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粗钢产量中约有一半在中国。 目前中国的钢铁市场发展对全球钢铁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2016 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大约一半左右(49.6%)。 我们通过分析全球钢铁情况,发现国外经济在复苏,但是耗钢增长并不明显。而观测我国粗钢产量增长也在近年明显放缓, 同样进入了经济增长但耗钢停滞的状态。
2016 年全球粗钢产量分布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历年粗钢产量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外经济增长,但总体耗钢并未明显增加。 2016 年全球粗钢产量 16.28 亿吨, 同比增长 0.50%,扣除掉中国的粗钢产量后,约年产 8.20 亿吨,同比增长仅 0.43%。 考虑到进出口对实际耗钢的影响后,我们发现 2016 年国外整体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减少0.11%。 2017 年前 11 月的数据显示国外粗钢表观消费量仅增加 0.63%, 即比 2016 年同期增加 520 万吨左右, 考虑到各国库存还有小幅的增加, 我们认为国外实际耗钢并没有明显的增长。若 2018 年表观消费增速可以进一步上升, 则可能会对耗钢具有正贡献。
国外粗钢表观消费量测算(万吨)
-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年 1-11 月 |
全球粗钢产量 | 143343 | 153800 | 156013 | 165035 | 166945 | 162000 | 162805 | 141285 |
同比变化率 | 15.72% | 7.30% | 1.44% | 5.78% | 1.16% | -2.96% | 0.50% | 5.34% |
扣除中国后粗钢产量 | 79469 | 83604 | 82909 | 82835 | 84714 | 81618 | 81968 | 70102 |
同比变化率 | 20.10% | 5.20% | -0.83% | -0.09% | 2.27% | -3.66% | 0.43% | 5.10% |
中国表观需求 | 61206 | 66793 | 68761 | 76575 | 74038 | 70035 | 70940 | 70447 |
同比变化率 | 6.55% | 9.13% | 2.95% | 11.36% | -3.31% | -5.41% | 1.29% | 9.07% |
国外粗钢表观消费量 | 82137 | 87007 | 87252 | 88460 | 92907 | 91965 | 91865 | 83104 |
同比变化率 | 23.64% | 5.93% | 0.28% | 1.38% | 5.03% | -1.01% | -0.11% | 0.63%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外经济增长对耗钢的拉动作用在减弱。 近年来,国外整体经济呈现复苏倾向,但是耗钢却并未出现增长, 这主要是由于国外主流国家经济格局以消费为主导, 经济复苏主要体现在消费的复苏上,钢铁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在下降, 因此经济的增长并未对钢铁消费有较大拉动作用。
美国各项目对 GDP 拉动比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也进入了经济增长但耗钢停滞的阶段。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开展,中国钢铁的格局逐渐改善, 但实际从表观消费量来说, 我国 2016 年粗钢产量仅增长 0.56%, 表观消费量增长 1.29%, 相对于 GDP 的增长来说仍旧偏弱。 2017 年由于国家清理地条钢,使表外的产量大幅减少,从而表内统计数据有了大幅的增加, 我们保守估计此次取缔地条钢 1.4 亿吨产能大约影响 8000 万吨地条钢实际产量, 则我们在 70447 万吨基础上去除这部分因为地条钢而增加的表内数据,1-11 月数据变为 62447 万吨,同比应减少 3.32%。
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万吨)
-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年 1-11 月 |
粗钢产量 | 63874 | 70197 | 73104 | 82200 | 82231 | 80383 | 80837 | 76480 |
同比变化率 | 10.69% | 9.90% | 4.14% | 12.44% | 0.04% | -2.25% | 0.56% | 5.70% |
中国表观需求量 | 61206 | 66793 | 68761 | 76575 | 74038 | 70035 | 70940 | 70447 |
同比变化率 | 6.55% | 9.13% | 2.95% | 11.36% | -3.31% | -5.41% | 1.29% | 9.07% |
第二产业 GDP 同比变化 | 12.70% | 10.70% | 8.40% | 8.00% | 7.40% | 6.20% | 6.30% | 6.30%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为更准确的衡量钢材需求,我们也可以根据水泥消耗量来判断钢材的实际需求。2016 年中国 GDP 增长 7.99%,但水泥表观消费仅增长 4.06%, 2017 年前 11 个月整体经济运行良好,但国内前 11 个月水泥表观消费 19.59 亿吨, 同比降低 0.30%。观测固定投资和房地产情况,扣除价格影响因素后, 2017 年固定投资相比 2013 年增长 40%左右,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长 22%,但是钢材的消费量仍旧低于 2013 年。我们认为中国也进入了经济增长但实际耗钢增长停滞的状态。
国内经济好转,但水泥消耗量提升并不明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们预计 2018 年钢铁需求将下降 2%左右。 钢铁下游需求主要由建筑、机械、汽车等领域构成,其中建筑占比超过 50%以上。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周期中, 2017 年销售市场呈现量、 价齐跌态势,我们预计 2018 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进一步减缓,预计降至 3%左右。 2017 年 1-11 月累计基建投资额共 15.72 万亿元,基数已经很高, 加上国家目前对 PPP 项目监管趋严,我们预计 2018 年基建增速也可能下降。 此外, 2018 年汽车购臵税优惠完全退出,我们预计 2018 年汽车增长有限,大约仅在 0%-3%左右。 中长期来看制造业将会是推动钢材需求的主要动力,但考虑到房地产下行压力过大,短期内制造业景气将不改钢铁下游需求下降趋势。
预计 2017 年钢材下游需求结构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计 2017 年中国钢材需求量同比下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房地产处于下行周期中, 2017 年销售市场呈现量、 价齐跌态势。 从我国房产销售数据来看,我国房地产景气程度一般不超过两年,目前我国正处于地产小周期的下行区间,且尚未见底。 2017 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金额累计同比一路走低,截止 11 月,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仅 7.9%,降幅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也一度走低,截止 11 月累计同比仅 7.5%。
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下行周期中, 2017 年销售呈现量、价齐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房地产市场呈现一线与二、三线地区性分化。 截止 2017 年 11 月, 我国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 30.23%,年内持续下降,已经创 5 年内历史新低,一线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仅 2.97%,远低于二、三线城市的 7.67%与 8.85%。
中国 40 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 40 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 2016 年“930 调控” 开始,多地实行限购限贷, 部分城市还出台了限价、限售政策,政策趋严且有不断从一二线向三四线城市推进的趋势。 2017 年银监会还严厉打击“首付贷”,出台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不得用于购房等政策,进一步加强对购房市场的管理。供给端调整或成 2018 年房地产调控重点。此外,调控政策范围从需求端延伸至供给端,房企融资渠道限制进一步扩大,资金监管趋严。 2017 年 12 月 20 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强调要“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虽然未在会议上提及房产税,但财政部部长于《人民日报》强调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原则,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我们认为 2018 年房地产政策仍将偏紧, 投资增速进一步下降至 3%左右,耗钢需求或将承压。 2016 年以来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明显,棚改贡献突出,但随着棚改推进,我们预计 2018 年棚改对房地产市场影响趋弱。我们预计 2018 年房地产政策着重于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 租房市场或成为焦点, 政府政策短期内看不到放松态势, 因此我们认为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减缓,预计降至 3%左右。 考虑到房地产相关钢材需求占比达到50%以上, 2018 年耗钢需求或将承压。
70 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当月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房地产开发投资与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钢材需求起到一定托底作用。 自2013 年以来,基建投资额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 15%以上, 2017 年 1-11 月累计基建投资额共 15.72 万亿元,累计同比稳定在 15.83%,相比之前有所下降,若 2018 年仍需要维持 15%左右的增速,则至少需要增加 2.6 万亿元的投资。
基建投资累计额与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化走势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 1-11 月我国公共财政收入 16.17 万亿元,累计同比 8.40%,公共财政支出17.96 万亿元,累计同比 7.80%, 无风险利率走高,为基建投资增加了融资成本。
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止 2017 年 9 月我国 PPP 项目总体推进良好, 入库项目累计投资 17.8 亿元。 近年来 PPP 成为基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PPP 项目按生命周期可分为识别、 准备、采购、执行与移交 5 个阶段, 目前我国PPP 项目尚无处于移交阶段。从财政部全国 PPP 项目库了解到截止 2017 年 9 月, 全国入库项目合计 14220 个,累计投资金额 17.8 亿元, 涉及 31 个省、区、直辖市。 进入管理库项目共计 6778个项目,涉及投资额 10.1万亿元,其中处于准备与采购阶段的共4390个项目,占比 64.8%, 总落地率(执行与移交阶段项目占准备、采购、执行、移交阶段项目总数之比) 为 35.23%。
管理库 PPP 项目季度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管理库 PPP 项目投资额季度变化趋势(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但随着 PPP 的快速发展,项目信息缺失、滥用 PPP 等不规范操作日益明显,间接加大了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 2017 年以来多部委陆续出台政策, PPP 监管日趋严格。
PPP 政策梳理
时间 | 机构 | 文件 | 主要内容 |
2017 年 1 月 | 财政部 | 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公开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依托 PPP 综合信息平台, 推动 PPP 信息公开,以加强和规范 PPP信息公开工作,有效监督和约束 PPP 项目各参与方行为,保障公众知情权,促进 PPP 市场公平竞争、规范发展 |
2017 年 4 月 | 财政部、 发改委等六部委 | 《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 | 地方政府应当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严禁地方政府利用PPP、政府出资的各类投资基金等方式违法违规变相举债,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参与 PPP 项目、设立政府出资的各类投资基金时,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诺回购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本金,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担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本金损失,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会资本方承诺最低收益,不得对有限合伙制基金等任何股权投资方式额外附加条款变相举债 |
2017 年 5 月 | 财政部 | 《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 | 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实施政府购买服务; 严格规范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 严禁利用或虚构政府购买服务合同违法违规融资; 切实做好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公开 |
2017 年 6 月 | 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 | 《关于规范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资产证券化有关事宜的通知》 | 分类稳妥地推动 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 严格筛选开展资产证券化的PPP 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的 PPP 项目应当运作规范、权属清晰;择优筛选 PPP 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 切实做好风险隔离安排。 |
2017 年 11 月 | 财政部 | 《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 | 建立健全专人负责、持续跟踪、动态调整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及时将条件不符合、操作不规范、信息不完善的项目清理出库; 要严格新项目入库标准: 对于不适宜采用 PPP 模式实施、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未建立按效付费机制的项目不得入库; 集中清理已入库项目: 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例如入库之日起一年内无任何实质性进展的;尚未进入采购阶段但所属本级政府当前及以后年度财政承受能力已超过10%上限的项目,应予以清退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考虑到目前基建投资基数已经很高,利率处于上行阶段, 金融去杠杆的实行或对融资有较大限制,2018 年基建投资若要保持 15%左右的增速预计财政压力较大,加之 2017年 11 月包头地铁项目、 呼和浩特地铁高速等项目停建释放出国家加强 PPP 项目监管信号, 未来 PPP 项目或不会像 2017 年高速增长。因此我们预计 2018 年基建增速可能下降,预期对钢材需求影响较大。
国内粗钢表观消费与基建投资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汽车作为钢材需求第三大来源, 主要影响冷轧板卷、 中厚板等钢板和轴承钢、弹簧钢等优质钢的需求, 汽车制造的景气程度对板材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国内钢材表观消费与汽车产量当月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 年汽车产量或将承压,预计仅增长 0%-3%。 2016 和 2017 年汽车产量由于小排量乘用车购臵税优惠政策而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截止 2017 年 11 月,汽车产量累计2600 万辆, 累计增长 3.88%。 其中乘用车 2222 万辆,累计增长 2.22%, 但小排量乘用车产量同比 2016 年下降 3.00%, 可见购臵税优惠对小排量乘用车刺激作用已经减少。随着 2018 年购臵税优惠的完全退出, 加上 2017 年汽车总体基数处于较高水平,我们预计 2018 年汽车产量增长有限,预计仅在 0%-3%左右。
汽车累计产量与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小排量乘用车累计产量与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机械行业做为钢材需求仅次于建筑的第二大耗钢行业, 发展景气程度对钢材消费具有重大影响。以工程机械中具有代表性的挖掘机来说,经历 2012-2016 年的低增长,2017年终于迎来爆发式增长, 截止 2017 年 11 月挖掘机累计产量 18.21 万台, 累计同比增长65.10%,装载机 2017 年 10 月销售 7503 台,同比增长 55.47%, 行业整体实现复苏。
挖掘机每月产量与同比数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装载机每月销量与同比数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政策上看, 自 2015 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 2025》 以来, 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制造业发展,“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促进国内产业向中高端制造转型。在此预期下,我们认为中长期制造业将会是推动钢材需求的主要动力。
“先进制造”相关政策梳理
时间 | 机构 | 文件 | 主要内容 |
2015 年 5 月 | 国务院 | 《中国制造 2025》 |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 2020 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到 2025 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
2016 年 5 月 | 国务院 | 《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 打造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 推动互联网企业构建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 支持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 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 |
2017 年 10 月 | 十九大 | 十九大报告 |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2017 年 10 月 | 工信部等十六部门 | 《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 | 建立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加快形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的市场化采信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推动制造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共同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产体系,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大企业“双创”平台和面向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建设;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智能制造工程,围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开展应用。 |
2017 年 11 月 | 工信部 | 《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 | 到 2020 年,突破一批制约我国高端智能再制造发展的拆解、检测、成形加工等关键共性技术,智能检测、成形加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布 50 项高端智能再制造管理、技术、装备及评价等标准;初步建立可复制推广的再制造产品应用市场化机制;推动建立 100 家高端智能再制造示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产业集聚区等,带动我国再制造产业规模达到 2000 亿元。 |
2017 年 12 月 | 工信部 |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中国制造 2025”: 推动设立“中国制造 2025”产业发展基金, 高标准创建“中国制造 2025”国家级示范区。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总结: 1) 房地产: 整体处于下行周期中, 2017 年销售市场呈现量、 价齐跌态势。我们预计 2018 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进一步减缓,预计降至 3%左右。 2) 基础设施建设:2017 年 1-11 月累计基建投资额共 15.72 万亿元,累计同比稳定在 15.83%,考虑到目前基建投资基数已经很高、 利率处于上行阶段, 金融去杠杆的实行或对融资有较大限制,2018 年基建投资若要保持 15%左右的增速预计财政压力较大, 加之 2017 年 11 月包头地铁项目、 呼和浩特地铁高速等项目停建释放出国家加强 PPP 项目监管信号, 我们认为未来 PPP 项目或不会像 2017 年增长迅速。因此我们预计 2018 年基建增速可能下降,预期对钢材需求影响较大。 3)汽车: 2018 年购臵税优惠的完全退出,加上 2017 年汽车总体基数处于较高水平,我们预计 2018 年汽车增长有限, 大约在 0%-3%左右。 4)机械: 2018 年“先进制造”可能仍将是发展主线, 我们认为中长期制造业将会是推动钢材需求的主要动力, 在未来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考虑到房地产下行压力过大,短期内制造业景气将不改钢铁下游需求下降趋势。 因此总体来看, 我们认为 2018 年钢铁总体需求下降约 2%。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钢铁市场专项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钢铁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钢铁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共十九章,包含中国钢材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中国钢铁行业竞争环境分析,2025-2031年中国钢材投资及发展前景展望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