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图书馆是向所有居民免费开放,由中央或者地方政府资助、管理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市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城市图书馆等类型。公共图书馆是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呈缓慢增长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3个,同比2021年末增加88个;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35959万册,同比2021年年末增长7.8%,2023年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9个。
一、定义及分类
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的保护收藏机构,是人类社会记忆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和扩散装置,拥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根据功能、服务对象和藏书特点,我国图书馆可分为综合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等几大类。综合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它们收藏丰富,覆盖各大学科领域,旨在为广大学者、研究者和公众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则主要面向广大市民,提供借阅、阅读和信息咨询等服务,是市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图书馆则主要服务于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与教学和科研相关的图书资料,为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提供有力支持。专业图书馆则更加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或行业,如法律图书馆、医学图书馆等,为特定人群提供深入、专业的信息服务。
二、商业模式
1、收集模式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确定读者的主要群体与喜爱的书籍种类,为书籍采集确立总体方向。通过采购方式获取新书和期刊,确保馆藏资源的不断更新和扩充。同时,图书馆也会积极接受社会捐赠,这不仅可以丰富馆藏资源,还能增进图书馆与社会的联系。此外图书馆还会开展馆际互借、资源共享等活动,通过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
2、运营模式
除了传统的借阅服务外,图书馆还积极开展数字化服务,如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在线学习等,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图书馆还通过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等方式,增加创收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还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等,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3、销售模式
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益性的借阅和信息服务,部分图书馆将自身的珍贵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保护,并通过在线平台提供有偿的访问和下载服务。同时图书馆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如图书签、笔记本、文创小礼品等,也作为特色商品进行销售。此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提供场地租赁、会议服务等方式,实现场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收益增长。
三、行业政策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行业政策背景呈现出多元化、全面发展的态势,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旨在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进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方面教育部门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河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化学校建设方案的通知》,山东省教育厅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均强调图书馆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建设标准化、智慧化图书馆的目标,不仅优化了图书馆资源配置,还促进了图书馆在服务师生、助力教学教研方面的作用发挥。另一方面,国家层面也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甘肃省公共图书馆条例》,旨在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此外,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高校移动网络信号覆盖,为在线教学、安全管理等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四、发展历程
我国图书馆行业的发展历程波澜壮阔,历经多个阶段。自1949年起,人民政府积极巩固和发展老解放区的图书馆事业,同时接管并改造旧有图书馆,为行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1966年至1976年的震荡期使图书馆事业遭受重创,许多图书馆被迫关闭,行业发展停滞。改革开放后,图书馆事业迎来发展期,政府加大投入,各级图书馆在藏书量、服务质量等方面显著提升。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11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行业进入进化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应用成为主流,电子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在线检索借阅的实现以及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引入,都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可以说,我国图书馆行业在不断探索与前行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繁荣景象。
五、行业壁垒
1、政策壁垒
政府对图书馆行业的监管和许可制度构成了政策壁垒。如对于设立图书馆、出版物的发行和进口等方面,我国都有严格的法规和规定,实行许可制度,要求新进入者必须符合相关法规要求,获得相应的许可或资质,才能进入市场。政策还涉及到图书馆行业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和资金扶持等方面,可能会对新进入者构成一定的限制或挑战。
2、人才壁垒
图书馆行业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支撑其运营和发展,包括图书管理、信息技术、文献学等多个领域的人才。对于新进入者来说,缺乏这些专业人才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障碍。行业内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优秀的作者也是稀缺资源,而人才对于图书馆的品牌建设、内容策划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新进入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培养和引进这些人才。
3、资金壁垒
图书馆行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场地租赁或购买、设备购置、图书采购、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出。对于新进入者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可能难以承担这些费用,进而无法进入市场。图书馆行业还需要进行持续的资金投入,以维持其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新进入者需要具备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强大的资金实力,以应对市场竞争和运营风险。
4、资金壁垒
图书馆行业需要建立广泛的渠道网络,包括与出版社、供应商、读者等各方面的合作关系。对于新进入者来说,缺乏这些渠道资源可能限制其获取图书资源、推广服务和拓展市场的能力。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行业还需要建立线上渠道,包括官方网站、移动应用等,以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和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对于新进入者来说,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技术力量来建设和维护这些渠道。
六、产业链
图书馆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包括图书内容的创作者、出版商以及版权所有者,为图书馆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源,是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基石,技术供应商也占据重要地位,为图书馆提供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数字化技术等支持,助力图书馆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升级。中游是图书馆,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图书馆机构,收藏了海量的图书资料,也承担着推广阅读文化、开展信息服务等多重职能。下游则主要涉及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包括广大读者、学生、科研人员等。图书馆通过提供借阅、参考咨询、信息素养教育等服务,满足他们的阅读和学习需求。同时图书馆还与其他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等合作,共同推动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
七、行业现状
公共图书馆是向所有居民免费开放,由中央或者地方政府资助、管理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市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城市图书馆等类型。公共图书馆是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呈缓慢增长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3个,同比2021年末增加88个;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35959万册,同比2021年年末增长7.8%,2023年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9个。
八、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科技进步为产业创新与发展注入动力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服务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图书资源,自助借阅、自助还书等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也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同时图书馆还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读者的阅读偏好和需求进行精准分析,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2)知识共享和普及的需求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我学习和知识更新。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满足人们知识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图书馆还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如讲座、展览、阅读推广等,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的乐趣。
(3)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为图书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不仅增加了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改造资金,还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图书馆事业,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为图书馆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不利因素
(1)数字化阅读的普及对图书馆传统借阅服务构成了冲击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数字化阅读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这导致图书馆传统的纸质图书借阅量下降,纸质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也随之降低。数字化阅读的优势在于便捷性和即时性,而图书馆需要适应这一变化,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服务,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2)资金短缺和资源紧张问题
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资金分配不均等原因,很多图书馆仍然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导致图书馆在更新图书资源、改善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困难,影响了服务质量和读者满意度。同时随着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图书馆需要采购更多的图书和电子资源,但资金的限制使得这一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3)管理落后和服务模式陈旧
一些图书馆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缺乏创新和改进。这导致图书馆在应对市场变化和满足读者需求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吸引年轻读者的关注。同时图书馆在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也有待提升,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服务流程优化,提高读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九、竞争格局
我国图书馆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立体化的特点。传统图书馆作为行业的基石,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出数字图书馆服务,将传统馆藏资源转化为数字形式,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体验。与此同时,新兴的数字图书馆平台崭露头角,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海量的数字资源,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成为行业内的有力竞争者,互联网巨头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庞大的用户基础,也涉足图书馆行业,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阅读内容,还通过个性化的推荐算法,精准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各种类型的企业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图书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读者也因此拥有了更加丰富的阅读选择和更加优质的阅读体验。
十、发展趋势
我国图书馆行业数字化、个性化和资源共享趋势持续共同推进行业发展。目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随着互联网与移动设备的普及,图书馆积极拥抱这一变革,将传统馆藏转化为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随时随地的阅读便利,极大地拓宽了知识传播的边界。个性化服务正崛起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图书馆能精准把握读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推荐、智能问答等服务,极大地提升了读者满意度。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也成为图书馆行业发展的新动力,通过与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的合作,图书馆不仅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内涵,更为读者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体验。这些趋势相互交织、共同推进,正将我国图书馆行业引向一个更加开放、智能、多元的未来。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1年中国少儿图书馆行业现状分析(附机构数量、从业人数、总藏量、图书流通人次及儿童读物出版)[图]
近年来我国少儿图书馆书刊文献外借册次呈现增长态势。2020年中国少儿图书馆机构累计发放有效借书证数为788万个,同比增长82.4%。
2021年四川省图书馆发展概况分析:公共图书馆共接待读者2092.8万人次[图]
2021年,四川省图书馆全年共开馆319天,平均日接待读者近3500人次,总接待读者约110万人次,较2020年增加约45万人次,同比增长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