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寡头垄断行业价格行为分析的框架

    (一)行业市场结构

    “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经济绩效”。这是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的一种基本观点。行业市场结构是指在某一行业中,企业在数量、市场份额、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业内部竞争和价格形成的市场组织特征。它反映行业内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者与顾客之间的交易关系和地位,反映市场竞争与垄断程度。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和市场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3个主要因素.

    1、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竞争垄断程度的主要因素。最基本的集中度指标是绝对集中度,通常用规模处于行业前几位企业的生产、销售、资产或职工的累计数量(或数额)占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资产、职工数量的比重来表示。最早运用绝对集中度指标对行业竞争和垄断程度进行分类研究的是贝恩教授。他将集中类型分成6个等级(见下图)来分析集中度的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2、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顾客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产品间替代不完全。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性在于对买者需求造成的影响,使顾客对某些企业或某些品牌产品产生偏好甚至愿意多支付钱,使同行业中不同企业的产品不可替代,带来了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寡占或垄断。

    3、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衡量市场结构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指新进入者要克服的障碍!。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的分析主要是侧重于行业内已有企业的数量和竞争强度。而进入壁垒的分析,则是从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市场关系"反映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强度。

    (二)企业定价模式与价格竞争

    “企业中,谁在做决策,谁在影响决策,决策的规则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企业定价模式要涉及的,而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要理解企业的定价导向是什么。Ong(2003)通过研究发现,寡头生产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市场价格的预测,同时也非常关注竞争对手的价格行为,寡头生产者的定价是战略性的。战略性的定价模式通常表现为3种:

    (1)具有战略意义的价格是企业创造或者维持竞争优势的方法,例如,通过价格来维持市场的稳定性等。遵循这个定价模式的市场领导者往往会主动给竞争对手发送信号,告诉竞争对手自己的意图,从而引起价格变化,并控制跟随者的行为。市场领导者的这种行为方式确保了行业的稳定性。友好地说,价格领导者的行为是在鼓励非价格竞争;那些进攻性的、价格驱动的竞争是被限制的,甚至是要受到惩罚的。在这种理念下,定价政策的成功由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和行业的长期绩效来衡量。

    (2)另一个战略性导向的定价理念是强调客户价值。该理念指导下的定价模式认为定价应该抓住客户价值,并对其做出及时的反应。企业定价管理的重点在于教育客户,从而增加客户对产品的感知价值。

    (3)第三种战略性的定价模式强调的是细分定价,即基于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价格,特别是对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根据他们支付的不同意愿来定价,也就是价格歧视的经济理论。

    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寡头垄断行业通常采用领导者-跟随者的价格竞争模式。例如,美国钢铁几十年来担当了钢铁行业的价格领导者。在软饮料行业,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定价行为也遵循了领导者-跟随者的定价模式,可口可乐是价格领导者,百事可乐是价格跟随者。价格领导是指行业中以某个企业作为价格变动的领导者,率先调整价格,而其他企业即“价格追随者”则根据其行为而确定自己的价格行为方式。

    价格领导行为一般分为两种:晴雨表型的价格领导方式,此时起价格领导作用的厂商并不是固定的企业,而是首先进行价格调整的企业;支配型价格领导方式,这种方式中领导者一般比较固定,它不但在时间上领先其他企业,也具有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价格领导方式比价格卡特尔更稳定,因为价格领导者调整价格后,其他厂商就会理性地决定是否跟从。而在价格卡特尔中,如果需求下降,那么卡特尔企业就会争先恐后地降价。

    价格领导型企业的领导力可能来源于规模经济效应、成本低、比别的企业有优势的其他特征(如管理出色或对市场行情变化的准确把握)等方面。价格领导型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价格行为特征有:价格政策比较稳定,即调价周期比较长;是行业中最先调价的企业,从调价时间上领先其他企业;价格高于行业内其他企业。

    (三)寡头企业价格竞争的过程分析

    与垄断和完全竞争相比,寡头垄断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对手之间具有战略上的相互依赖性。一般来说,行业中几个寡头企业之间的博弈是无限次重复的博弈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主要涉及寡头企业之间的协商、承诺和行动等持续、反复的阶段。寡头企业都在持续地评价其他企业的行为,从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因此,寡头垄断企业在决策时可能要面临的不确定性主要有两个来源,包括未来未知的事件以及其他寡头垄断企业对这些事件的反应。而这种种不确定性归根到底是由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相互之间不信任、不理解。Lewicki和Bunker提出了3种形式的信任,即基于算计的、基于知识的以及基于认同的。在这3种形式的信任中,基于算计的信任是最初级的形式,而且非常脆弱。当相互之间的知识随着互动增加的时候,基于算计的信任可以转化成基于知识的信任。当基于知识的信任代表了各方构建共同身份的基础,那么就转化成基于认同的信任。后两种转化的信任在遇到破坏性事件时有较大的弹性,不容易被破坏。寡头企业间的相互作用越频繁,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的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当然企业之间的信任并不是凭空建立的,而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沟通基础上的。沟通的目的在于向对方传递信号(真实信号或者虚假信号),试图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Huttetal和Moore通过研究发现,正式的契约或者个体之间的私人关系都是较有效的沟通方式。另外,竞争性企业之间自发形成行业协会来降低外部不确定性,成千上万的行业协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活动,主要职责是收集信息,并传播给行业协会的成员。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