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首次阐明进食行为全过程的精细神经调控
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自然选择塑造出了各物种精妙的进食行为调控策略,并将其固化到了大脑神经网络中。然而,在进食行为全过程中,离散神经群体在协调不同行为和动机方面的互补作用仍是未知的。
我国科学家揭示大脑中NMDA受体功能多样性的分子基础
NMDA(N-methyl-D-aspartic acid)受体是大脑中最重要的兴奋性谷氨酸门控离子通道,可介导突触传递和可塑性,调控神经发育学习记忆等多种脑功能。其功能异常涉及诸多神经或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是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
科学家揭示神经免疫在阿尔兹海默病中的关键作用机理
阿尔兹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认知功能衰退和大脑萎缩,细胞外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聚集导致的神经纤维缠结被认为是阿尔兹海默病的两大关键特征。目前,神经免疫与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病理改变的关系仍知之甚少。
我国科学家从哺乳动物唯一全器官再生模型鹿角中发现具有强大骨再生潜能的干细胞群
人体组织器官再生是重要的世界科技前沿方向之一。研究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器官和附肢如何实现再生,对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和对抗器官衰老具有重要意义,但基于干细胞的器官修复及抗器官衰老在临床转化时存在着干细胞修复能力较差及物种差异巨大等不足,导致干细胞疗法的应用受限。
我国科学家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风险的精准预测识别方面取得突破
脑动静脉畸形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01%~0.50%,年破裂率约为1%~3%,是中青年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在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治疗决策中,干预治疗可能造成的功能障碍风险与保守治疗潜在的远期出血风险难以权衡,临床医生需要一种可靠的预测和风险分层工具来预测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的长期出血风险。
我国科学家揭示鱼类结冰耐受适应的分子机制
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繁殖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下,一些恒温脊椎动物采取冬眠的方式,而无法调节体温的变温脊椎动物如南极冰鱼可通过产生抗冻蛋白的方式避免体液结冰。有种不常见的生存策略是忍受体液的结冰,但这种复杂的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
科学家揭示神经干细胞的调控激活新机制
细胞代谢对神经干/祖细胞(NSPC)的调控非常重要,然而,其调控神经干细胞从静止态切换到激活态的机制仍有待研究。瑞士洛桑大学等研究团队通过研究细胞代谢的机制,揭示了让静止态神经干细胞重新活跃的新机制。
我国科学家利用人多能干细胞衍生的类器官构建药物性肝损伤模型并筛选抗肝纤维化化合物
由于种间差异,依赖动物试验来预测药物的临床疗效、毒理学等,会造成难以避免的预测偏差,最终导致大量药物开发失败。因此,开发能够准确评估和预测候选药物对人肝组织毒性和疗效的体外肝脏细胞模型迫在眉睫。源于人多能干细胞的人肝脏类器官(HLO)为此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
我国科学家绘制出食蟹猴全脑分区转录组图谱
随着转录组学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融合大脑基因表达的多模态人脑图谱数据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相关数据仍积累较少。北京大学研究团队绘制出食蟹猴全脑各个分区的转录组图谱,开展猕猴大脑皮层解剖结构特征的基因表达分析。
科学家揭示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差异机制
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大型的神经影像数据集,确定了脑功能性网络连接的三个潜在维度(语言能力、社会影响、重复刻板行为)。通过这些维度,他们预测了ASD行为的个体差异,并得到了验证。对三个维度进行聚类,研究人员定义了ASD四个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