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
933
30000
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设备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国内市场景气度高,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图]
集成电路设备是指用于生产各类型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分立器件的专用设备,具有产品种类多、技术要求高、制造难度大、设备价值高、行业壁垒深厚等特点。集成电路设备主要用于晶圆制造和晶圆封测两个环节,在晶圆制造环节使用的设备被称为前道工艺设备,包括晶圆处理设备和其他前端设备,后道工艺设备则主要分为测试设备和封装设备。前道工艺设备大致可分为11类,共50多种机型,其核心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机、离子注入机、CMP设备、清洗机、前道检测设备和氧化退火设备等。后道工艺设备主要包括分选机、划片机、贴片机、检测设备等。
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产业链图谱、产品产量、销售规模及未来趋势研判:集成电路市场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推进[图]
集成电路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基础。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从投资、融资、财政、税收、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法规和产业政策,推动了集成电路行业健康、稳定和有序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内集成电路市场投融资热度日益攀升,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融资规模达到1556.8亿元。
2023年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概况:政策及需求利好下行业规模迅速增长[图]
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为3241.9亿块,同比下降9.8%。其中,江苏、甘肃和广东是产量占比前三的省份,产量占比分别为30.98%、18.21%和15.94%。
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重点企业对比分析:士兰微vs中芯国际[图]
从2020-2022年士兰微与中芯国际的集成电路营业收入来看,士兰微与中芯国际的集成电路营业收入都在逐年上涨,2022年士兰微、中芯国际的集成电路营业收入分别为27.23亿元和488.85亿元。
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放大器行业重点企业分析—振华风光:业务盈利能力较强[图]
振华风光公司多年来从事高可靠集成电路的研制,放大器作为公司主要研发方向,产品覆盖通用、精密、高速、功率、仪表等放大器,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轴角转换器、接口驱动、系统封装集成电路、电源管理器等。从2020-2022年总营业情况看,振华风光营业收入逐年增加,振华风光2022年的总营收为7.79亿元。
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图]
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务销售额为4519亿元,同比增长19.6%;集成电路产业制造业务销售额为3176亿元,同比增长24.1%;集成电路封测业务销售额为2763亿元,同比增长10.1%。
2022年全球模拟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市场销售额增长12%[图]
2020年全球模拟IC市场销售额约570亿美元,占全球集成电路16.4%的市场份额;2021年全球模拟IC销售额增长30%,创历史新高,市场销售额约741.31亿美元,占全球集成电路16.1%的市场份额;预计模拟IC市场预计在2022年将增长12%,市场销售额约832.13亿美元,占全球集成电路16.6%的市场份额。
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现状及封测行业重点企业对比分析:通富微电vs华天科技vs长电科技
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4519亿元,同比增长19.6%;制造业销售额为3176亿元,同比增长24.1%;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763亿元,同比增长10.1%。
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经营现状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销售额达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图]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电子产品制造和消费大国,集成电路的市场也逐渐地上升到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10458.3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1610.30亿元,同比增长18.20%。
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重点企业对比(光迅科技VS大唐电信VS士兰微VS中芯国际)[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累计产量达到了2614.2亿块,同比增长29.53%。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累计产量达到了3594亿块,同比增长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