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21年“元宇宙”概念蹿红至今,各领域正积极探索元宇宙技术的应用,应用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我国产业元宇宙规模约为909亿元。其中银行机构布局元宇宙热度高涨。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纷纷从客户感知、客户连接以及服务呈现等领域试水元宇宙,抢抓元宇宙概念风口机遇期。其中虚拟员工与数字藏品是银行机构布局元宇宙最为活跃的两大细分赛道。
一、定义及分类
元宇宙是数字与物理世界融通作用的沉浸式互联空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的未来产业,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高级形态,有望通过虚实互促引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元宇宙具有沉浸体验、数字身份、经济系统、开放和创造性、持久在线和长期演化、虚实融合等特征。元宇宙银行是将元宇宙技术与银行业相融合,为用户提供更沉浸式的体验,同时实现降本增效。目前虚拟员工、数字藏品及虚拟营业厅为元宇宙银行三大主要探索方向。
二、行业政策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持续推进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各行各业在数字浪潮中奋楫争先。近年来,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大力推动下,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提速,加快数字赋能,逐步迈向智慧银行、数字银行,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元宇宙概念毫无疑问为银行业转型提供了新思路。2023年9月,四川省发布的《四川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要聚焦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推广服务型金融数字人应用,提升业务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助力金融领域数字化变革。打造数字人虚拟柜员、数字人投资理财顾问、数字人保险经理等典型应用场景。未来,元宇宙银行将不断发展。
三、发展历程
银行元宇宙的特征形态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阶段,即是将银行经营本质的对象内容和元宇宙特征、发展阶段及其实现的技术由浅入深的充分融合,从而实现具有阶段里程碑的形态,参照元宇宙发展阶段同样可将银行元宇宙发展阶段划分为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三个阶段。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技术是支撑元宇宙银行实现的核心要素。元宇宙既包含数字经济中的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也融合了对VR、AR、脑机接口、物联网等技术的前瞻布局。发展元宇宙,对企业的研发实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对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形成了较高的研发与技术壁垒。
2、人才壁垒
元宇宙银行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研发人才。元宇宙银行要求研发人员既掌握元宇宙相关技术,又熟悉银行相关业务。目前,我国元宇宙相关高端人才仍处于短缺状态。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企业研发、管理团队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长期积累的过程,人才壁垒是行业当前发展面临的重要壁垒之一。
3、数据壁垒
元宇宙是一个由数据组成的世界,分布式数据存储成为维持元宇宙持久运转的基本方式。以虚拟营业厅为例,构建一个虚拟营业厅需要大量的银行业务相关数据及用户数据。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银行机构,将积累更多的数据资源,在构建元宇宙时占据更大优势。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元宇宙银行产业链包括基础设施层、核心层和应用服务层。基础设施层涉及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和新技术基础设施,核心层主要包括终端入口、时空生成、交互体验等。在应用端,元宇宙
技术可应用至银行业的智能客服、信贷风控、营销推广等场景中,助力提升银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2、行业内领先企业分析
(1)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工商银行是我国国有银行之一,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中流砥柱,工商银行近年来,高度重视科技金融工作,以提升ECOS技术生态体系和D-ICBC数字银行生态体系为核心,深入推进科技强行、数字工行建设,不断深化创新技术驱动能力,提升金融创新响应效率和供给能力。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不断扩大,2022年,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262.24亿元,金融科技人员3.6万人。同时,在2022年,工商银行推出了行业内首个“VR元宇宙虚拟营业厅”,并推出了多个数字员工,已基本建立起覆盖数字员工运营、管理、品牌、技术等全周期协同运作体系。
(2)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是中国持续经营时间最久的银行,于1912年2月正式成立,先后行使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国际贸易专业银行职能。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中国银行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中银金科开展金融科技技术创新、软件开发、平台运营、技术咨询等相关业务。2022年中国银行信息科技投入215.4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49%。随着研发投入不断增加,金融科技应用成果更加丰富,专利累计申请量保持同业领先,率先公开元宇宙有关专利。2023年,中国银行相继申请了“基于元宇宙的产品推送方法、装置及设备”“一种元宇宙银行中的广告展示方法及相关设备”等专利,为建设元宇宙银行筑牢技术支撑。
六、行业现状
自2021年“元宇宙”概念蹿红至今,各领域正积极探索元宇宙技术的应用,应用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我国产业元宇宙规模约为909亿元。其中银行机构布局元宇宙热度高涨。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纷纷从客户感知、客户连接以及服务呈现等领域试水元宇宙,抢抓元宇宙概念风口机遇期。其中虚拟员工与数字藏品是银行机构布局元宇宙最为活跃的两大细分赛道。数字员工具有7*24小时无休、成本低、处理任务准确率高、处理流程可溯源等优点,可帮助商业银行降本增效,其独特的形象已成为银行丰富对客服务内容以及提升交互体验的重要渠道。数字藏品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是元宇宙虚拟世界中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藏品实现了虚拟事物的交易,助力数据内容实现价值流转。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技术基础较为牢固
在国家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推动下,银行业率先开启数字化转型,各大银行机构纷纷加强信息科技投入,提升智能化发展水平,2022年我国银行IT投资规模为1445.67亿元,同比增长8.3%,预计到2026年投资规模将达2212.76亿元。而元宇宙本就是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产物,各类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为元宇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数据规模庞大
银行业是典型的数据密集型行业,数据覆盖纬度广、服务社会主体多、应用场景丰富、联系实体密切。过去5年,银行越来越重视数据价值的发挥,开展数据治理、引用各类外部数据、推进内外部数据的融合应用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庞大的数据资源也成为其发展元宇宙的先天优势之一。
(3)元宇宙技术应用价值不断释放
银行机构纷纷入局元宇宙,主要由于元宇宙概念带来了硬件软件融合升级、应用模式创新,将可能为业界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增长点。预测到2030年全球元宇宙价值将突破5万亿美元。这对银行业而言,不论是在各行业元宇宙融入银行金融服务,还是打造银行元宇宙,都将是潜力巨大的机遇。
2、不利因素
(1)元宇宙银行发展存在安全风险
元宇宙技术的融入也不可避免的给银行业带来了安全风险、监管合规以及科技伦理等方面的问题,例如网上银行时代的密码泄露事件,移动手机银行时期的异地诈骗,智能银行阶段的个人隐私信息过渡采集等问题。随着银行元宇宙虚拟场景金融服务空间的创新,沉浸式体验感触越加深刻,银行对个人感官数据的采集越加广泛细致,通过VR头盔、智能手环、电子皮肤等可穿戴设备采集人体活动信号,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数据泄露的风险。
(2)行业标准尚不完善
元宇宙作为新生事物,国内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其概念定义、边界范围、功能性与非功能性指标等重要内容,业界尚未达成共识。此外,各家银行均积极建设自身的元宇宙私域空间,在用户终端接口、虚拟空间模型兼容、用户生成内容标准等方面各自为政,互操作性较差。行业标准尚不完善,成为阻碍银行元宇宙建设的因素之一。
(3)人才短缺限制行业发展
一方面,自2021年元宇宙概念迅速“出圈”后,元宇宙领域人才需求急剧增加,人才供给缺口不断扩大,行业相关人才短缺也成为限制元宇宙银行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目前元宇宙距离普及还十分遥远,存在太多不确定性,企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与投入有待进一步提升。
八、竞争格局
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银行机构开始布局元宇宙,在虚拟数字人方面,百信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桂林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机构相继推出了虚拟数字人,重新定义金融服务形态。在虚拟藏品方面,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百信银行等银行机构纷纷以营销为目的,推出了数字藏品,尚不涉及金融属性。在虚拟营业厅建设方面,布局银行机构相对较少,目前有工商银行、百信银行等银行机构推出了虚拟营业厅,打破了传统网点的数量和地域限制。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主要包括建信金科、中银金科等银行机构下属金融科技公司,东华软件、神舟信息等银行IT解决方案提供商及腾讯、百度等其他互联网企业三大阵营。
九、发展趋势
银行业与元宇宙相融合,一方面,随着元宇宙各项支撑技术的发展,通过不断丰富、完善银行元宇宙的功能,将有力推动银行自身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等的创新变革;另一方面,随着垂直行业元宇宙的构建和融合、元宇宙与现实世界交织程度的加深,有望孵化出集社交、娱乐、内容、经济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数字生态圈,商业银行通过在元宇宙生态中有机融入金融服务,将为更好打造数字世界的金融生态贡献力量。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