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氯化亚砜行业产业链、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氯化亚砜市场需求持续放量[图]

内容概要:氯化亚砜又称为亚硫酰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OCl2,是可混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近年来,得益于三氯蔗糖、双氟磺酰亚胺锂、医药中间体等传统、新兴领域市场加速发展,我国氯化亚砜产品市场应用需求量呈现出持续上升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氯化亚砜应用需求规模已从2020年的25万吨增长至60.45万吨左右。未来,在三氯蔗糖、双氟磺酰亚胺锂等新兴领域市场需求快速放量以及医药、农药中间体等传统领域稳步发展等因素推动下,预计我国氯化亚砜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2025年有望突破70万吨。


相关上市企业:凯盛新材(301069);金禾实业(002597);三友化工(600409);ST世龙(002748)等


相关企业:平顶山锦联化工有限公司;宁夏丰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泰兰和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东孚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菏泽迪奥化工有限公司;合肥瑞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新国大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创科投资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产业链图谱;氯化亚砜需求量;三氯蔗糖产量;双氟磺酰亚胺锂产能;竞争格局;重点企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氯化亚砜又称为亚硫酰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OCl2,可混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遇水水解,加热分解,主要用于制造酰基氯化物,还用于农药、医药、染料等的生产。氯化亚砜具有一定的毒性,与人体接触可能会刺激眼睛和黏膜,严重时可能会引发烧伤。从产品分类看,氯化亚砜主要分为水解氯化亚砜和无水氯化亚砜两种,而工业上氯化亚砜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氯磺酸法、二氧化硫气相法和三氯氧磷联产法三种。

氯化亚砜产品分类


从产业链看,氯化亚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包括硫磺、氯气(液氯)、二氧化硫等。产业链中游为氯化亚砜生产供应环节,代表生产厂商有凯盛新材、金禾实业、三友化工等。产业链下游为氯化亚砜应用环节,主要包括医药、农药、印染、服装纺织、食品、饮料和新能源等领域。

氯化亚砜行业产业链图谱


二、市场现状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氯化亚砜下游应用范围已逐渐从传统的主要用于生产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和染料中间体对位酯,拓展至用于生产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和新型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产品终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市场占比看,目前国内氯化亚砜下游市场应用占比最大的为三氯蔗糖生产行业,所占比例达34.59%;其次,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生产领域所占比例为30.07%;此外,对位酯行业所占比例为27.74%,双氟磺酰亚胺锂作为新兴应用领域,所占比例则提升至7.6%左右。

中国氯化亚砜下游应用市场占比


综上分析,近年来,得益于三氯蔗糖、双氟磺酰亚胺锂、医药中间体等传统、新兴领域市场加速发展,我国氯化亚砜产品市场应用需求量呈现出持续上升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氯化亚砜应用需求规模已从2020年的25万吨增长至60.45万吨左右。未来,在三氯蔗糖、双氟磺酰亚胺锂等新兴领域市场需求快速放量以及医药、农药中间体等传统领域稳步发展等因素推动下,预计我国氯化亚砜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2025年有望突破70万吨。

2020-2025年中国氯化亚砜需求量变化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氯化亚砜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三、产业下游


三氯蔗糖是一种人工甜味剂,具有无能量、高甜度、纯正甜味、安全度高等优点,也是目前最理想的甜味剂之一,被广泛用于替代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传统甜味剂。氯化亚砜是生产三氯蔗糖的主要原材料,生产1吨三氯蔗糖约需要消耗7.5吨氯化亚砜。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日益关注,以及在我国“减糖、控糖”的趋势推动下,国内三氯蔗糖产量不断上升。据统计,2024年我国三氯蔗糖产量已由2019年的1.03万吨增长至2.35万吨左右,对氯化亚砜需求也随之上升。此外,在我国“减糖、控糖”趋势下,未来三氯蔗糖需求空间仍然广阔,将持续利好氯化亚砜行业发展。

2019-2024年中国三氯蔗糖产量变化


双氟磺酰亚胺锂是一种新型的电解质锂盐,主要用于制作锂离子电池,终端应用涉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与目前主流的电解质锂盐六氟磷酸锂相比,其具有高导电率、高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低温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可显著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倍率性以及安全性,更契合高性能、宽温度和高安全的锂离子电池发展方向,有望成为下一代电解液主流锂盐。


不过,受制于合成工艺复杂、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等因素,双氟磺酰亚胺锂目前尚未得到大规模应用,对氯化亚砜的需求量也比较小。但在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下,永太科技、多氟多、天赐材料、福邦新材料等企业加速双氟磺酰亚胺锂产能布局。截至2024年底,国内双氟磺酰亚胺锂在建、拟建产能超过25万吨。据凯盛新材公告,每吨双氟磺酰亚胺锂约消耗2.5吨氯化亚砜,作为生产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原材料,氯化亚砜也将受益于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大幅扩产。未来,随着双氟磺酰亚胺锂产能放量,氯化亚砜新增需求有望迎来大涨。

截至2024年底中国双氟磺酰亚胺锂企业产能扩张情况


四、企业格局


氯化亚砜生产过程能耗高、污染大,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发布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正式将其列入高环境风险产品。随着我国逐渐进入产业绿色环保化发展升级阶段,近年来国内氯化亚砜新建项目申请难度不断增大,行业扩建、生产准入门槛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拥有氯化亚砜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较少,全国氯化亚砜产能有限且增长较为缓慢,行业集中度较高。

中国氯化亚砜行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从具体数据看,目前我国氯化亚砜生产企业数量仅有十余家,全国氯化亚砜总产能规模约为56.5万吨,其中,凯盛新材、金禾实业、和合化工和江西世龙这四家企业产能合计占比超过50%。细分来看,凯盛新材为我国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产能达到15万吨,占比26.55%;金禾实业排名第二,约有8万吨产能,占比14.16%。

中国氯化亚砜企业产能占比情况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2021年9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凯盛新材”。凯盛新材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涵盖无机化学品、羧基氯化物、羟基氯化物、新型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主要产品包括氯化亚砜、硫酰氯、芳纶聚合单体、对硝基苯甲酰氯、氯乙酰氯、氯醚、聚醚酮酮(PEKK)等。数据显示,2024年凯盛新材营业收入为9.28亿元,同比下降5.97%。

2018-2024年凯盛新材营业收入变化


江西世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原江西电化厂,是一家创建于1970年的老牌国有企业,2003年12月改制为民营企业,2015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世龙实业”。世龙实业是以生产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的国家大型化工企业,主要从事氯碱、AC发泡剂、氯化亚砜、水合肼、双氧水、2,2-二羟甲基丙酸(DMPA)、2,2-二羟甲基丁酸(DMBA)、对氯苯甲醛、邻氯苯腈、氯代乙二醇单丙醚、4-氯丁酸甲酯等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世龙实业营业收入为14.42亿元,同比下降6.68%。

2018-2024年9月世龙实业营业收入变化


五、发展趋势


1、环保政策倒逼产业绿色转型


“双碳”目标下,氯化亚砜生产过程中的废气(HCl、SO2)和废液处理面临更严监管。环保成本占比已从5年前的3%升至当前的8%-10%,部分小企业因不达标被迫退出。头部企业加速工艺改造,采用闭环循环系统和尾气吸收装置,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例如,某龙头企业通过引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尾气,SO2排放浓度降低90%。未来行业准入门槛将进一步提高,绿色产能占比有望超过70%。


2、行业竞争格局优化,集中度提升


当前行业CR5集中度约65%,金浦钛业、凯盛新材等龙头企业通过扩产加速整合。金浦钛业计划三年内将产能从8万吨扩至15万吨,凯盛新材则依托产业链优势延伸布局LiPF6。中小企业受限于技术和环保投入,市场份额逐步被挤压。同时,行业纵向整合趋势明显,部分企业通过合资或自建配套氯化物生产线,降低原材料波动风险。预计未来五年,CR5集中度将突破80%,形成寡头竞争态势。


3、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布局加速


我国氯化亚砜产能占全球70%以上,但出口占比仅约30%。随着国际环保标准趋同,国内企业的成本优势和技术实力将推动出口增长。欧盟、东南亚等市场因本土产能不足,对中国依赖度持续提升。同时,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如凯盛新材在印度设立销售子公司,金浦钛业与欧洲电池厂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需警惕国际贸易风险,如反倾销调查和物流波动,但通过技术认证(如REACH)和本地化合作可增强抗风险能力。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氯化亚砜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8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氯化亚砜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氯化亚砜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氯化亚砜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氯化亚砜重点企业关键性财务指标分析,2025-2031年中国氯化亚砜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2025-2031年中国氯化亚砜行业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