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智研产业百科

一、定义及分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2、行业相关政策
三、行业壁垒
1、资质壁垒
2、品牌壁垒
3、资金壁垒
4、人才壁垒
四、发展历程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六、行业现状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八、竞争格局
九、发展趋势

公装

摘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公装行业的重要下游市场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7042亿元,同比增长3.2%;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9%。在新增专项债的助推下,各类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正增长,多地民生基建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进程和落地使用,为公装行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需求。


一、定义及分类


公装为公共建筑装修装饰,是建筑装修装饰行业的主要细分领域之一,业务范围覆盖市政基建类建筑、商业服务类建筑等领域。由于公装和家装面向的用户群体不同,公装行业装修设计需与建筑主体的经营项目、品牌内容等因素相关联,针对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多元化的经营内容进行设计,因而公装比家装更具有对外的宣传性和诱导性。公装行业处于建筑业后周期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内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城镇公共建筑投资增速逐步放缓,新增公装需求逐步下降,我国公装行业逐渐步入存量时代。

公装行业主要应用领域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公装行业的主管部门,管理公装市场,国家质检总局管理装饰材料市场,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公装行业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为公装行业的行业自律组织,在住建部的业务指导下加强公装行业市场管理。


2、行业相关政策


随着“双碳”战略的不断推进,节约、绿色、环保、安全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各行业加快推动低碳绿色发展进程。其中建材产品作为公装行业的重要施工原材料之一,对于公装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两年来,在绿色环保理念的持续深化下,建材行业加快推动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绿色建材得到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家和政府部门也纷纷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助力建材行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为公装行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2023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废旧建材、项目渣土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对己建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绿色化改造。相关政策的提出,为建材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未来,在绿色建材的加速应用下,我国公装行业有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公装产业减污降碳。

中国公装行业相关政策


三、行业壁垒


1、资质壁垒


公装行业所涉及的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需要具备专业资质。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相关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统一监督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统一监督管理。企业应当按照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


2、品牌壁垒


无论是行业监管部门的资质申报与管理,还是实际的工程投标实践,工程业绩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竞争指标。例如,在工程招投标中,发包方往往会要求投标人近年从事过或完成过一定规模的类似工程,以此作为投标人投标的条件之一。在同等条件下,公司的标志性工程和从业经验是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而品牌的建设一般需要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对新进入者构成较大的障碍。


3、资金壁垒


公装行业的资金壁垒较高,主要是因为在项目招投标、工程前期、施工过程、项目竣工验收和结算等阶段,收支进度和节点不一定能够完全匹配,需要企业垫付一定量的资金。一般来说,业务规模越大,需要企业垫付的资金规模就越大。因此,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融资能力是决定公装企业良好经营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行业内的新进入者而言,有限的资金规模会限制其承接大型装饰工程。


4、人才壁垒


公装项目工程一般都是系统性工程,从项目前期控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管理到工程竣工验收及收尾管理,业务流程纷繁复杂,对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行业经验的要求较高。需要专业人员同时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多年的现场管理经验,由此导致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加之流向甲方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多,导致行业内装饰企业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才短缺。因此,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本行业的重要壁垒,是行业新进入者在短期内无法形成同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发展历程


我国公装行业总体经历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现阶段,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持续赋能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数字化升级和转型,通过引入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公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将更加深入和全面。同时,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下,政府部门对于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也将持续加大,为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各企业也将更为注重服务质量和差异化竞争,推动公装服务加速个性化、定制化发展。

公装行业发展历程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公装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劳务供应商等。原材料供应商提供装修装饰所需的原材料,如水泥、木材、石材、铝材、玻璃、油漆等建筑材料,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对公装企业的成本和产品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中国公装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公装行业产业链
水泥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木材
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福海峡(平潭)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祥盛家居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材
万峰石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泉州英良石材有限公司
宗艺石材发展有限公司
平邑华泰石材有限公司
东莞市东成石材有限公司
福建省富强石材有限公司
中民石材产业(厦门)有限责任公司
上游
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洪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中游
市政基建
商业服务
下游


金螳螂、亚厦股份等企业是公装行业产业链中游的重要参与者,负责承接和完成各类公共建筑装饰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竣工交付。公装企业通常拥有专业的设计团队、施工队伍和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设计方案和定制化的施工服务。


公装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市政基建、商业服务等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装行业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公装企业需要紧跟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加强自身专业能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领跑者,亚厦股份主营业务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幕墙工程、智能化系统集成等,在大型公共建筑装修、高端星级酒店、工业化装配式装修等领域拥有强劲的领先优势。公司连续17年蝉联“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第二名”,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


从企业的细分经营业务来看,建筑装饰工程和幕墙装饰工程作为公司的重点经营业务,为公司创造绝大部分营业收入。2023年上半年建筑装饰工程业务营收为28.75亿元,占比50.55%;幕墙装饰工程业务营收为22.27亿元,占比39.16%。近年来,亚厦股份大力推广和实施“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管理体系,利用互联网、3D打印、BIM等先进技术实现从设计到施工现场的全过程掌控,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全面促进主营业务发展。随着公司管理体系和生产技术的持续优化和升级,亚厦股份建筑装饰工程业务营收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3年上半年亚厦股份细分业务营收占比


(2)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宝鹰股份作为控股平台型上市公司,主要通过旗下宝鹰建设、宝鹰建科等子公司开展各项业务,致力于为大型企业、高档酒店、政府机构等客户提供建筑、装饰工程等综合一体化的全流程服务。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装饰装修工程、幕墙钢结构工程、建筑总承包等,涉及项目领域涵盖机场、轨道交通、医院、学校、体育场馆、高端酒店等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幕墙等多种业态类型。


多年来,宝鹰股份持续优化营销网络布局,充分发挥各地区营销站点优势,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辐射华东、华中、华北等各大区域,由各地省会城市重点项目带动周边城市业务发展,科学布局、巩固深挖国内市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发展重点的华南地区,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68亿元,占比65%,其次是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营业收入2.16亿元、0.96亿元,分别占比13%、6%。

2023年上半年宝鹰股份各地区营业收入


六、行业现状


公装行业市场增长动力来自于各类新建公装项目等增量需求,以及酒店、写字楼等存量公共建筑翻新改造需求。近年来,在城镇化稳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增加的大背景下,新建公装项目持续增加,带动公装行业产值稳步增长,从2011年的1.25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93万亿元,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期间,受宏观经济持续承压等因素影响,各类公装项目开工进度缓慢,公装市场需求下滑,公装行业产值同比出现大幅下滑。2022年我国公装行业产值为2.49万亿元,同比下降15.02%。2023年以来,国家和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国内经济得到稳健复苏,各地陆续推进公装项目建设,有望带动公装行业市场需求回暖。

2011-2022年公装行业产值及同比增速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一带一路”政策积极开展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较为旺盛。由于沿线国家财政紧张,基建投资支出不足,普遍呈现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人均GDP、人均公路里程、人均铁路里程等指标均远低于我国,亚洲和非洲的沿线国家分别有10%和20%的城镇化提升空间,中国在自身城镇化过程中累积的大量经验和产品、服务能力均可以对外输出,推动公装企业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助力我国公装产业高质量稳健发展。


(2)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进一步落实


现阶段,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奠定了建筑装修装饰行业发展的基石,始终是公装行业发展的原始动力。城市工业化带动了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进而创造了居民住房需求和其他生活需求,间接促使了各级政府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公共设施、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和商业综合体等领域的投资,推动公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城市群和都市圈健康发展、特色小镇建设等都将创造广泛的建筑装饰需求。


(3)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是提升公装服务附加值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与建筑装饰的融合直接体现在BIM技术应用、智能化和装饰物联网的推广、建筑装饰设计优化等内容上。其中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等特点,引入该技术可以实现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推动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提高建筑装饰装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随着各类新兴技术在公装行业的应用,将加速推动公装行业发展提质增效,推动其高质量发展进程。


2、不利因素


(1)行业规范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对公装行业内企业的监督管理,行业规范程度较以往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部分中小装饰企业为获取项目而采取不合理低价中标,从而导致偷工减料、无视施工安全风险、随意延长工期等不诚信的行为,或采用不合理、不合法的其他手段打压竞争对手,对行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阻碍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程。


(2)融资渠道单一


融资渠道单一是公装企业的“老、大、难”问题,也是行业共性问题。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上,由于收支进度和节点不一定能够完全匹配,通常需要装饰企业自身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业务规模越大,对资金实力的要求就越高。而该行业又多以民营企业为主,且是轻资产运营模式,客观上限制了企业向银行取得贷款授信的规模,融资来源较为有限,不利于企业发展。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除部分项目材料由甲方直接提供外,其余材料均需要企业自行采购,同时,受客户结构、工程类别、项目所在地、装修档次等因素影响,各个项目之间的设计、外部环境、产品选型等都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导致石材、木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和质量不稳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经营难度。


八、竞争格局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公装行业呈现出“大市场、小企业”的市场格局,在公装等装修装饰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的背景下,企业数量整体呈现减少态势。与此同时,公装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从2016年以来开始呈现上升态势,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近两年来,随着公装行业发展持续承压,头部企业的资金、项目成本及管理优势愈发显著,而部分中小型公装企业则被迫退出市场。


公装行业的竞争格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主要由大型装饰公司组成,如金螳螂、亚厦股份、广田股份,这些公司通常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能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但缺乏个性化设计能力。第二梯队由设计机构和个人设计师组成,设计机构更加注重创意,规模相对较小;个人设计师则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个性化服务能力。第三梯队由一些小型装饰公司、施工队伍等组成,这些公司通常规模较小,资金和技术实力较弱,但在某些领域或项目上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和经验。

公装行业竞争格局


九、发展趋势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不断推进,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双碳”战略逐渐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历史性机遇。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型公装企业正加快探索装修装饰技术绿色低碳转型,在安防系统、水处理系统、新风系统、智能系统等多个方面持续优化和升级,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公装行业绿色化转型步伐不断提速。

公装行业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