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21 世纪后,ATM 增长开始进入成熟期。一方面,ATM 保有量继续保持着5%-10%左右的稳定增长,ATM 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率趋于平稳;另一方面,行业运营模式逐步成熟,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渗透到ATM 市场的各个方面。 截至2016年末, 全球 ATM 保有量为 340万台。 至 2020年,全球预测 ATM 保有量将达到 450万台,仍有 25%左右的增长空间。
全球ATM保有量趋势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金融自助设备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近年来西欧、北美 ATM 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加上各银行分支机构的破产、兼并等原因,北美ATM 市场设备安装数量下降,增长率显著低于全球ATM 安装数量的平均水平。 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的强劲需求成为近年来全球ATM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目前亚太地区的 ATM 市场占据了全球 ATM市场 49%的份额。 而截至 2015 年末, 亚太市场的市场份额中, 中国所占的比例为51%,印度占 15%。同时,中东地区、非洲、中东欧等地区也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近年来全球及中国ATM及增长趋势比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长期以来,NCR、Diebold、Wincor Nixdorf 三家公司(简称“国际三巨头”)占据了全球 ATM 大部分市场份额,NCR在全球 ATM 领域市场份额更是连续多年占据首位。 2015 年11月, Diebold 与 Wincor Nixdorf 达成收购协议, 合并成立新公司 Diebold Nixdorf,新公司取代 NCR成为全球最大的 ATM 制造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987年,中国银行在珠海推出我国大陆第一台 ATM。三十年来,我国金融自助设备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设备保有量和新增量均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全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显示,2013年末,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自助设备市场。
排名前十的全球最大 ATM 市场的演变(1986-201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我国联网 ATM 数量高速增长,并保持高于全球增长率的态势。2004 年至2016年,我国联网 ATM 数量从 6.83 万台增长至 92.42 万台,复合增长率为24.24%。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5 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截至 2015 年末,全国共有联网 ATM 86.67万台,较2014年末增加 25.18 万台,同比增长 40.95%;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截至 2016年末,全国共有联网 ATM92.42 万台,同比增长 6.63%,增幅有所放缓。
近年来,我国历年年末联网 ATM 数量及增幅情况如下图所示:
我国ATM机数量增长趋势图(万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自助设备的采购主力,保有量占比超过 40%,但占比有所下滑,我国金融自助设备市场需求旺盛,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是近年来金融自助设备的采购主力, 近年来市场保有量占比均超过 40%。截至 2014 年年末、2015 年年末、2016 年年末,五大行 ATM 合计保有量为 35.71 万台、39.06 万台和 40.47 万台,分别占同期我国 ATM 保有量的58.08%、45.07%和43.79%,占比有所下滑。五大行中,农业银行的ATM 保有量居所有银行之首,根据 2016 年年报披露,截至 2016 年末,农业银行自助现金终端达 12.98 万台,是我国首个 ATM 保有量突破 10 万台大关的银行,工商银行以总计 10.01 万台位居第二。
五大国有银行近三年ATM保有量(万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采购增速放缓相比,邮储银行、农信农商系统的采购量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央行发布的《2015 年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发展总体情况》,截至 2015 年末, 我国农村地区拥有联网ATM 30.92万台, 2015年净增5.99万台, 同比增长24.02%;根据央行发布的《2016 年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发展总体情况》,截至 2016 年末,我国农村地区拥有联网 ATM 34.22 万台,较 2015 年净增 3.40 万台,同比增长 11.03%。农村市场的持续增长成为带动我国 ATM 行业持续繁荣的重要驱动因素。
1)邮储银行网点数量最多,金融自助设备布放需求充分释放
邮储银行是我国网点数量最多的商业银行。 根据邮储银行 《2014年普惠金融报告》 ,截至 2014 年末,邮储银行全国物理网点 39,962 个,占我国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 18.41%。 邮储银行的网点分布主要集中于县域及县以下的农村地区, 截至 2014年末,县域及县以下地区网点数量为 28,443 个,占比 71.18%;中西部地区网点数量为 16,055 个,占比41.55%;助农取款服务点近 15.1万个,拥有ATM 6.6万台。2015年,邮储银行每 100 个网点拥有的 ATM 约为 207 个,与五大行的 ATM 布放密度存在明显差距。 “发挥网络优势, 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普惠金融政策的贯彻实施,将使邮储银行的ATM 布放保持高速增长。
2016年末五大行及 2015年末邮储银行网点平均 ATM 保有量情况如下:
银行名称 | ATM 保有量(台) | 分支机构/网点数量 | 每 100 个网点 ATM 保有量 |
农业银行 | 129,800 | 23,682 | 548 |
工商银行 | 100,083 | 16,429 | 609 |
建设银行 | 97,534 | 14,985 | 651 |
中国银行 | 46,810 | 10,651 | 439 |
交通银行 | 30,500 | 3,285 | 928 |
邮储银行 | 83,000 | 40,055 | 207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农信农商系统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对于自助设备的投入不断加大
根据中国银监会 2015 年年报,截至 2015年末,我国共有 859家农村商业银行、71 家农村合作银行、1,373 家农村信用社及 1,311 家村镇银行。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支农补贴、新农保及新农合等惠农政策陆续出台,银行卡发卡量在农村得到了快速增长,这为金融自助设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而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贯彻实施,更是为农村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一方面农信农商等泛农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网点覆盖力度加大,从而带动在行式自助设备采购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传统的物理网点覆盖成本过高,使得农信农商机构在离行式自助服务渠道的建设投入也在增加。2016年国内ATM 市场销量前五名分别为广电运通、恒银金融、日立、怡化电脑、御银股份;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已超过 60%,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而国外品牌 ATM 供应商的销量和占比均在下降。随着我国政府对金融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拥有自主安全可控技术的国产厂商市场份额将有望继续增加。
2006-2016年中国ATM 市场供应商份额占比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五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正在逐步加快各项综合业务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改造,并进行智能化设备的全国性布局,诸如智慧柜员机、超级柜台等非现金类自助类设备逐步布放至全国,带来采购量的大幅提升。根据农业银行披露的2016年年报数据,截至2016年末,农业银行在全国布放自助服务终端5.24万台;根据《金融时报》统计,截至2016年末,建设银行在全国应用智慧柜员机近5万台。此外,虽然邮政邮储、农商农信系统的转型呈现一定的滞后性,目前采购的增长点仍然为现金类传统自助设备,但可以预见,未来邮政邮储、农商农信系统也会向智慧银行进行转型,产生非现金类自助设备的需求。
在我国,现金流通量近年呈现一定的增长态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0 年至 2016年流通中现金(M0)数据,国内流通中的现金量以 10.10%的复合速度增长,十六年间流通中的现金量增长率 366.15%;2010 至 2016 年间,流通中的现金量增长约 53.05%,保持持续增长。现金结算具有直接便利、资费低、可避免信用风险的特点,加之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我国消费者对现金结算有一定偏好度,现阶段 ATM 仍有市场需求基础。
2000年以来我国现金流通量增长趋势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人均 ATM 保有量、每台 ATM 对应的银行卡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显著差距,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联网ATM数量持续上升,但人均保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根据世界银行 2012 年底的统计数据,韩国以 10 万人共用 282 台自动取款机的高普及率超过了加拿大(205 台)和葡萄牙(185 台)。ATM 普及率排在 4-7 位的分别是俄罗斯(182 台)、美国(173台)、澳大利亚(166台)和西班牙(138台),日本和英国分别以128台和124台名列第八、九位。截至2012年底,我国每10万人共用的ATM 仅为 31 台;即使以 2016 年年底的数据统计,该数字也仅提升至 63 台,与前述发达国家 4年前的数据仍有相当差距。
我国与发达国家ATM机人均保有量比较(台/每10万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从每台ATM对应的银行卡数量来看,截至2016年底,我国每台ATM对应的银行卡 6,627 张,较 2015 年末相比有所上升,与国际每台 ATM 对应 4,000 张银行卡的标准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显示出我国 ATM 总体服务能力的不足。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地位的提高和政府对改善民生的重视,人均 ATM 保有量和每台 ATM 对应的银行卡数量等金融自助设备布放指标将逐渐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我国金融自助设备需求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我国每台ATM对应的银行卡数量(张/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3)现有网点的换机需求将贡献较大的市场增量
从历史数据来看,2007年之后我国 ATM 市场迎来了一轮大规模出货,保有量增长率一度达到 30%以上。通常 ATM 的生命周期为 5-8年,2012年及以后布放的ATM 整机更换需求将在未来逐步释放。 从整机更换需求的角度简单测算, 2011-2014 年各年末,我国 ATM 设备的保有量分别为33.38万台、 41.56 万台、 52.00 万台、 61.49 万台, ATM设备合计增量 28.11万台。受自助设备生命周期限制,上述设备进入折旧更新期后,预计未来 2-3 年释放的换机需求近 30 万台,相当于近年来国内 ATM 年均采购量的 2 倍左右,成为未来支撑 ATM 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同时本轮整机更换将主要以存取款一体机代替功能单一的自动取款机, 对以存取款一体机为主要产品的厂商市场带动效果将更为明显。
服务业务包括传统的维保服务和全业务外包服务。截至 2016年末,我国联网 ATM已达到 92.42 万台,未来还将持续稳定增长;较高的设备保有量将催生广阔的维保和全业务外包服务市场。而设备厂商由于拥有服务链条中最为核心的自助设备,对于服务市场拥有较强的在位优势。以广电运通为例,广电运通通过全资孙公司深圳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展货币自动处理设备的维保服务, 包括自有设备的维保服务及第三方品牌的维保服务。近年来,广电运通的设备维护及服务收入大幅增长,成为广电运通重要的盈利来源。2014年至2016年,广电运通的设备维护及服务收入由5.72 亿元增长至 13.07 亿元,复合增长率 51.33%;维护及服务毛利由 3.27 亿元增长为 5.98 亿元,复合增长率 35.23%。2014 年至 2016 年,广电运通的设备维护及服务毛利占比由18.92%增长为28.76%,逐年提升。
在金融自助设备1-3年不等的维保期满后, 大部分银行会委托设备供应商继续提供日常维护保养服务。随着金融自助设备厂商销售量的增长,维保业务收入将保持稳健增长的趋势。据测算,一台自动柜员机平均每年需要支付5,000-10,000元左右维保费用,相较于 2016 年末国内联网 92.42 万台 ATM 每年将存在近 50 亿-100 亿左右的市场空间。
随着金融自助设备布放量的不断增加,银行在设备运营管理上面临着巨大压力,部分银行将设备的日常运营管理外包给专业化、 规模化、 技术先进、 经验丰富的设备厂商,以提升服务质量、降低人力和运营成本、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ATM 全业务外包服务包括网点建设、现金管理、设备维护、服务商管理、运营管理等主要业务环节,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支付工具不断涌现,其支付转账的便利性对传统现金支付带来较大冲击,社会的支付习惯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16年度我国网上支付业务 461.78 亿笔,同比增长 26.96%;网上支付金额 2,084.95 万亿元,同比增长 3.31%;移动支付业务 257.10 亿笔,同比增长 85.82%;金额 157.55 万亿元,同比增长 45.59%。随着互联网等新型支付工具的快速普及,传统的现金支付场景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冲击,导致现金交易频率降低。金融自助设备布放需求取决于多种因素,银行客户的网点布局规划、已有设备的更新换代是决定金融自助设备需求的直接引导因素。现金使用频率的降低虽与金融自助设备布放不直接相关, 但长远看仍将对基于现金交易的金融自助设备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面对互联网支付的冲击,银行客户已经在纷纷探索传统物理渠道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如果不能根据市场形势进一步改善产品结构、优化盈利模式、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向多渠道盈利方向转型,未来业务的发展仍将面临较大的受互联网等新型支付工具冲击的风险。


2025-2031年中国金融自助设备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金融自助设备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金融自助设备主要生产企业发展概述,2025-2031年中国金融自助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2025-2031年中国金融自助设备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