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厉害了!全球首条晴雨伞中棒自动组装线,晋江造!

    上槽、中槽、滚球、弹片、外螺纹、钢珠……13个零配件按操作顺序依次投入9米长的自动组装线,机器的另一端,每7秒多便能成型一根中棒(伞杆)

    近日,浙江大学核心技术团队与晋江本土制伞企业合作研发的全球首条晴雨伞中棒自动组装线,在晋江市东石镇投入运行,当地伞业人力成本占比最高的中棒生产环节,由此实现了在一台机器设备上就能自动完成。这标志着晋江伞业全面迎来智能化和自动化时代。

↑工人正在调试机台↓

    在诸多种类的晋江传统制造业中,伞业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特征最突出、自动化智能技术改造和升级难度最大的产业,如今,这些瓶颈在新组装线上得到全面破解。组装线的研发公司——晋江聚赢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尚说,一台组装线设备能取代12个熟练工人,可节省90%的用工量。

    “制伞业通常有上百道工序,很多零配件又很小,长期以来只能依赖人力。特别是中棒环节,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工成本占比高。”吴尚认为,如果这条晴雨伞中棒自动装配线能大规模应用于晋江制伞业,无疑将带来一次“革命”。

    晋江东石镇是中国最大的伞业制造基地,被誉为“中国伞都”。在这个65平方公里的小镇上,遍布着大大小小200多家制伞企业,年产值达40亿元,其中95%以上产品外销。然而,近年来,当地伞业赖以发展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弱化,在劳动力价格连年上涨的冲击下,出口订单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流失。

    “劳动力价格的持续攀升不可逆转,如若不能实现技术替代和机器换工,东石伞业将面临生存危机。”当地龙头企业鸿盛伞具公司负责人王清鸿说,由于没有合适的自动化设备可用,即使是制伞龙头企业,在生产工艺流程上跟中小企业也并无太大差别。

    面对困境,当地政府和企业界开始谋求出路。2013年年底,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创新中心晋江分中心成立,并设立晋江聚赢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化改造;2015年底,该创新中心组建起10多人的核心研发团队,与晋江当地伞企合作,斥资数百万元研发伞业智能设备,终于获得成功。

    前来考察该组装线的全国制伞专委会会长蔡卓燐说,中棒自动组装线的成功研发,意味着东石伞业迈出了智能化改造的最关键一步。不过,该设备能实现的还只是单机智能化,下一阶段,必须要继续研发伞骨、伞架的智能化生产设备,最终实现整个制伞车间的智能化管理。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