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与黄河鲤鱼、鳜鱼及黑龙江兴凯湖大白鱼并列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我国的鲈鱼品种以松江鲈为主。鲈鱼肉质洁白肥嫩,细刺少、无腥味,味极鲜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入药,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补品,已成为名贵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一、概况
在我国,有关于鲈鱼的品种相对比较多,大部分的鱼类均可以被称之为鲈鱼,目前为止,比较常见的鲈鱼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花鲈、松江鲈鱼、大口黑鲈以及河鲈。
鲈鱼分类
种类 | 主要分布 |
花鲈 | 花鲈属于热带性鱼类,我国的广东、广西等地因温度适宜于鲈鱼的生长已进行大规模养殖,成为我国花鲈养殖的主要地区。 |
松江鲈鱼 | 松江鲈鱼,别称四鳃鲈、媳妇鱼、花鼓鱼等,其主要分布于日本南部海湾、朝鲜半岛西岸、中国沿海东北部海区以及它们相应的河流下游。 |
大口黑鲈 | 其生长迅速、抗病力强、适温性广、肉质鲜美等特点,现已推广全国各地,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广东省养殖量占全国的75%。 |
河鲈 | 河鲈性凶猛,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水系,是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主要经济鱼类。河鲈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地和西伯利亚地区,而我国仅在新疆布尔津地区产此鱼。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鲈鱼市场分析
1、海水养殖
海水鱼养殖是指利用浅海、港湾或人造设施养殖鱼类的生产活动。主要养殖鱼类有真鲷(红加吉鱼)、黑鲷、牙鲆、石斑鱼、鲈鱼、大黄鱼、黑鲪、大菱鲆、鲻鱼、梭鱼、遮目鱼、许氏平鲉、红旗东方鲀、海马等。2018年中国鱼类海水养殖产量149.51万吨,增长5.33%;2019年中国鱼类海水养殖产量160.58万吨,增长7.41%。
2014-2019年中国鱼类海水养殖产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沿海均产,以黄海、渤海较多,渔期为春、秋两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2018年中国鲈鱼海水养殖产量16.66万吨,占海水养殖总产量比重11.14%;2019年中国鲈鱼海水养殖产量18.02万吨,占海水养殖总产量比重11.22%。
2014-2019年中国鲈鱼海水养殖产量及占比
资料来源: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海水养殖鲈鱼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2018年广东、福建、山东鲈鱼海水养殖产量分别是8.66万吨、3.39万吨及1.84万吨;2019年广东、福建、山东鲈鱼海水养殖产量分别是9.38万吨、3.80万吨及1.87万吨。
2014-2019年中国各地区鲈鱼海水养殖产量
资料来源: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鲈鱼养殖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鲈鱼海水养殖产量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山东这三个区域,2019年中国广东、福建、山东鲈鱼海水养殖产量行业区域集中度分别是52.05%、21.09%以及10.39%。
2019年中国鲈鱼海水养殖产量行业区域集中度
资料来源: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2、淡水养殖
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鲮、非鲫等经济性鱼类。中国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2018年中国鱼类淡水养殖产量2544.28万吨,增长0.13%;2019年中国鱼类淡水养殖产量2548.03万吨,增长0.15%。
2014-2019年中国鱼类淡水养殖产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鲈鱼养殖主要以淡水养殖为主。2018年鲈鱼淡水养殖产量43.21万吨,占鱼类淡水养殖总产量比重1.7%;2019年中国鲈鱼淡水养殖产量47.78万吨,占鱼类淡水养殖总产量比重1.88%。
2014-2019年中国鲈鱼淡水养殖产量及占比
资料来源: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鲈鱼淡水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等地,其中浙江地区的养殖产量逐年增长。2018年广东、浙江鲈鱼淡水养殖产量分别是25.84万吨、5.1万吨;2019年广东、浙江鲈鱼淡水养殖产量分别是28万吨、6.51万吨。
2014-2019年中国各地区鲈鱼淡水养殖产量
资料来源: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鲈鱼喜栖息于河口,亦可进入江河淡水区。中国鲈鱼淡水养殖产量行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等地,其中广东、浙江、江苏、江西产量集中度分别是58.59%、13.63%、8.14及3.62%。
2019年中国鲈鱼淡水养殖产量行业区域集中度
资料来源: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三、鲈鱼市场前景
鲈鱼的养殖技术发展至今,在养殖管理和苗种方面已臻成熟,不同养殖户的养殖方式也逐渐相同,在大家都用着同样的方法来养鱼的现在,不断加强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2024-2030年中国鲈鱼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鲈鱼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共十章,包含国内鲈鱼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 2024-2030年中国鲈鱼行业发展前景分析,鲈鱼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