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驱动2017年上半年全球钴精炼产量较快增长。根据国际钴业协会(CobaltInstitute,CI)统计,2017年上半年全球精炼钴(不包含回收钴)产量为5.65万吨,同比增长18.2%,其中CI成员2017年上半年精炼钴产量平稳,为2.08万吨,同比2016年上半年下降3.8%,市场份额为37%;而非CI成员产量增长较快,2017年上半年达到3.57万吨,同比增长36%。
分区域看,中国是全球精炼钴主要生产国和增长来源,2017年上半年中国精炼钴产量为3.4万吨,同比增长约45%,在全球和非CI成员精炼钴产量占比分别为60%和95%。可见,全球精炼钴产量增长主要由中国贡献,而其他区域基本平稳。
2017年上半年全球精炼钴产量增长1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钴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17年上半年我国精炼钴产量增长4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己经市场化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等产品,除了钴酸锂外,其他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池均有应用,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异特性。
在国际上,新能源汽车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动力电池正极以三元材料为主,另外锰酸锂也有一定的应用。在我国,由于早期技术路线,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一直以磷酸铁锂为主,特别是在新能源客车,磷酸铁锂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三元材料技术进步以及新能源客车三元材料应用的推广,预计部分达不到能量密度要求的磷酸铁锂电池车型将被淘汰出局,三元材料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幵逐步替代磷酸铁锂。和磷酸铁锂不需使用钴不同,目前技术条件下,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必需使用钴,因此,三元材料渗透率提高刺激钴需求增长。
根据研究,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的占比分别为72%和28%,预计2017年三元材料占比将提高到48%,而磷酸铁锂比重则下降到52%。我们判断未来全球范围内,三元材料将成为主导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我国三元材料占比逐步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三元材料应用逐步普及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三元材料向高镍化趋势发展。根据镍含量仍低到高,三元材料可分为NCM111、NCM532、NCM622、NCM811等型号,由于三元材料中镍的含量越高,电池能量密度越大,且镍的价格低于钴和锰,高镍含量也有利于降低成本,三元材料呈现出向高镍化方向发展趋势。
在中国,三元材料最早的产品形态为NCM111,目前以NCM532为主。仍2016年以来,不少动力电池及相关材料企业已开始加大了高镍三元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发力度幵加速产业化,未来三元正极材料将向镍含量更高的NCM622、NCM811演变。三元材料高镍型号电池的应用将导致单位电池容量用钴量的下降。尽管如此,根据我们预计,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以及三元材料渗透率提升,动力电池钴需求量成保持增长,为此,高镍化只会减缓钴需求增速,不会导致钴需求量下降。
预计未来三元材料向高镍化发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未来高镍三元材料单位电量用钴量有所下降(吨/GWh)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结合动力电池领域,我们预计,随着三元材料渗透率提升,动力电池钴领域需求快速提高,幵推动钴需求较快增长,其中,中国钴需求将仍2017年的4.73万吨增长到2025年的11.56万吨,2017~2025年复合增速为11.8%;全球钴的需求将仍2017年的11.51万吨增加到2025年的24.89万吨,2017~2025年复合增速为10.1%。
预计全球及中国钴需求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USGS(美国地质勘探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探明钴矿储量700万吨,按照2016年开采量估算,可开采年限约为60年。同时,全球钴金属储量分布非常不均衡,资源主要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古巴三个国家,三者占据全球储量的70%左右,其中,刚果(金),占据已探明储量的48.61%。就产量而言,刚果(金)2016年产量达到6.6万吨,占全球产量比重超越50%。且钴资源大多以铜、镍伴生矿形态出现,被动增产特征较明显。
目前,全球钴资源主要由嘉能可、洛阳钼业、欧亚资源、淡水河谷、谢里特等少数公司提供,其中嘉能可、洛阳钼业和欧亚资源位居前三,2016年三者产量矿产钴的产量约5万吨,市场份额约40%。
全球探明钴资源主要分布在刚果(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刚果(金)供给全球约60%钴资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钴资源多以伴生矿的形式存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钴资源开发龙头企业市场份额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们认为受新能源汽车驱动,钴需求增长快于供给,钴存在供给缺口或将成为常态。仍时间点看,随着钴新项目产能释放,钴供给缺口在2018、2019年收窄,但到2020年之后,供给缺口又将扩大,未来钴价格有望维持坚挺。
钴的供需平衡表
- | 2017E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总需求(吨) | 115064 | 123731 | 133610 | 146093 | 159265 | 176906 | 197402 | 221510 | 248875 |
总供给(吨) | 111743 | 121793 | 132596 | 143632 | 155540 | 169586 | 186906 | 209642 | 235663 |
缺口(吨) | 3320 | -1938 | -1014 | -2461 | -3725 | -7319 | -10495 | -11868 | -13212 |
2017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新能源汽车明确以下要求: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力争实现35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瓦时/公斤。
2017年11月力神发布2018年新品,其中三元软包电池产品Pouch单体比能量达到280wh/kg,是最接近300wh/kg目标的产品。
2017年中国钴粉价格翻番(万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