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益生元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内容摘要: 2009年11月1日《低聚果糖》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益生元产品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标准的实施明确了低聚果糖的法律地位,规范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激发了上下游企业的生产和使用的热情,以低聚果糖为代表的益生元产品在我国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人们发现益生元还不到30年时间。150多年前,巴斯德著名的曲颈瓶试验为人们开启了微生物学的大门。1899年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分离出双歧杆菌,从而发现双岐杆菌与婴儿患腹泻的频率及营养都有关系,人们开始广泛研究肠道内微生态系统。此后微生物学迅速发展,而研究成果转化速度也越来越快。日本人代田稔于1930年发现培养出可以在人体肠道内乳酸杆菌后,短短5年,含有该杆菌的乳酸菌饮料养乐多就开始了工业化生产。1983年日本人首次发现功能性低聚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却能被肠道内细菌选择性利用的特性后,同年,明治药业就实现了功能性低聚糖的工业化生产,1989年就出现了第一款含有益生元的饮料,并且迅速风靡日本。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益生菌市场供需预测及行业前景研究报告

    全球视角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发现益生菌—益生菌走向产业化—工业化生产益生元并应用到终端三个历史发展阶段,而第三阶段又分成原料领域(B2B)和终端领域(B2C)两个步骤,我国益生元产业的发展应该处在“益生菌走向产业化”和“益生元工业化生产”的中间阶段。

益生菌和益生元认识和研究的历史发展
 

发展阶段
时间点
事件
1857-1905微生物学的萌芽,发现各种益生菌
1857年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牛奶变酸与乳酸菌有关
1878年
李斯特首次从酸败的牛奶中分离出乳酸乳球菌
1899年
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分离出双歧杆菌。并且发现双岐杆菌与婴儿患腹泻的频率及营养都有关系
1905年
保加利亚科学家斯塔门·戈里戈罗夫第一次发现并从酸奶中分离了“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同时向世界宣传保加利亚酸奶
1908-1977逐渐发现益生菌对人体的益处,益生菌走向产业化
1908年
俄国诺奖得主伊力亚.梅契尼科夫正式提出了“酸奶长寿”理论
1917年
德国教授AlfredNissle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的粪便中一株大肠杆菌
1919年
伊萨克·卡拉索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创立了公司(达能前身)。而且他常常召集许多博士医生到工厂讨论酸奶的益处
1920年
Rettger证明保加利亚乳杆菌不能在人体的肠道中存活
1922年
Rettger和Cheplin报道了嗜酸乳杆菌酸奶所具有的临床功效,特别是对消化的功能性。
1930年
日本医学博士代田稔首次成功地分离出来自人体肠道的乳酸杆菌,并经过强化培养,使它能活着到达肠内。这种菌就是后来被称为养乐多菌的益生菌
1935年
乳酸菌饮料“养乐多”问世,益生菌开始走向产业化
1948年
德国特福芬第一次将益生元应用于消化功能较弱和早产儿的乳制品
1962年
Bogdanov从保加利亚乳杆菌中分离出了3种具有抗癌活性的糖肽,首次报道了乳酸菌的抗肿瘤作用。
1966年
德国特福芬在婴儿奶粉中添加活性益生菌,世界上第一个将活性益生菌分离出来添加到婴儿食品中的企业
1977年
德国人VolkerRush提出了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通过降解胆盐促进胆固醇的分解代谢,从而降低胆固醇含量的观点
1983年-至今发现益生元低聚糖工业化生产
1983年
1983年,日本发现了以低聚果糖为首的一些难消化低聚糖,食后可以完整进入大肠,被大肠中的双歧杆菌选择性使用,使之生长处于优势,并产生有机酸,是肠道酸度增加,而魏氏梭菌等有害菌大大减少,是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腐败产物减少,从而有益健康
1983年
日本的明治药业初次实现低聚果糖工业化生产
1989年
三得利公司率先实现低聚木糖的工业化生产,日本Calpis食品工业公司生产的“益生元CC”是世界第一个含低聚糖的功能性饮品
90年代
中国学者张箎对中国广西巴马地区百岁以上老人体内的双歧杆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也发现长寿老人体内的双歧杆菌比普通老人要多得多
1993年
Kunz等认为母乳低聚糖是母乳喂养婴儿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占优势的主要原因。
1995年
吉布森(Gibson)把能在大肠中调整菌群的食品称为益生元。首次提出益生元的概念
1997年
年产3000吨纯度为50%液体低聚果糖生产线在云南投产,这是我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益生元产品
2000年
日本消费者厅批准明治Meiorigo为特定保健用食品,益生元开始走向B2C应用
2001年
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益生菌做了如下定义: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
 
2002年
微生物学教授Savage宣布正常菌群是人体的第十大系统——微生态系统。
 
2005年
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Dobrogosz和Versalovic教授提出了免疫益生菌的概念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中国自1990年以来,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功能性低聚糖相继开发生产。1997年,年产3000吨纯度为50%液体低聚果糖生产线在云南投产,这是我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益生元产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以公众营养改善益生元项目启动为标志,我国的益生元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2009年11月1日《低聚果糖》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益生元产品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标准的实施明确了低聚果糖的法律地位,规范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激发了上下游企业的生产和使用的热情,以低聚果糖为代表的益生元产品在我国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本文采编:CY209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共十四章,包含全球主要益生菌企业发展情况分析,中国益生菌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2025-2031年中国益生菌市场前景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