变反应的控制。受控热核聚变在常规托卡马克装置上已经实现。但常规托卡马克装置体积庞大、效率低,突破难度大。上世纪末,科学家们把新兴的超导技术用于托卡马克装置,使基础理论研究和系统运行参数得到很大提高。据科学家估计,可控热核聚变的演示性的聚变堆将于2025年实现,商用聚变堆将于2040年建成。


3、核电国际合作将继续深入


核电技术属于高度敏感的领域,限制了技术转让和国际合作。但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之间加强核能国际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核电行业已经开展了一系列“一带一路”沿线核电项目建设,如巴基斯坦卡西姆核电站等。未来,我国核电行业将继续推进“一带一路”沿线核电项目建设,为各国提供清洁能源。

中国核电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扩展阅读
2024年中国核电行业技术历程、产业链及趋势研判:数字化转型赋能核电未来,中国核电迈向低碳高效新纪元[图]
2024年中国核电行业技术历程、产业链及趋势研判:数字化转型赋能核电未来,中国核电迈向低碳高效新纪元[图]

中国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引导,为核电行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信心,确保了其在能源领域中的稳步前行。2023年,中国核电工程投资完成额为949亿元,同比增长40.18%。

核电 2024-08-08
2021年中国核电运营行业重点企业对比分析:中国核电VS中国广核[图]
2021年中国核电运营行业重点企业对比分析:中国核电VS中国广核[图]

2021年中国核电的营业收入为612.02亿元,较2017年增长了279.18亿元。2021年中国广核的营业收入为587.09亿元,较2017年增长了132.52亿元。相比之下,中国核电的营业收入增长较多。

核电 2022-08-14
2022年中国核电行业发展情况分析:装机容量稳步增长,模块化小型堆、四代堆核电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图]
2022年中国核电行业发展情况分析:装机容量稳步增长,模块化小型堆、四代堆核电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图]

截止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已建设了54台在运核电机组,核电装机容量为5443万千瓦,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区。截止2022年1-5月,中国核电发电量为1663亿千瓦时,较2021年同期上升4.5%,占比提升至5.1%,但整体来看,目前占比仍较小,后续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核电 2022-07-15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