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采硅矿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随着新兴领域的发展,采硅矿市场规模不断攀升[图]

内容概况: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硅矿作为关键原料之一,在光电子、半导体、太阳能等多个领域的需求持续攀升。特别是在全球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领域的不断涌现,硅矿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3年,中国采硅矿行业市场规模为384.67亿元,同比增长10.31%。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多晶硅和单晶硅的大量生产,直接推动了硅矿的市场需求。同时,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了硅矿的应用场景,为行业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相关上市企业:合盛硅业(603260)、新安股份(600596)、东岳硅材(300821)、兴发集团(600141)、三友化工(600409)、大全能源(688303)、云图控股(002539)


相关企业: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内蒙古东立光伏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弘元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采硅矿、采硅矿市场规模、采硅矿行业现状、采硅矿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采硅矿行业是指从事硅石矿床的开采和加工利用的行业。硅矿是指含有大量二氧化硅(SiO2)的矿物,是地壳中含量较丰富的一种矿物。采硅矿可以根据矿石的类型和用途进行分类,包括石英类、长石类、粘土类、云母类、镁硅酸盐类、高铝硅酸盐矿石等。

采硅矿分类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采硅矿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1957年至1970年的起步阶段,中国工业硅的发展始于1957年,在苏联的帮助下,辽宁建成了第一个采用单相双电极炉的生产单位。1960年以后,中国开始自行设计建设单相和三相电极工业硅炉。在这一时期,采硅矿行业主要集中在硅矿的勘探和开采上,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但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0年至1980年的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采硅矿行业逐渐形成了初步的规模。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硅矿资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推动了行业的初步发展。行业内企业数量增加,产业链逐渐完善,形成了从勘探、开采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


1980年至200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后,受到工业硅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中国采硅矿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技术的革新使得硅矿的开采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加工技术的提升也丰富了硅矿产品的种类和应用领域。这一时期,行业内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0年至2010年的现代化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中国采硅矿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科技的飞速进步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硅石矿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行业内企业开始采用现代化的采矿设备和工艺,提高了开采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加工环节通过精细化、深加工技术,生产出高品质的硅矿产品,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2010年至今的绿色高效发展阶段,进入现代,环保意识的提升对采硅矿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行业开始转向绿色、高效、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在这一阶段,行业加强了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了绿色矿山的建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当前,中国采硅矿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体系,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采硅矿行业发展历程


三、行业产业链


采硅矿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硅矿资源、开采设备、选矿设备、辅助设备等,其中开采设备包括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反击破碎机等,选矿设备包括棒磨机、磁选机、浮选机、受阻沉降器、水力旋流器、高频高效脱水筛、斜板浓密机等,辅助设备包括擦洗机、脱泥斗、渣浆泵等。产业链中游为采硅矿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光电子、新能源、建筑、化工等多个行业。

采硅矿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采硅矿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四、行业现状


中国硅矿资源丰富,石英砂矿床种类多,保有矿石储量超过40亿吨,但质量参差不齐。石英岩和天然石英砂含量最高,高品质的脉石英仅占我国石英矿资源的0.93%。硅石产地遍布全国各地,但地区特征明显,西部地区硅石资源丰富,尤其是云南、四川地区硅石资源较为丰富,而新疆地区缺乏硅石资源。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硅矿作为关键原料之一,在光电子、半导体、太阳能等多个领域的需求持续攀升。特别是在全球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领域的不断涌现,硅矿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3年,中国采硅矿行业市场规模为384.67亿元,同比增长10.31%。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多晶硅和单晶硅的大量生产,直接推动了硅矿的市场需求。同时,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了硅矿的应用场景,为行业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2016-2023年中国采硅矿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2023年,中国硅产量为660万吨,同比下降1.05%。尽管在这一年里,硅矿行业迎来了一批新增产能的顺利投产,为市场供应增添了新的增长点,然而,市场需求却未能及时跟上产能的快速扩张步伐,这一供需矛盾直接导致了市场上硅材料供应过剩的局面。面对这一挑战,硅矿行业积极寻求市场平衡的策略,不断调整生产规划以适应需求的变化。在此背景下,硅产量的下滑成为了一种市场调节的结果,它反映出行业在追求供需平衡方面的努力。

2016-2023年中国硅产量情况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采硅矿行业在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少数几家龙头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而众多中小企业则在剩余市场中竞争。龙头企业如合盛硅业和大全能源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较大,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大全能源通过引进并自主优化的多项技术,如硅芯制备、硅粉回收、循环水减排及梯级余热利用等,有效提高了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中国采硅矿行业代表性企业简介


合盛硅业是中国硅基新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业务涵盖工业硅、有机硅及多晶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是全球唯一配套自备电厂生产金属硅及下游有机硅的龙头企业,现阶段已实现原料端石英矿、电力、石墨电极等的自给自足。公司在新疆拥有石英砂矿2处采矿权及1处探矿权,为工业硅的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2024年前三季度,合盛硅业营业收入为203.71亿元,同比增长2.44%;归母净利润为14.54亿元,同比下降33.42%。

2018-2024年前三季度合盛硅业经营情况


新安股份是中国有机硅和草甘膦领域的双龙头企业,业务涵盖从上游硅矿开采到下游有机硅产品的全产业链。公司依托全球首创循环经济模式,运用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氯甲烷,进行有机硅生产,再围绕有机硅单体合成,搭建从硅矿开采、工业硅冶炼、硅粉加工、单体合成、特种硅烷、下游制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新安股份在云南盐津拥有8000万吨储量的硅矿,于2021年中达产,一期产能29万吨,充分保障自用原材料安全。2024年前三季度,新安股份营业收入为118.28亿元,同比下降3.76%;归母净利润为1.37亿元,同比下降22.18%。

2018-2024年前三季度新安股份经营情况


六、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


未来,中国采硅矿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例如,合盛硅业通过引进并自主优化的多项技术,如硅芯制备、硅粉回收、循环水减排及梯级余热利用等,有效提高了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此外,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如新安股份在有机硅深加工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产业升级


行业将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高端化方面,企业将致力于生产高纯度、高性能的硅材料,满足光伏、半导体等高端领域的需求。智能化方面,企业将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挖掘开采生产加工等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精准控制和高效生产。绿色化方面,企业将更加注重环保技术的应用,减少挖掘开采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推动行业的绿色发展。


3、市场需求变化与消费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高性能产品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这将促使硅矿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开发更多高端产品,以满足市场消费升级的需求。例如,有机硅材料在建筑、家居、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更多高性能、环保型的有机硅产品。

中国采硅矿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采硅矿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采硅矿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采硅矿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采硅矿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共十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采硅矿行业投资风险与营销分析,2025-2031年中国采硅矿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2025-2031年中国采硅矿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