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既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也是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以1978 年改革开放起点,随着促进城镇化方针政策的相继出台并实施,中国城镇化开始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从 1979-1992 年,城镇化率由18.96%提升至27.46%,上升了8.5 个百分点; 人口总数从9.75 亿增加到11.72 亿,城镇人口总数从1.85 亿增加到3.22 亿,增幅达87.21%;地级市和县级市数量从213 个增加至514 个,建制镇数量从2361 个激增至 14539 个。
1992 年春,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里程碑,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通过积极推进大中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增加,开始大量涌入城市,其中60%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从1993-2002 年, 城镇化率由27.99%提升至39.09%,短短十年即上升了11.1 个百分点;人口总数从 11.85 亿增加到12.85 亿,增幅为8.44%,城镇人口总数从3.32 亿增加到5.02 亿,增幅达51.20%,城镇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总人口增速的态势尤为突出。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城市群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 年开始稳步提升,自92 年南方谈话起快速提升
然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口迁转能力相对较弱、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偏低等问题逐步凸显,城镇化质量亟待提高。从2002 年底的“十六大” 关注大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起,国内城镇化在保证较高增速的同时,开始扭转各自孤立的发展局面,并逐渐形成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持续拉大
2014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市中国”与“乡土中国”共同演绎着城乡经济社会的重大历史性变化。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于2014 年3 月出台,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指导思想, 强调区域城市关系的重构与整合,促进城市功能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在指导思想中提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规划正式列入国家战略之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城市群源自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的大都市带理论,他认为大都市带是国家的核心地区, 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因此,一般认为城市群是指由一两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作为一定行政区域的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范围内的一批中小城市,共同连接成为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它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地区,具有引领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群逐步形成并在经济社会中占据核心与支配地位。日本有东京城市群、中京城市群、关西城市群,三个城市群约占日本GDP 总量的67%;美国同样有三个典型的城市群,分别是东海岸的纽约城市群,西海岸的洛杉矶城市群和中部地区的芝加哥城市群,合计GDP 占美国总量约65%。通常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五大城市群,包括以东京为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以纽约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以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等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以人口密度或人口规模识别核心区,再以某个水平的通勤率,识别核心区的腹地,构成经济一体化区域。
全球范围内,公认的大型城市群共五个
在国内,城市群概念并非近几年才出现:从“十一五”起,我国各类规划均有提及发挥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辐射作用。不过,在此期间的城市群多半停留在形态建设,而没有实质发展。在新型城镇化框架下,2013 年底召开的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市群要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2014 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2016 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相继提出并强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在沿海地区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个世界级的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建设若干个区域性城市群,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与此同时,在2015 年4 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之后,2016 年上半年发改委密集发布了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国城市群规划正在加速推进。
2013 年以来,城市群规划逐步明确并加速推进
时间 | 政策/会议 | 主要内容及意义 |
2013年6月 | 《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中提及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
2013年12月 |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 提出城市群要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
2014年3月 |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 指导思想中提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初步规划了21个城市群 |
2015年3月 |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 第一个具体落实的城市群发展规划 |
2016年1月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 从城市发展角度明确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
2016年3月 |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 | 将建成东北区域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 |
2016年3月 | “十三五”规划纲要 | 提出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正式确立全国19个城市群 |
2016年4月 |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 提出成都重庆双中心,实行差别化定位 |
2016年6月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 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
根据目前最新规划,全国将建设19 个城市群
总体来看,在中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由地方化经济到城市化经济再到城市群经济的转变,存在着由企业集聚到产业集聚再到城市集聚的转变,以及由专业性城市向多样性城市再向城市群的转变。在一个地区内,由于某个产业的集聚,逐步通过地方化经济形成了具专业性的城市;而不同类型产业集聚,便形成了城市化经济,进而形成具有多样性的城市。大、中、小规模城市的集聚所产生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城市群经济,其在空间形态的表现,就是城市群。
城市群本质是要素在超越单一城市的更大范围的集聚与优化配置
根据国家已经编制的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国城市群主要有以下特征:以都市区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大城市群的总人口规模达1000 万人以上、高于全国平均的城市化水平、沿着一条或多条快速交通走廊、城市群内部区域在历史有较紧密的联系、组成单元以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型行政区为主。
近十年来,世界经济贡献主要集中在遍布全球的十几个主要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在本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出甚至与部分国家体量相当。2014 年,美国五大湖城市群总产值为33600 亿美元,占美国GDP 总量的19.5%;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总产值为40320 以美元,占25.7%;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总产值为33820 亿美元,占日本GDP 总量的72.4%;英国中南部城市群总产值为20186 亿美元,占英国GDP 总量的78.3%。相比之下,中国现有城市群的发展程度还存在较大差距,最大的长三角城市群GDP 占比不到20%,前五大城市群产出总和占比54%。如果从人均GDP、地均GDP等效率指标来看,差距就更大了。换句话说,国内城市群规划才刚刚起步,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即使目前国内发展进程最快的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世界五大城市群仍有较大差距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