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指独立设置的应用X射线、CT、磁共振(MRI)、超声等现代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查,出具影像诊断报告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学影像诊断部门。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带动医学影像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474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2709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3%。未来随着医疗体系进一步完善,医学影像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预计到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6600亿元。中国医学影像服务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医院的影像科与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2013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独立影像中心政策限制的放开,开启我国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发展新纪元。2016年,国家卫计委出台《关于印发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后,我国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众资本竞相涌入该领域,市场规模高速扩张,2018年-2023年期间,我国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规模由8亿元增长至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增幅远高于医学影像服务市场增幅。
关键词: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市场现状、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运营模式、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未来趋势
一、产业链
根据国家卫生计委于2016年发布的《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指独立设置的应用X射线、CT、磁共振(MRI)、超声等现代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查,出具影像诊断报告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学影像诊断部门。
从产业链来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上游为各类医疗设备及医护人员,设备包括基本设备、急救设备、及信息化设备,《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规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至少配备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DR)2台、16排CT和64排及以上CT各1台、1.5T及以上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1台;超声3台,具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心脏超声检查、超声造影及定量分析功能;心电图仪2台。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心电监护仪,职业防护物品。每个放射检查室都必须配备符合要求并有足够数量的辐射防护用品及基本抢救设备, CT检查室内必须配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及相关药品。具有信息报送和传输功能的网络计算机等设备,配置与工作量相适应的医生诊断工作站,具备PACS/RIS系统和远程会诊信息系统。下游为患者群体。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二、市场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影像学发展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已成为医学领域发展最快的科学之一,极大的推动了医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医疗资源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CT、MRI及PET/CT的装机量仍不足。各级医疗机构受制于当地财政支持要求,难以快速配置匹配当地临床需求的先进医学影像设备。2023年,日本和美国的每百万人均CT装机量分別是中国的3.7倍及1.5倍,日本和美国的每百万人均MRI装机量分別是中国的4.1倍及2.9倍,日本和美国的每百万人均PET/CT装机量分別是中国的8.2倍及10.2倍。可见,我国在影像设备的需求上存在巨大的缺口。
在当今临床工作实践中,医学影像技术已成为日常诊断重要工具。从X射线到CT、MRI,再到超声和核医学影像,这些影像技术不仅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还在病情的监测和治效评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带动医学影像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474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2709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3%。未来随着医疗体系进一步完善,医学影像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预计到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6600亿元。
中国医学影像服务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医院的影像科与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由于我国患者流量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且中国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发生于公立医院的诊断与治疗,因此医院的影像科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出现,有效弥补大医院影像诊断供不应求、小医院及民营医院无力提供影像诊断服务的弊端。一方面,大医院人满为患,就诊耗时长,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可以为医院分担影像负荷, 减少患者的影像检查成本和排队时间,助力提升医院的看病效率。另一方面,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为向县级或以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由于成本、收入、政策等因素,部分县级、基层医院没有配置大型影像设备,基层第三方影像中心可以集中患者影像需求,为中小型医院承担影像科的职责,进一步发挥中小型医院的作用。
2013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独立影像中心政策限制的放开,开启我国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发展新纪元。2016年,国家卫计委出台《关于印发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后,我国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众资本竞相涌入该领域,市场规模高速扩张,2018年-2023年期间,我国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规模由8亿元增长至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增幅远高于医学影像服务市场增幅,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原因包括:(1)医改政策的层层深入,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实行,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数稳步提升,而高质量医疗影像资源的匮乏,使得检测检验服务大大受限,从而驱动促使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的快速发展渗透。(2)医疗机构的设备技术水平层次不齐,部分医院之间甚至出现结果不互认的情况,对于病人需要进行抵消、重复的检查,大大降低了诊疗效率和服务质量,给诊疗服务带来了麻烦,因此患者对于区域性的高质量标准化医学影像服务的诉求,也将大大促进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发展步伐。(3)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仍处于发展初期,渗透率较低,可成长的空间巨大,伴随着医患方需求端的逐步增长,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必然。
医学影像中心作为医疗机构,必须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业务,这是医学影像中心最基础的资质要求。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医学影像中心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以及从事放射诊疗,还应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等经营资质。这些资质是医学影像中心是否能够合规开展相关诊断业务关键所在。2024年5月6日,国内仅有163张有效的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许可证。而这些许可证仅由约80家公司拥有。其中一脉阳光拥有31张许可证,全景医学影像、上海联影智慧医疗公司、平安好医投资均拥有11张许可证,高尚医学影像拥有8张许可证,5家公司占据了44%的份额。
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有两种运作模式——重资产的线下医学影像中心和轻资产的线上远程医学影像中心。线下医学影像中心配置高端的影像设备,主要目标客户是为不配备影像设备或是患者过多的医院接待需要成像的患者,也会配备全职的阅片专家来出具影像诊断报告,联网后也在异地提供单纯的阅片服务,同时也会有信息系统储存和共享等影像资料。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则不对外开展门诊及住院诊疗服务,仅可开展医学影像门诊诊断服务及相关的诊断服务。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在承接并分流群众医疗健康需求、减少患者线下人群聚集、降低医疗机构院内感染风险、缓解基层医疗机构和偏远地区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诊断人才短缺和会诊读片难等方面的作用凸显,有利于“互联网+健康”经济发展。
三、发展趋势
1、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市场在美国已经发展了30年以上,由于美国私立医院高度市场化,对于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的需求较高,市场发展稳定,目前美国已建立超过6000家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与美国市场相比,中国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整体起步晚且发展时间短,目前仍处于早期启动阶段,整体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我国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在医疗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凸显,行业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元,2030年规模将增长至180亿元以上。
2、行业向着规模化、连锁化发展
目前,我国医疗影像诊断中心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数量较少。未来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市场将会逐渐产生规模化效应,领先企业可以与更多的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流更多的患者,也能从影像设备供应商处获得更优惠的设备价格,从而得到更有利的发展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比。随着集中度的提高,影像中心市场会形成规模化壁垒,头部企业的优势继续扩大,同时也可能出现强强联合,或者强者兼并弱者的现象,最终形成少数几家头部企业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局面。连锁化、集中化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4-2030年中国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中国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2024-2030年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业投资分析,2024-2030年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业未来趋势分析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