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皮革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皮革市场竞争激烈,行业营业收入小幅上涨[图]

内容概要:从行业运营情况来看,皮革行业营业收入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7-2020年中国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较大,从2017年的14735.8亿元降至10129.1亿元;2021-2022年两年行业营业收入有所回升,但2023年又下降至7986.1亿元;2024年中国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营业收入小幅上涨3.70%至8533.2亿元,2025年1-2月延续上升趋势,同比上涨0.8%至1220.4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安利股份(300218)、海宁皮城(002344)、兴业科技(002674)、双象股份(002395)、巨星农牧(603477)、明新旭腾(605068)、酷特智能(300840)、红蜻蜓(603116)、奥康国际(603001)、哈森股份(603958)等。


相关企业:无棣星一皮革有限公司、石家庄市金牛制革有限公司、创利皮革(扬州)有限公司、河北省无极县张段固皮革有限责任公司、无极县宏兴皮革有限公司、峰安皮业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大桓九宝恩皮革集团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皮革、皮鞋、产量、营业收入


一、皮革行业相关概述


‌皮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其表面有一种特殊的粒面层,具有自然的粒纹和光泽,手感舒适。按制造方式分类,皮革可分为真皮、再生皮、人造革、合成革。

皮革分类


二、皮革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皮革上游是指原材料供应,包括动物皮毛、化工原料、纤维等等。原料的供应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到中游的加工成本和产品质量。中游是指皮革的生产制造,是皮革产业链的核心部分,其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到下游的销售和市场竞争。下游是指皮革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皮鞋、皮衣、箱包、汽车内饰等。

皮革行业产业链


皮革的动物来源主要包括牛皮、羊皮和猪皮等,市场占比分别为50% 、31%、18%‌。其中,牛皮是最常见的皮革材料,具有质地坚韧、耐磨耐用的特点,常用于制作鞋子、皮带和钱包等。羊皮则以其柔软、细腻的触感著称,适合制作服装和手套。猪皮则因其价格相对较低,常用于制作鞋面和箱包‌。

中国皮革上游原材料占比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鞋业制造基地,同时又是全球第一大鞋类产品消费市场。皮鞋作为鞋类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导致市场竞争越演愈烈。据统计,2015年-2024年中国皮鞋产量和需求量均保持下降趋势,其中2018年受出口环境竞争加剧,出口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皮鞋产量同比下降18.9%;需求量同比下降21.6%。随后2019年逐渐上升,但2020年以后又逐渐下降,直到2024年皮鞋产量达到34亿双,需求量达到28亿双。

2015-2024年中国皮鞋行业产量及需求量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皮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三、皮革行业发展现状


从行业运营情况来看,皮革行业营业收入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7-2020年中国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较大,从2017年的14735.8亿元降至10129.1亿元;2021-2022年两年行业营业收入有所回升,但2023年又下降至7986.1亿元;2024年中国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营业收入小幅上涨3.70%至8533.2亿元,2025年1-2月延续上升趋势,同比上涨0.8%至1220.4亿元。

2017-2025年2月中国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营业收入


我国皮革行业得益于欧美国家将制造加工产业向亚洲调整转移以及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完成了从手工作坊、简单加工的粗放方式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型升级,现在基本上已形成了以中国为加工制造中心的稳定格局。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5年1-2月间,中国皮革行业产量增长率在-4%至7%之间波动。2024年,中国皮革行业产量达到9.3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2%,显示出行业的稳健增长态势。这五年间,中国皮革行业经历了产量上的起伏变化,显示市场的复杂性和行业的调整过程。


中国皮革产业集群主要汇聚在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省市。这些地区不仅构建了完备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更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举足轻重的皮革生产和出口重镇。其中,广东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广州和东莞等地,其皮革产业以制鞋和皮具制造为主。浙江的温州和海宁等地成为行业佼佼者,温州以制鞋业声名远扬,而海宁则以皮革服装和箱包为特色。福建的泉州和福州等地也不容小觑,其皮革产业逐渐向高端市场迈进。

2021-2025年2月中国皮革行业产量及增速


四、皮革行业竞争格局


‌从竞争格局来看,皮革行业的市场参与者众多,包括大型上市企业、国内大型非上市企业以及众多的小型皮革厂和民间手工作坊。这些企业在规模、技术、资金、品牌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行业竞争格局的复杂性。大型企业如兴业科技、巨星农牧等上市企业,在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虽然规模较小,但灵活性强,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特定消费者的需求。民间手工作坊虽然规模和技术水平有限,但凭借其独特的工艺和个性化的产品,在特定市场领域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中国皮革行业相关企业


‌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天然牛皮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鞋包带用皮革、汽车内饰用皮革、家具用皮革以及特殊功能性皮革等。公司在鞋包带用皮革领域,产品定位于中高端,主要满足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需求。丽荣、森达、TIMBERLAND 、ADIDAS、红蜻蜓、迪桑娜、菲安妮等均为公司的客户。公司控股子公司宏兴汽车皮革主要从事汽车内饰用皮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与国内多家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如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问界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等,并已供应上述主机厂的多款车型。控股二级子公司宝泰皮革主要从事二层皮深加工,其产品为二层皮革和二层皮胶原产品原料。从企业经营业绩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4亿元,同比上涨3.77%;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36.78%。整体来看,公司增收不增利。

2020-2024年前三季度兴业科技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


‌‌乐山巨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农牧业务和皮革业务两大板块,其中在皮革业务方面,公司主要从事中高档天然皮革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公司皮革业务拥有汽车革、家私革、鞋面革、箱包革四大产品线,产品链条完整,柔性化的生产方式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2024年,公司面对市场竞争,主动调整销售策略,积极拓展优质客户,皮革销量与收入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同比上涨49.96%至1.28亿元。

2020-2024年巨星农牧皮革营业收入及增速


五、皮革行业发展趋势


1、个性化与差异化产品成为市场新宠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环保的要求提高,皮革产品正逐渐从单一的实用性向个性化、差异化转变。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设计感和时尚感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时尚化的追求。这种趋势在鞋类、箱包等皮革制品中尤为明显,消费者对独特设计和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不断增长。


2、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助力产业升级


新一轮科技革命为皮革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等先进技术正逐渐渗透到皮革行业的各个环节。通过引进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高品质产品的快速交付。数字化转型还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


3、绿色环保理念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皮革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生产标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纷纷加大环保投入,采用环保型生产工艺和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皮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9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皮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皮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皮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共十二章,包含中国皮革行业重点企业竞争性财务数据分析,2025-2031年中国皮革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预警,2025-2031年中国皮革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