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本土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进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期[图]

内容概要:生物医药是指人们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医药产品,主要包括化学药品、中药,以及生物药品。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创新药”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药物创新获得全链条支持,年度创新药获批数量创历史新高,本土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进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稳步国际化的关键转变时期。在此背景下,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16330亿元增长至19755亿元,根据初步统计,2024年已进一步增至21359亿元。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将日益广阔。


相关上市企业:赛隆药业(002898);恒瑞医药(600276);片仔癀(600436);康缘药业(600557);益盛药业(002566);以岭药业(002603);江中药业(600750);天坛生物(600161);华兰生物(002007);智飞生物(300122);成大生物(688739);沃森生物(300142);上海莱士(002252);派林生物(000403);科华生物(002022)等等


相关企业:长春普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怡成生物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产业链;生物医药行业规模;化学药行业规模;生物药行业规模;重点企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生物医药是指人们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医药产品,主要包括化学药品、中药,以及生物药品。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生物医药行业可以划分为生物药物、化学药物、现代中药三个子类,其中,现代中药又分为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物药品又分为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单克隆抗体等。

生物医药分类


生物医药行业产业链上游为中药材、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培养基、生物材料、医药装备等;产业链中游为生物药、化学药、中药的各类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为医药产品流通环节,即医药产品通过各种线下渠道及线上渠道,最终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亦是全球最大的化学制剂生产国。

生物医药行业产业链图谱


二、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创新药”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药物创新获得全链条支持,年度创新药获批数量创历史新高,本土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进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稳步国际化的关键转变时期。在此背景下,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16330亿元增长至19755亿元,根据初步统计,2024年已进一步增至21359亿元。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将日益广阔。

2019-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规模变化


我国生物医药细分市场中,化学药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比约47%,主要得益于仿制药的规模效应和带量采购政策的推动;生物药作为增长最快的领域,占比约28%,在单克隆抗体、疫苗、基因治疗等创新领域表现突出;中药占比约25%,在政策支持和健康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市场份额保持稳定。总体来看,生物药和中药的占比逐年提升,反映出行业向创新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细分市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细分市场占比情况


化学药作为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药研发的不断推进、治疗技术加速提升、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以国内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增加和医疗支出增长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其市场规模呈现日益扩容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化学药市场规模为9148亿元,初步统计,2023年已进一步增至9450亿元。随着国内制药企业研发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合作的深化,化学药细分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展,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9-2024年中国化学药行业规模变化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生物药细分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产业市场快速扩张。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3120亿元增长至5347亿元,同比增长19%,初步统计,2023年进一步增至6203亿元。根据市场预测,在未来几年内国内生物药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将成为推动我国生物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2019-2024年中国生物药行业规模变化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三、企业格局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增多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生物医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为生物医药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由于生物医药行业具有高技术门槛、长研发周期和高资金投入等特点,市场进入壁垒相对较高。尽管如此,行业内企业数量仍然众多,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尚未出现明显的龙头企业,市场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


从细分领域来看,疫苗、诊断试剂、血液制品和单抗等领域均有众多企业布局,竞争尤为激烈。这些企业不仅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展开竞争,还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角力。此外,随着精准医疗、免疫疗法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行业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复杂化。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010年9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第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疫苗企业,股票简称“智飞生物”。智飞生物是一家集疫苗、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推广、配送及进出口为一体的国际化、全产业链生物高科技企业,现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智克威得®)、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微卡®)、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宜卡®)、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等传染病的疫苗产品在售,包括预防流脑、宫颈癌、肺炎、轮状病毒、带状疱疹等传染病的疫苗产品,也涵盖提供结核感染诊断、预防、治疗有效解决方案的药品。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智飞生物营业收入为227.86亿元,同比下降41.98%。

2018-2024年9月智飞生物营业收入变化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99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挂牌简称“天坛生物”。天坛生物主要从事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的血液制品研发、制造、营销业务,是国内最早开始从事血液制品工业化生产的企业。目前公司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三大类产品上市,共计16个品种74个产品生产文号。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天坛生物营业收入为40.73亿元,同比增长1.28%。

2018-2024年9月天坛生物营业收入变化


四、发展趋势


1、政策支持与行业规范化


国家政策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在创新药研发、医保支付改革和行业监管方面。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和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药品价格的合理化,同时也倒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此外,行业监管逐步规范化,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进一步保障了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政策环境的优化将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生物技术与数字化融合加速


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正在重塑生物医药行业。AI技术在药物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临床试验设计等环节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研发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同时,大数据分析在疾病预测、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此外,数字化技术还推动了远程医疗、电子病历和智能健康管理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未来,生物技术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3、创新驱动与研发投入加大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正逐步从仿制药为主转向创新驱动,政策支持和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优先审评审批等,显著缩短了新药研发和上市周期。同时,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抗体药物等前沿领域,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国际合作,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药物的上市,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8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环境洞察,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