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经历平台期后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实现碳达峰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脱钩”,即经济增长不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因此,碳达峰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体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近年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根据BP数据: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8.94亿吨,较2019年增加了0.88亿吨。
2010-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
资料来源:BP、智研咨询整理
行动方案对于重点行业及领域实现碳达峰均给予明确方向。以能源领域为例,行动方案要求,严格控制新增煤电项目,新建机组煤耗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
方案指出:产业结构较轻、能源结构较优的地区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地区和资源型地区要把节能降碳摆在突出位置,大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力争与全国同步实现碳达峰。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副所长董战峰表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紧、任务重,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行动方案为碳达峰工作提供路线图,通过科学设定各行业部门等各阶段目标,为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支撑。


2025-2031年中国二氧化碳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二氧化碳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共十三章,包含二氧化碳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分析,二氧化碳行业投资前景与趋势预测分析,二氧化碳行业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