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麻醉药是指能使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近年来,随着社会医疗需求增加、全国手术量增加,以及麻醉药在临床应用范围扩大,全国麻醉药物的应用需求量呈现日益增长态势,不断促使国内麻醉药市场规模增长扩容。据统计,2024年我国麻醉药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190.3亿元增长至385亿元。未来随着在癌痛、无痛分娩、医美和肠胃镜检查等非手术室麻醉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以及医患镇痛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麻醉药品用量有望进一步扩大,国内麻醉药市场仍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关上市企业:人福医药(600079);恩华药业(002262);恒瑞医药(600276);太极集团(600129);海思科(002653);香雪制药(300147);华润双鹤(600062);仙琚制药(002332)等
相关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市康乃尔圣业原料药有限公司;大连参美原料药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产业链;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次;微创外科手术数量;麻醉药行业规模;竞争格局;重点企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麻醉药是指能使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具麻醉、镇痛、镇静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手术治疗。根据作用机理,麻醉药可分为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和麻醉辅助药三大类。其中,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使人失去意识、感觉和反射功能,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则作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通过阻滞神经冲动的传导来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麻醉辅助药包括肌肉松弛药和麻醉镇痛药,肌松药主要用于松弛骨骼肌,而镇痛药则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来达到镇痛效果。
根据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分为管制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二类精神药品(简称精麻药品)。由于精麻药品可能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因而国家对精麻药品的种植、实验研究和生产都有非常严格的管制要求。精麻类药品实行定点生产经营。因此,我国麻醉药行业经营受到监管力度较强。
从产业链结构看,麻醉药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以及制药设备制造环节,其中,原材料主要包括原料药、中间体、中药材等。产业链中游为麻醉药研制环节,代表厂商有人福医药、恩华药业、恒瑞医药、太极集团等。产业链下游为麻醉药销售应用环节,主要包括经销商、医院、医疗卫生机构、专科医院等。
二、产业环境
麻醉药的使用与临床手术密切相关,并且呈现出绝对的刚需性。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自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叠加国内医院规模加速扩张,社会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国患者住院人数呈现不断增加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次达到30187.3万人次(即3.01亿人次),比上年增加5501.1万人次,全国居民年住院率达到21.4%。
麻醉药的使用与临床手术密切相关,并且呈现出绝对的刚需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医院规模的扩张,患者住院人数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次达到30187.3万人次(即3.01亿人次),比上年增加5501.1万人次,居民年住院达到21.4%。
在此背景下,我国医院手术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根据国家卫计委统计,2022 年我国医疗机构住院病人手术次数已超过 8000 万次,且长期增速将稳定在 10%以上。因此,随着医疗机构手术量的稳定增长,我国麻醉药等手术刚需药品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将为国内麻醉药行业发展带来庞大需求市场,持续推动麻醉药行业发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麻醉药在微创外科、无痛分娩等场景的应用拓展,进一步推动国内麻醉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微创外科领域为例,微创外科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和关节镜手术等。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每百万人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及渗透率分别达到8514台及38.1%,而美国每百万人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及渗透率分别为16877台及80.1%,可见我国微创外科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经过近几年发展,2024年国内微创外科手术数量已达到2600万台以上,微创外科手术在手术领域的应用渗透率日益提升,持续刺激了国内局部麻醉等麻醉药物应用需求量增长,不断推助麻醉药产业发展。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麻醉药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三、产业现状
我国麻醉药物首次批准的上市时间普遍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21世纪初,以恒瑞医药、人福医药为代表的国产麻醉药物厂商产品完成试验,加快上市,国产麻醉药物生产水平不断提升,行业进入创新发展期。近年来,随着社会医疗需求增加、全国手术量增加,以及麻醉药在临床应用范围扩大,全国麻醉药物的应用需求量呈现日益增长态势,不断促使国内麻醉药市场规模增长扩容。据统计,2024年我国麻醉药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190.3亿元增长至385亿元。未来随着在癌痛、无痛分娩、医美和肠胃镜检查等非手术室麻醉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以及医患镇痛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麻醉药品用量有望进一步扩大,国内麻醉药市场仍有广阔发展前景。
麻醉药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以及麻醉辅助药。其中全身麻醉药包括异氟醚、地氟醚、七氟醚等,用于使病人全身失去知觉和感觉。局部麻醉药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用于使病人身体的特定部位失去感觉。麻醉辅助药包括镇痛药、镇静药、肌松药等,用于增强麻醉效果和减轻病人的不适感。据统计,目前全麻药是我国麻醉药最主要的细分领域,其市占比高达62.4%;其次为局麻药,市占比为23.4%。
四、企业格局
目前我国麻醉药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市场代表厂商有人福医药、恩华药业、恒瑞医药、扬子江药业等。其中,人福医药优势领域为管制类麻药,恒瑞医药和恩华分别在吸入类麻醉和非管制类麻醉药品具有一定优势。宜昌人福是人福医药主营麻精药物细分领域的子公司,宜昌人福在芬太尼类、纳布啡和氢吗啡酮等麻醉品种市占率明显领先。由于精麻药品具有较高管制壁垒,同时由于医生用药习惯药品具有一定先发优势,相关企业预计未来长期将处于寡头垄断地位。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8年,200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恩华药业”。恩华药业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类产品的生产制造,是国家精神麻醉类药品定点生产单位。通过多年来在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上的不懈努力,恩华药业中枢神经类药物产品类别主要包括麻醉类、精神类和神经类医药原料及其制剂,目前公司已建立起完整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产品系列和营销网络,已是国内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生产商和销售商。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恩华药业营业收入为41.45亿元,同比增长13.39%。
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成立于1993年,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人福医药”。人福医药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代表产品有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盐酸纳布啡注射液、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苯磺酸瑞马唑仑注射液等,目前已在国内的麻醉药品、甾体激素类药物、维吾尔民族药等多个细分领域建立了领导或领先地位,产品已出口销售至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人福医药营业收入为191.43亿元,同比增长5.7%。
五、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院规模的扩张,我国手术量持续增长,为麻醉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据预测,我国麻醉用药市场规模将以年均9%的增长率持续扩大,到2025年有望超过250亿元。这一趋势主要得益于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慢性疾病和基础性疾病高发,相关手术需求量增加,从而推动了麻醉药物行业的快速发展。
2、技术产品创新为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在靶向麻醉、缓释技术和智能化给药系统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麻醉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降低了副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体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麻醉药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创新产品,进一步满足临床需求。
3、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麻醉用药行业发展的政策,如完善麻醉用药行业应用标准、规范麻醉用药市场等。这些政策为麻醉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也进一步扩大了麻醉药的市场覆盖,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用药选择。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麻醉药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麻醉药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麻醉药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麻醉药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麻醉药行业竞争格局,国内麻醉药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分析,2025-2031年中国麻醉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