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亚洲各国中,翡翠主要运营在泰国、中国香港、中国云南、日本和缅甸北部。
1、泰国
目前,由缅甸流入泰国的翡翠原料,成品半成品及红蓝宝石,每年价值高达12亿美元,因而使泰国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珠宝生产大国。泰国的珠宝业历史悠久,由于境内宝石蕴藏量丰富,故而早就有了切割磨制宝石的技术与经验。泰国翡翠的崛起,因有了缅甸的翡翠原材料,又有熟练的技工,传统的精湛设计,自然就能迅速发展。就目前的世界竞争而言,尽管在首饰设计和制作上还赶不上香港,但偏低的价位对任何买家都具有吸引力,无疑是竞争的有力手段,对香港的中心地位是一种强有力的挑战。
泰国的翡翠,80%以上都是外销,20%的销给旅游和当地用户。最大的销售对象是美国和日本。由于泰国的珠宝发展快,周边国家的原料大量流入,缅甸90%的翡翠运入清迈,促进了泰国加工制作的高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泰国约有160万人从事珠宝开采和加工,大小公司和工厂数千家,其中200人以上的工厂有27家,100-200人的有260家,恐怕是遍布泰国的大街小巷,有泰国人居住的地方就有经营珠宝的人。
2、中国香港
香港的翡翠加工,以手工制作为主。对任何一件首饰,都经技师们精心琢磨,细致镶嵌。所用的机器设备并无特别之处,全凭技师们灵巧的双手,创造出数以万计的各式珠宝首饰。整个香港约有大小加工厂近千家,从业人员虽不足两万,吞吐量却很大,每年出口额约为68亿港元。香港的珠宝翡翠制品有五大出口,分别是美国、日本、瑞士、德国和台湾。五大进口分别是意大利、美国、瑞士、缅甸、中国。由于世界经济的衰退,香港的翡翠产业也出现了不可抗拒的疲软。目前虽然有所复苏,但仍然不如前几年的好势头。精明的香港人为此改变了战略,加强了中低档首饰的竞争力度,把出口转向了亚太地区和欧洲,将工厂逐步移向内地近60多家。目前已在台湾和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区开辟了新的市场。
香港市场上曾一度出现过制作高超的B货翡翠,当时肉眼较难分辨与天然翡翠的饿差别,令人混淆不清,损害了香港的翡翠出口。如日本等国曾几年不进口香港翡翠,给香港高档翡翠较大的打击。为此,香港人不惜人力物力,以三年时间多方研讨,终于在1993年成立了香港玉石鉴定中心有限公司,以针对B货玉石冲斥市场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进行处理。此举不但令消费者对香港制的玉石首饰充满信心,也换回了香港作为玉石交易中心的美誉,无疑对促进整个玉石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香港是世界翡翠生产和销售的中心,以其翡翠首饰的典雅精致,设计新潮,工艺高超,一直领先于世界最高水平。凭着进口宽松,出口低税率的条件,长期使翡翠制品走俏世界。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缓慢情况下,面对泰国、印尼和台湾的猛烈竞争,香港的翡翠产业虽然受到影响,但仍能稳中有升,依旧处于优势。
3、中国云南
云南省的西南两面,直接同缅甸国接壤,山水相连,自古就是翡翠进入中国的集散要地。云南的翡翠市场历史悠久,饰用和加工制作都比较广泛。从过去到现在,凡是销往内地及沿海的翡翠成品、半成品、原石,几乎都是由云南转口出去的。近十年来的统计表明,每年出省的原石为70%,成品为20%,宝石或半成品为10%。现在,全省经营翡翠原石的商家大约有600多家,平均每年的成交额约为5000万美元,最高峰时曾达到2亿美元。全省经销批发或零售的大小公司及商店约近2000家。加工制作的公私工厂约为3000多家,其中30人以上的近百家,其余均为三人以内的私家小作坊。
4、日本翡翠市场
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名贵珠宝的普及和拥有量居世界之首。日本人崇爱翡翠,几乎同崇爱本国生产的珍珠一样,以饰用翡翠来显示个人的品味,表现追求中的象征性地位。在日本的珠宝市场上,除了珍珠和钻石外,恐怕最多就是翡翠了。
日本人多以白金镶翠件作为礼物赠亲朋好友,所以市场上的翡翠物件销售比较旺盛。日本的珠宝消费者,无论妇女或男士,他们对翡翠的选择很讲究时令性,若在款式和价格面前,他们宁可购买高价的新款式,而不愿买价格便宜的过时产品。求丽、求新、求奇,几乎形成了日本人购买翡翠饰品的一种共同特性。因此,日本的首饰设计和制作总在不断地更新和变换,商家们也总是在不断地开拓不同品牌的新市场。从而使日本的珠宝市场显得十分活跃。
日本的翡翠零售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珠宝专卖店、超级市场、普通商店、邮寄销售,制造商和批发商的直销和传销。全国的零售网点大约在28000家以上,其中店员少于3人的约占90%,年销售额近亿元的只有1/4。日本的首饰制造约有2700家。加工基地在山犁县的甲府,仅这里的加工厂就有近200家。因翡翠首饰加工都以手工制作为主,新的顾员不易招聘,所以大多是小规模的家族式企业。日本最大的若月株式会社,共有员工185人,其中25人为管理人员,160人使生产人员。像中等的翡翠加工厂,厂房不过50平方米左右,琢磨工人只有10人,其中一人专搞外勤和兼作验收,但每年的产值都在近亿元,纯利润高达40%。在日本,4人以下的加工厂约占63%。
5、缅北
翡翠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原料来源单一,全世界就只有缅甸有。而缅甸翡翠出货就是在每年的公盘上(缅甸对翡翠资源管理严格,只有通过政府举行“公盘”拍卖才可交易出境)。
近几届盘,参加人数、成交总价格、拍卖最高单品成交价都屡创新高。前几届参加公盘人数大约在200-300人,2011年参加人数超过1.2万人,成交金额28亿美元,首次突破200亿元人民币。2010年,最高单件为一块紫色高冰种,底价580万元一块,最后以1.9亿元人民币成交。
2011年 112公斤重的冰底飘绿花翡翠原石创下了单笔33333333欧元的历史天价,按最新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来算,相当于超过3亿元人民币!上亿元单件原石有12件。
缅甸公盘成交额屡创新高 ![]() |
2011年冰底飘绿花翡翠原石创下了单笔历史天价 ![]() |
缅甸北部克钦邦的帕敢地区,该地区位于位于东经96 度至97 度,北纬25 度至26度方圆约2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传统上属于活动于克钦邦的克钦独立军的管辖范围。克钦邦工农业较为落后,翡翠原石开采一直是该邦重要的财政来源,包括矿区保护费、10%税收和翡翠原石分成等,也是克钦独立军生存、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依靠翡翠原石开采,克钦独立军成为缅甸所有民族地方武装中最有实力的队伍,其政治诉求最为强烈,与缅甸政府和缅甸军队的矛盾也最为激烈。2011年6月9日,缅军展开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形成后,缅军与克钦独立军的军事冲突一直延绵至今。
缅北翡翠原石主产区处于克钦独立军的管辖范围 ![]() |
基于对翡翠矿产、中缅油气管线的考虑,缅军对克钦独立军的战略目标是将其赶到密支那以北区域,控制克钦邦的翡翠矿产和战略要道。自从2011年6月爆发与克钦独立军的冲突以来,缅军取得相当进展,战线从克钦邦南端推进到与我国云南盈江县同纬度地区。
缅北军事冲突的不断升级,对翡翠原石的贸易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在边境贸易部分,在帕敢地区的翡翠原石一直通过腾冲、盈江、瑞丽三条线路进入我国。
如今,缅军与克钦独立军的战火烧到盈江附近,造成盈江口岸封闭,边境贸易中断。而盈江以南的瑞丽和以北的腾冲,则由于军事封锁的加剧和安全形成的恶化,翡翠原石交易极度冷清。
另一方面,作为官方流通渠道的翡翠原石公盘交易相继取消,形成翡翠原石供应的真空和空白期:原定于12年7月举行的夏季公盘取消,后续12月份的公盘也停开。
翡翠原石从帕敢进入我国的三条主要通道 ![]() |


2025-2031年中国翡翠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翡翠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翡翠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翡翠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