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4年中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析:港口运输业强劲复苏, 1-7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100亿吨和1.91亿TEU[图]

内容摘要:2024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稳步复苏,需求疲软对经济整体的拖累程度有所减弱,港口吞吐量在需求“反弹”下达到高点。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日趋明显,在相对平稳的外贸环境与国际市场需求恢复推动下,港口整体吞吐量继续呈现稳健的增长态势。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1-7月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00亿吨,同比增长4%。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我国港口运输业的持续回暖,也预示着国内经济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与互动正不断加强。


关键词: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内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


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分析


(一)港口货物吞吐量


港口货物吞吐量是指一段时间内经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计量单位为“吨”或“标准箱(TEU)”,一个标准20英尺集装箱为一个标准箱。


2024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稳步复苏,需求疲软对经济整体的拖累程度有所减弱,港口吞吐量在需求“反弹”下达到高点。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日趋明显,在相对平稳的外贸环境与国际市场需求恢复推动下,港口整体吞吐量继续呈现稳健的增长态势。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1-7月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00亿吨,同比增长4%。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我国港口运输业的持续回暖,也预示着国内经济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与互动正不断加强。

2018-2024年1-7月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


(二)外贸货物和内贸货物吞吐量


港口货物吞吐量按照货物的流动范围和贸易关系不同可划分为外贸货物吞吐量和内贸货物吞吐量。内贸吞吐量是国内贸易中的货物处理量,外贸吞吐量是跨国贸易中的货物处理量。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1-7月,中国外贸货物吞吐量达31.38亿吨,同比增长8.2%;内贸货物吞吐量达68.61亿吨,同比增长2.1%。主要是在外贸需求回暖、全球贸易体系重塑等因素推动下,中国外贸海运规模增长较快,带动中国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

2018-2024年1-7月中国外贸货物和内贸货物吞吐量


(三)沿海港口货物和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


按照地理位置不同,港口货物吞吐量又可划分为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1-7月,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为64.92亿吨,同比增长4%;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为35.07亿吨,同比增长3.89%。


沿海港口与内河港口的吞吐量之比接近2:1的关系,但是,沿海港口只分布在11个省份,内河港口则分布在16个省份,可见,我国的大港均为沿海港口。

2018-2024年1-7月中国沿海港口货物和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


从中国各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来看,2024年1-7月,货物吞吐量最大的三个港口分别为唐山、上海和青岛,货物吞吐量分别为4.99亿吨、4.62亿吨和4.26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最大的三个港口分别为宁波舟山、青岛和上海,外贸货物吞吐量分别为3.74亿吨、3.01亿吨和2.69亿吨。


从吞吐量过亿吨的港口来看,2024年前七个月共有18个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过亿吨,包括大连、营口、秦皇岛、黄骅、唐山、天津、烟台、青岛、日照、上海、连云港、宁波舟山、福州、厦门、深圳、广州、湛江、北部海湾。其中,山东省拥有的沿海过亿吨港口最多,包括烟台、青岛和日照。2024年1-7月,山东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2.16亿吨,同比增长4.8%,成为沿海省份中货物吞吐量第一大省。其次是广东省和浙江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为11.21亿吨和9.99亿吨。


山东的沿海港口优势明显,在货物吞吐量里单独统计的外贸货物吞吐量指标中更为突出。2024年1-7月,山东省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为6.51亿吨,占所有沿海省份的23.06%,占全国沿海和内河所有省份总量的20.75%。山东是唯一一个外贸货物吞吐量超6亿吨的省份,超出排名第二的广东约2亿吨。

2024年1-7月中国各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


从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来看,2024年1-7月,货物吞吐量最大的三个港口分别苏州、镇江、南京,货物吞吐量分别为3.36亿吨、1.61亿吨和1.57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最大的三个港口分别为苏州、镇江、南京,外贸货物吞吐量分别为1.16亿吨、0.3亿吨和0.24亿吨。


从吞吐量过亿吨的港口来看,2024年前七个月共有5个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过亿吨,包括南京、镇江、苏州、南通(沿江)、九江。其中,江苏省拥有的内河过亿吨港口最多,包括南京、镇江、江苏、南通(沿江)。2024年1-7月,江苏省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7.01亿吨,同比增长2.8%。其次是湖北和安徽,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为4.13亿吨和3.89亿吨。


江苏省内河港口优势明显,2024年1-7月江苏省内河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为2.62亿吨,占所有内河省份的82.91%,占全国沿海和内河所有省份总量的8.34%。与此同时,在总共6个(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同时拥有沿海和内河港口的省份里,江苏省是唯一一个内河吞吐量超过沿海吞吐量的。

2024年1-7月中国各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港口交通运输产业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二、集装箱吞吐量


2024年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恢复,我国港口纷纷进入补库存进程,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延续稳步增长势头。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1-7月中国集装箱吞吐量为1.91亿TEU,同比增长8.3%,受进出口增长的支撑,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其中,沿海集装箱吞吐量为1.68亿TEU,同比增长8.6%;内河集装箱吞吐量为0.23亿TEU,同比增长6.68%。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出口能力的持续提升,也体现了国际贸易环境的逐步改善和物流效率的不断优化。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进一步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的畅通无阻。

2018-2024年1-7月中国集装箱吞吐量及细分


2024年1-7月,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为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青岛港、广州港、天津港、厦门港、苏州港、北部湾港、日照港。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首位,据统计,上海港1-7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24万TEU,同比增长8.3%。主要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进一步优化,枢纽功能不断加强。


宁波舟山港1-7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52万TEU,同比增长7.9%。主要是宁波舟山港域集装箱码头公司加强口岸单位沟通协调,进一步压缩非作业时间,并通过场地优化、策划先行、定点发箱等多种举措,提升码头服务能级和船公司在港服务体验。7月,宁波舟山港集团旗下北一集司、大榭集司、梅东公司和甬舟公司等单位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实现8%、22.3%、11.9%和16%的同比增长。


与此同时,北部湾港增速亮眼,1-7月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06万TEU,同比增长18.1%。为了提高吞吐量,北部湾港使出三招绝技:一是深耕腹地市场,积极开拓煤炭、锂辉石、铝土矿、粮食、非金属矿石等货源,不断挖掘新的货源增长点,木片、石油焦、铝矾土、镍矿7月分别同比增长97.08%、81.97%、56.02%、26.48%;二是保生产、提效率,7月集装箱船时效率同比提升8%,散杂货装卸效率同比提升10%;三是加强与海事局、引航等口岸单位的沟通协调,因时制宜制定船舶进出港及引航计划,提升船舶进出港效率,7月份集装箱和散杂货平均等泊时间同比分别下降17%、26%。


此外,厦门港1-7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86万TEU,同比下降3.3%。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滑主要是由于统计口径调整,港内驳运不再计入总吞吐量。


长三角港口方面,苏州港、连云港港、南京港、南通港1-7月集装箱吞吐量均有亮眼表现,这主要得益于长江干线的活跃。2024年1-7月,长江干线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22万TEU,同比增长3.4%。

2024年1-7月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TOP20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港口交通运输产业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1
10000 10603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1-2027年中国港口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动态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1-2027年中国港口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动态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1-2027年中国港口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动态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1-2027年中国港口交通运输行业投资前景,2021-2027年中国港口交通运输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研究结论及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