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随着船舶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增加,对船用钢材需求也与日俱增,据中国船舶工业年鉴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船用钢材消耗量达1400万吨,同比增长16.7%,其中,板材占85.71%,型材占8.21%,当前船企手持订单量充足,部分企业交船期已排至2028年,未来2-3年将是各型船舶集中交付的年份,这将保证未来几年船用钢材的稳定需求。
上市企业:华菱钢铁(000932)、南钢股份(600282)、沙钢股份(002075)、山东钢铁(600022)、马钢股份(600808)、宝钢股份(600019)、首钢股份(000959)、柳钢股份(601003)
关键词:船用钢材市场政策、船用钢材产业链、船用钢材消费量、船用钢材竞争格局、船用钢材发展趋势
一、概述
船用钢材是指专门用于制造船舶的钢材,通常用于船体、船底、船舱等关键部位,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荷载,保证船舶的结构牢固可靠,它在船舶建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船用钢材主要包括船用钢板、型材(包括角钢、H型钢、T型钢、工字钢、球扁钢),以及船用钢管等,其中钢板是最主要的钢材。
船舶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需要承受各种外部力和压力,船用钢材作为船舶的主要结构材料,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船用钢材必须具备出色的强度和韧性、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焊性,为船舶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政策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包括船用钢材在内钢铁行业发展,相继发布《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关于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关于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通知》、《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一系列政策,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船用钢材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产业链
船用钢材行业上游主要包括铁矿石、煤炭、废钢、锰、镍、铬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高炉、转炉、电炉、连铸机、轧机等生产设备供应商;行业下游为应用市场,包括造船、船舶修理及改装、海洋工程制造、船舶分段制造等。
从下游消费结构来看,造船为我国船用钢材最大消费市场,占比超80%,其次为船舶修理及改装和海洋工程制造,分别占10.0%和5.0%,船舶制造企业根据船舶的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船用钢材进行船体结构的建造、装配和焊接等工作,而船舶维修与改造需要对船用钢材更换或修复,此外,海上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洋风力发电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通常面临着恶劣的海洋环境,对钢材的耐腐蚀性、强度和韧性等性能要求更高。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船用钢材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四、发展现状
2024年我国船舶工业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造船三大指标同步增长,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2024年我国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7%、74.1%和63.1%,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50.3%、68.2%和55.4%。
随着船舶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增加,对船用钢材需求也与日俱增,据中国船舶工业年鉴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船用钢材消耗量达1400万吨,同比增长16.7%,其中,板材占85.71%,型材占8.21%,当前船企手持订单量充足,部分企业交船期已排至2028年,未来2-3年将是各型船舶集中交付的年份,这将保证未来几年船用钢材的稳定需求。
五、竞争格局
1、整体格局
我国船用钢材行业集中度较高,据中国船舶工业年鉴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产造船板的钢铁企业共计21家,其中,TOP10企业(包括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造船板产量共计完成1290万吨,占全国造船板总产量的比例高达91%,造船板作为船用钢材消耗最大的产品,其市场格局与船用钢材整体格局大体一致。
2、行业内代表企业分析
(1)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南方千万吨级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具备年产钢1200万吨生产规模,拥有炼焦、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等全流程的技术装备,主体装备、生产工艺行业领先。产品涵盖宽厚板、线材和棒材三大类1000多个品种,其中有33种产品获得国家和部、省级优质产品称号,12种产品获得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远销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欧洲、南美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在国际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湘钢是全球产能规模位居前列的宽厚板生产基地,板材综合品种制造水平稳居行业前三,在造船、工程机械、海洋工程、高建桥梁、压力容器、能源重工等多个行业享有盛誉,产品成功应用于全球单套装置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神华宁煤项目、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燃气项目—亚马尔项目、全球最奢华的机场—阿布扎比国际机场、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卡塔尔购物中心等国内外重大项目。
(2)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从矿石采选、炼焦、烧结、炼铁、炼钢到轧钢的完整生产工艺流程,主体装备水平先进,主体装备已实现大型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具备年产千万吨级钢铁综合生产能力,公司瞄准中国制造业升级及进口替代机会,以专用板材、特钢长材为主导产品,聚焦研发与推广高强度、高韧性、高疲劳性、高耐磨性、耐腐蚀、易焊接等钢铁材料,广泛应用于油气装备、新能源、船舶与海工、汽车轴承弹簧、工程机械与轨交、桥梁高建结构等行业(领域),为国家重点项目、高端制造业升级提供解决方案。2024年上半年南钢股份营业总收入已完成336.8亿元,其中,钢材制造与销售收入216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64.13%。
六、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船舶行业的发展,船舶向大型化、轻量化、安全化、长寿化方向发展,对船用钢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强度、高韧性、良好的耐腐蚀性、高止裂性及易焊接性将是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的主要发展方向,相关高性能钢材的需求将不断提升,钢铁企业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材的比重,以满足不同船型、不同部位对钢材的特定需求,除了高强度钢、耐蚀钢、低温钢等,还会开发更多新型钢材产品,如满足特殊船舶需求的双相不锈钢、殷瓦钢等。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船用钢材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船用钢材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船用钢材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2020-2024年船用钢材行业各区域市场概况,船用钢材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2025-2031年中国船用钢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