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揭示抗精神病药物引发代谢综合征相关分子机制及其预防新靶点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类疾病主要的临床治疗方式,然而约40%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出现药源性代谢综合征这一不良反应。近期,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的科研团队解析了药源性代谢综合征相关分子标记物及其发生机制。
我国科学家构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药物基因组图谱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头部和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开发针对HNSCC患者的高效治疗策略是当前面临的紧迫挑战。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科研团队构建了全球首个HNSCC药物基因组图谱,推动了HNSCC的精准治疗新进程。
我国科学家实现炎症相关mRNA体内实时动态成像及早期诊断
RNA可通过改变表达和定位来调控炎症发生、发展和消退,是炎症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然而将RNA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炎症的体内光学成像尚未得到证实。近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科研团队实现了炎症相关mRNA体内实时动态成像及早期诊断。
我国科学家揭示脑膜淋巴管在调控应激易感性性别差异的机制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影响全球约4.4%的人口,是致残率最高的精神障碍。既往研究显示,女性更易患抑郁症,且表现出更严重的抑郁症状。而应激是促进抑郁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女性同样较男性对应激更敏感,然而造成这种性别差异性的机制仍不清楚。
科学家发现人心脏重编程过程中的关键因子
合适的心脏转录因子过表达诱导直接将心脏成纤维细胞(瘢痕组织细胞)进行谱系转化成为心肌细胞的行业前景广阔。转录因子诱导的细胞重编程既可以减少受损心肌处的疤痕组织,又能改善心脏功能。然而,传统的重编程因子不足以有效地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产生功能全面的心肌细胞,并且缺少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
我国科学家在神经细胞功能分类研究领域取得关键突破
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拥有调控学习、记忆、注意和觉醒多种高级功能,在单细胞水平探索这些神经细胞的编码功能是脑科学前沿研究课题。
科学家发现PNPLA3介导的NAFLD分子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形式,是包括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最终的肝细胞癌等一系列肝脏疾病的总称。其发生发展高度可变,但进展机制尚不清晰。
我国科学家揭示胆固醇调控PD-L1稳定性的分子机制
胆固醇是人体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体内合成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PD-L1是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配体分子,可以传导抑制性的信号。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科研团队针对肿瘤细胞中高水平的胆固醇和高表达的PD-L1展开研究,提出了胆固醇调控PD-L1稳定性的分子机制。
新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症严重程度的新预后标志物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整个神经系统轴突和神经元的损伤。虽然这种损伤一开始往往没有被患者注意到,但损伤程度决定了疾病严重程度的预后。疾病过程的预测判断对选择合适的多发性硬化症治疗方法很重要,医学研究一直在寻找可靠的预后工具。
我国科学家在细胞命运调控因子c-Myc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作为一种作用广泛的转录因子,c-Myc是调控细胞命运的关键蛋白,但也是公认的难以成药的靶点之一。因此,c-Myc的调控和干预手段一直是国际竞争的前沿与热点方向之一,相关靶向研究一旦取得重要进展,就会受到广泛关注,并引起干细胞、肿瘤和药物研发领域进一步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