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块化建筑概念与发展概况
1、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概况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由于采用大量的预制件,其原材料损耗显著降低,施工时噪声与污染程下降,因此装配式建筑属于绿色环保建筑,既可以缩短建设周期,又可以减少施工污染,从而减少施工场地的脏乱差。也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得到了政策的扶持,开始迅速发展。
装配式建筑从结构材料上一般可分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装配式混合结构体系和装配式结构体系。其中钢结构、木结构是天然的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主体结构,包括全装配混凝土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等。
从全球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来看,发达国家由于起步相对较早,技术成熟,施工的机械化程度高,因此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程度也相对较高,目前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进入成熟阶段,美国、法国、丹麦和瑞典的装配化率(装配式建筑占所有建筑面积的比率)高达80%。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利用工业化的生产手段是实现住宅建设低能耗、低污染,达到资源节约、提高品质和效率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中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装配化率不到15%,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世界主要国家建筑装配化率
国家 | 装配化率 | 发展特点 |
美国 | 0.8 | 钢结构主体、PC预制外墙,小住宅模块组合体系 |
法国 | 0.8 |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为主,少量钢结构和木结构 |
丹麦 | 0.8 | 预制构件产业发达,结构、门窗、厨卫等构件标准化 |
瑞典 | 0.8 | 木结构建筑为主 |
新加坡 | 0.7 | 全装修PPVC技术 |
英国 | 0.7 | 钢结构为主 |
加拿大 | - | 构件通用性高,大城市多为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 |
日本 | -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PC结构为主,在多层住宅中大量采用钢结构集成住宅和木结构住宅 |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模块建筑优点与类型分析
而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形式——模块化建筑,也称“盒子建筑”。相对于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建筑技术在设计标准化、生产工业化、供应配套化、施工装配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整个建设过程中施工安装方便,周期较短,质量易于保证,使用寿命长,成本低,而且基本可以做到无湿作业,改善作业环境,减少污染。同时相对于传统的装配式结构体系,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整体性好、连接可靠、稳定性好,可以节约劳动力,有效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因此近几年迅速发展。
目前的模块化建筑可以分为可移动型和永久性两类,可移动型主要为由波形板墙承受竖向力的集装箱式建筑。集装箱模块化建筑理念来源于生活利用,集装箱内部空间大,与人类生活建筑空间相类似,集装箱式结构由波形板式墙体承受竖向荷载,稳定性较好,集装箱之间可用螺栓进行锁扣,连接方便,大大减少了建筑时间和成本,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由于制造工艺更为简单,成本显著较低,是目前最为主要的模块化建筑类型。
永久性模块化建筑是近几年出现的,是一种由柱承受竖向力的框架结构模块化建筑。竖向荷载由柱承担,根据用途需要安装墙体,大大减少材料的用量,更加经济。永久性模块化建筑(PMC)一旦建成,几乎在任何形式上都类似于传统房地产项目的永久性建筑。使用PMC工艺,模块可以改造现有的建筑物,或者项目是围绕模块化建筑技术设计的。
两类模块建筑特点与应用领域比较
类型 | 材料、结构与特点 | 主要应用领域 |
可移动性模块化建筑 | 集装箱、波板墙承受竖向力、螺栓锁扣、连接方便、标准化极高、应用领域受限 | 小型零售门店、工地、学校等临时建筑 |
永久性模块化建筑 | 柱承受竖向力、预制混泥土、钢结构等、减少材料的用量与传统建筑没有区别,可高度定制、应用广泛 | 医院、学校、零售业务和商业项目、行政/商业建筑、多户住宅等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3、永久模块化建筑市场现状
近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PMC工艺应用领域逐渐扩展,行业规模增长迅速,虽然目前在整个建筑业中占比依然相对较小,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空间。
2019年全球永久模块化建筑市场规模达到290.43亿美元,其中预制混凝土结构产品规模为193.75亿美元,钢结构及其他类型产品规模为96.68亿美元。据权威机构预测,全球的永久性模块化建筑在2030将有望达到2500亿美元左右。
2014-2019年全球不同类型永久模块化建筑规模走势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从全球的市场分布来看,得益于更为成熟的建筑信息化应用以及成熟的装配式建筑市场,北美地区依然是全球永久模块化建筑最大的市场,其次是亚太地区与欧洲地区,其他地区规模依然较小。
2019年全球永久模块化建筑主要区域市场规模占比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永久模块化建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从国内市场来看,2019年我国永久模块化建筑规模约151.3亿元,占比装配式建筑规模12400亿元比重的1.22%。近几年中国永久模块化建筑规模及占比装配式建筑规模比重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4-2019年中国永久模块化建筑规模及占比装配式建筑规模比重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从需求结构来看,主要以新建的永久模块化建筑产品为主,改造的配套产品规模相对较小。
2014-2019年中国永久模块化建筑细分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从细分产品来看,中国永久模块化建筑市场以预制混凝土结构建筑为主,但近年来在钢结构等类型产品增长的影响下,预制混凝土结构建筑占比呈下降态势,2019年中国永久模块化建筑市场规模达到151.30亿元,其中预制混凝土结构产品规模为103.55亿元,占比为68.44%;钢结构及其他类型产品规模为47.75亿元,占比31.56%。
2014-2019年中国不同类型永久模块化建筑规模走势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从市场竞争环节来看,目前我国的永久模块化建筑生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主要是规模较大的装配式建筑企业,行业的集中度相对较高。目前,我国永久模块化建筑生产企业主要有中集集团、中国南山集团、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2019年永久模块化建筑Top 3约20%,Top 5约25%。行业目前具有明显的长尾,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行业内企业数量预计将会持续增加,市场集中度可能将会逐渐下降。
总的而言,相对于传统装配式建筑体系,模块化建筑可以实现90%以上的部品化率,工厂化水平较高,即建筑工业化程度较高;模块化建筑模块的拼装,更加简单方便,吊装次数少,用时更短,可以有效缩短工期,降低建设成本,更加经济。但目前仍面临技术不成熟,总体成本和运输成本都相对较高的问题,市场发展和应用还相对有限。但未来随着模块化建筑的发展,下游房地产市场中酒店建设、商品房建设的模块化建筑工程占比逐步提升。同时模块之间拼装可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拼装步骤简单,更容易保证质量,使整个建筑更加安全可靠;相对于传统装配式建筑,建筑物部件工厂预制比例大,现场施工周期短,无湿作业,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加环保,更符合绿色建筑的主题,还可以节约材料,防止浪费。
相对于传统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建筑运输可采用集装箱成品运输的方法,大大改变了运输条件,安全风险小,装卸效率高,劳动力成本低,且有利于开展多式联运,模块化建筑是传统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升级,是模块化建筑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