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中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规模为641亿元,同比增长4.69%。近年来,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以及“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公路、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为勘察设计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农村公路等领域,勘察设计需求持续旺盛,推动了市场规模的稳步上升。其次,行业增长也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数字化技术如BIM、GIS以及智能勘察设备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勘察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市场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关上市企业:中国交建(601800)、中交设计(600720)、勘设股份(603458)、设计总院(603357)
相关企业:徕卡测量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拓普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迪测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浩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鲁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道路工程勘察设计、道路工程勘察设计市场规模、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现状、道路工程勘察设计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道路工程勘察设计是指在道路工程建设前期,通过地质勘察、地形测量、交通调查等手段,获取工程所需的基础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道路线路规划、结构设计、排水设计、交通工程设计等工作的过程。其目的是确保道路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适用性,同时满足交通需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按道路类型分类,道路工程勘察设计可以分为公路勘察设计、城市道路勘察设计和其他专用道路勘察设计。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初至上世纪70年代末的起步阶段,建国之初,我国参照前苏联模式,在国务院各部门、各地区陆续建立了工程勘察单位。这些单位有一部分是独立的,但更多的是附属在设计院内,作为设计院下属的二级单位。在此期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广大勘察设计人员完成了大量国家重点工程的勘察设计任务,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大型厂矿企业相继建成。这些工作为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的快速发展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工程勘察行业在体制改革、业务领域和技术进步上都有了显著的发展。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绝大多数勘察单位逐步脱离设计院,并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单位,工程勘察市场初步形成。业务领域从以工程勘察为主要专业的工程地质勘察向岩土工程转化,并扩展到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监测检测、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理与岩土工程咨询等多个方面。同时,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辅助制图也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成果制作,提高了勘察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2000年代初至今的现代化与国际化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开始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云计算等技术,提供数字化的勘察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项目的推进,中国道路工程勘察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这要求企业不仅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还要具备国际标准的服务能力。此外,行业整合加速,一些大型工程勘察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行业资源,提升行业集中度。
三、行业产业链
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勘察设备、设计软件、基础数据服务等供应商。其中勘察设备包括测量仪器、无人机、地质雷达等,这些设备在道路工程勘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获取地形、地质、水文等基础数据,为设计提供准确依据。设计软件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BIM(建筑信息模型)等,这些软件能够辅助设计师进行道路工程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基础数据服务包括地形图、地质图、气象数据等基础数据服务,这些数据是道路工程勘察设计的重要基础。产业链中游为道路工程勘察设计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工程实施与运营维护。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8240亿元,同比下降1.01%。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逐渐从大规模新建阶段转向优化和完善阶段,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也面临着新的转型需求。企业需要从传统的“新建项目设计”向“提质增效设计”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的新要求。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智能化设计和绿色交通设计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兴领域。智能化设计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能够实现设计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智能设计系统,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多种设计方案,并利用算法进行优化和评估。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减少了人工重复劳动,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提前预测和解决潜在问题,提升项目的整体性能。
绿色交通设计则聚焦于可持续发展,强调在勘察设计阶段融入环保理念,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这包括采用低碳材料、优化道路线形以减少土地占用,以及设计高效的排水系统以降低对生态系统的干扰。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交通设计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外,道路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还需关注数字化转型,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实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设计的精准度,还能在项目施工和运营阶段提供数据支持,实现设计、施工和运维的一体化。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四、市场规模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中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规模为641亿元,同比增长4.69%。近年来,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以及“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公路、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为勘察设计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农村公路等领域,勘察设计需求持续旺盛,推动了市场规模的稳步上升。其次,行业增长也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数字化技术如BIM、GIS以及智能勘察设备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勘察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市场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撑。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和高度竞争的特点。一方面,大型国有和民营设计企业凭借其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这些企业不仅拥有甲级及专项资质,还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技术实力,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勘察设计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随着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小型设计院也在市场中寻找生存空间。然而,在面临大型企业的竞争压力下,小型设计院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一些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通过提供高技术含量的勘察设计服务来吸引客户;另一些企业则侧重于提高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特大型综合建筑企业,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装备制造、房地产及城市综合开发等。在道路工程勘察设计领域,中交建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其下属的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是国内公路勘察设计领域的顶尖单位。中交建参与了众多国内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勘察设计,包括港珠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深中通道等标志性工程。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工程技术实力,还体现了其在跨海大桥、超长隧道等高难度工程设计方面的领先地位。此外,中交建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中国交通工程技术走向世界。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交建营业收入为5366.36亿元,同比下降2.02%;归母净利润为162.74亿元,同比增长0.18%。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贵州省交通厅直属的勘察设计单位,专注于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勘察与设计。贵州交通设计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察设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喀斯特地貌等特殊地质环境中的工程技术积累丰富。近年来,贵州交通设计院参与了贵州省内多条高速公路和大型桥梁的设计工作,如平罗高速平塘大桥、都安高速等。其中,平塘大桥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施工难度成为世界桥梁工程的典范,展现了贵州交通设计院在高难度桥梁设计方面的卓越能力。此外,贵州交通设计院还积极拓展数字化设计技术,推动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提升了设计效率和质量。2024年前三季度,勘设股份营业收入为9.25亿元,同比下降28.23%;归母净利润为-0.94亿元,同比下降222.18%。
六、行业发展趋势
1、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加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与智能化将成为未来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一方面,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测绘、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显著提升勘察设计的精度和效率。通过这些技术,设计人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对道路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模拟和优化,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调整,减少设计变更和施工风险。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为勘察设计提供更强大的决策支持。通过对海量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设计人员可以更精准地预测交通流量、地质灾害风险等,从而制定更具前瞻性和适应性的设计方案。例如,智能设计系统可以根据输入的项目参数,快速生成多种设计方案,并通过算法优化选择最佳方案,大大缩短设计周期。
此外,数字化交付和协同平台的普及也将推动行业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设计、施工、运营等各环节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无缝对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未来,道路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需要不断加大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投入,培养专业人才,以适应这一转型趋势。
2、绿色低碳设计成为核心理念
在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理念的融入。绿色交通设计不仅关注道路建设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还强调通过优化设计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在材料选择方面,未来将更多地采用低碳、可再生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再生沥青等,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同时,设计过程中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通过优化道路线形、设置生态廊道等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绿色交通设计还将体现在智慧交通系统的集成上。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如智能信号灯、交通流量监测与优化等,可以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车辆怠速时间和不必要的能耗。未来,道路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需要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和运营,全方位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多元化与精细化服务拓展
未来,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将从传统的单一项目设计向多元化和精细化服务方向拓展。一方面,随着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新建项目的数量可能会有所减少,但既有道路的升级改造、养护设计、智慧化改造等需求将不断增加。例如,对既有高速公路的扩容改造、服务区的智能化升级、老旧桥梁的加固与改造等,将成为未来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另一方面,行业内的企业需要进一步细分市场,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例如,专注于智慧交通系统设计的企业可以通过研发先进的交通监测设备和数据分析平台,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际市场的拓展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企业可以通过与国际设计咨询机构合作,参与海外项目的勘察设计,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道路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还需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形成全产业链的服务模式。通过与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项目交付效率和质量。未来,多元化与精细化服务将成为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重点企业分析,中国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2025-2031年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投资前景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