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港口物流行业产业链图谱、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图]

内容概况:近年来,我国港口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分析,2020年至2023年,我国港口物流市场规模从2.3万亿元提升到2.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2024年,我国港口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9万亿元。从港口类型来看,沿海港口物流市场规模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沿海港口物流市场规模达到2.3万亿元,占总规模的82.1%;内河港口物流市场规模相对较低,2023年为0.5万亿元,占总规模的18.1%。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多个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港口群,如环渤海湾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等。这些港口群内部各港口分工明确,相互协作。


相关上市企业:上港集团(600018)、天津港(600717)、宁波港(601018)、日照港(600017)、辽港股份(601880)、厦门港务(000905)、招商局港口(HK.00144)、盐田港(000088)、连云港(601008)


相关企业: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港口物流行业产业链、港口物流行业发展现状、港口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一、港口物流行业定义及分类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它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港口物流分类


二、港口物流行业产业链分析


港口物流行业产业链是一个集货品供应、设备制造、港口运营、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上游环节主要包括货品供应方,如集装箱、干散货和液体散货的提供者,以及港口作业所需的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和信息技术支持企业。中游的核心是港口运营企业,它们负责港口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装卸、仓储、转运等核心业务,是连接上游货源和下游需求的桥梁。下游则是由各种货品需求企业构成,如制造业、物流业、贸易业等,它们通过港口实现货物的进出口和转运,满足市场需求。此外,物流服务提供商在整个产业链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支持。

港口物流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三、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港口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历经变革,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基础设施落后、通过能力不足,到21世纪初的加速发展,再到近年来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行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初期,中国沿海港口建设迅速,形成了分层次、分区域的布局。随着加入WTO和国际贸易量的增加,港口物流行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专业化、大型化和深水化趋势明显,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行业进入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阶段,港口企业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手段优化运营和管理。同时,区域协同发展和国际化、全球化成为重要方向,中国港口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此外,绿色可持续发展也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推动行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发展历程


四、中国港口物流行业产业链上游分析


我国金属集装箱产量情况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近年来,虽然面临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但金属集装箱行业依然保持了较大的产量规模。2023年,我国金属集装箱产量出现了明显下降,累计值达10188.7万立方米,较上一年度下降了36.1%。2024年,我国金属集装箱产量达29895.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77%。集装箱作为标准化的运输单元,其设计使得货物能够在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实现无缝转运。这极大地简化了装卸流程,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显著提高了物流效率。集装箱的使用降低了物流成本。一方面,集装箱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使得包装过程得以简化,节省了包装费用。另一方面,集装箱的可堆叠性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船舶运输空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从而降低了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此外,集装箱运输还能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和损坏,降低了货损率,进一步节省了成本。

2019-2024年中国金属集装箱产量情况


五、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庞大的规模且总体呈增长趋势。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中,中国多个港口名列前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75.95亿吨,同比增长3.7%。货物吞吐量的增长直接推动了港口物流行业的发展,使得港口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随着货物吞吐量的增加,港口物流行业需要不断提高物流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这促进了港口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提高了物流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此外,货物吞吐量的增长推动了多式联运的发展。为了满足不同货物的运输需求,港口物流行业需要加强与铁路、公路、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和协作,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和高效转运。

2019-2024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


‌近年来,我国港口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分析,2020年至2023年,我国港口物流市场规模从2.3万亿元提升到2.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2024年,我国港口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9万亿元。从港口类型来看,沿海港口物流市场规模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沿海港口物流市场规模达到2.3万亿元,占总规模的82.1%;内河港口物流市场规模相对较低,2023年为0.5万亿元,占总规模的18.1%。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多个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港口群,如环渤海湾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等。这些港口群内部各港口分工明确,相互协作,例如在长三角港口群中,上海港侧重于集装箱运输等高端物流服务,而周边的宁波-舟山港则在铁矿石等散货运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9-2024年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六、中国港口物流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我国港口物流重点企业各具特色布局。上港股份以上海港为核心,业务多元化且向内陆拓展;天津港在京津冀区域布局,发展多式联运与国际合作;宁波-舟山港整合后港区合理分工并协同临港产业、海外拓展;日照港聚焦大宗商品物流,建设临港物流园与拓展内陆;辽宁港在东北亚布局服务当地产业并开展国际合作;厦门港务立足东南沿海,发挥对台物流优势;招商局港口全球布局,提供综合服务并推动智慧建设。我国港口物流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呈现区域内竞争与合作、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特点。在区域内,如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港口企业竞争货源、航线资源等,但也有合作,如共同打造区域物流体系。国际上,既要与新加坡港等国际强港竞争,也通过“一带一路”等与沿线港口合作。各企业通过提升服务、技术创新、拓展业务布局等提升竞争力。

中国港口物流行业重点企业基本介绍


上港集团,全称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港公共码头运营商。公司于2006年10月26日在上交所上市,是全国首家整体上市的港口股份制企业。上港集团拥有强大的港口设施,包括多个万吨级泊位和高等级集装箱专业码头,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团之一。上港集团的港口物流业务布局主要围绕集装箱码头、散杂货码头、港口物流和港口服务四大板块展开。其中,集装箱码头业务是企业最大的营收来源,散杂货码头业务也是重要板块之一。在港口物流方面,上港集团致力于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产业,集中物流资源优势力量,提升物流运作效率。此外,上港集团还通过参股金融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其港口物流业务链。2023年,上港集团营业收入达375.52亿元,同比增长0.73%。2024年,上港集团营业收入为290.26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5.81%。

2020-2024年9月上港集团营业收入情况


宁波港,下属公司为宁波舟山港,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它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拥有生产性泊位309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0座。宁波港的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与世界各大贸易伙伴进行物流连接。宁波港的港口物流业务布局广泛,涉及集装箱、散杂货、液体化工等多种货物的装卸、中转和储运。近年来,宁波港还不断推进自动化码头和数字化物流建设,通过引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升物流运作效率。此外,宁波港还积极拓展航线网络,加强与世界各大经济体的联系,提升其在国际物流领域的影响力。2023年,宁波港营业收入达259.93亿元,同比增长1.12%。2024年1-9月,宁波港营业收入为218.11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3.5%。

2020-2024年9月宁波港营业收入情况


七、中国港口物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多元化


港口物流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体现在服务内容和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与拓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港口不再仅仅是货物装卸和运输的中转站,而是向综合物流服务中心转变。服务内容从传统的仓储、运输扩展到航运金融、保险、信息处理等高端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同时,业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如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新兴业态的兴起,为港口物流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仅提升了港口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也促进了港口与城市、内陆地区的联动发展,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物流网络。


2、智能化


智能化是港口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港口物流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自动化仓库系统、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设备的应用,实现了货物的精准定位、智能调度和高效作业。同时,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物流过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这种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作业安全性,也为港口物流行业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3、一体化


一体化是港口物流行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港口物流行业需要加强区域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构建港口物流联盟、推动多式联运等方式,加强港口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更加紧密、高效的物流网络。同时,港口物流行业也需要与制造业、贸易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这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不仅提升了港口物流的整体竞争力,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1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重点港口港口物流的经营分析,中国国内主要港口港务集团,中国港口物流投资分析与前景展望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