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仪器。 手表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显示时间的“表头”束在手腕上。
从19世纪中期有人将计时挂表装上皮带,戴在手腕上使用开始,逐步改进、缩小体形、美化样式,发展成为手表。
序号 | 公司名称 | 基本情况介绍 |
1 | 浪琴Longines ![]() | 源于1832年瑞士圣耶米山谷(Saint-Imier)的浪琴表,拥有175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个集传统,优雅和运动于一体的专业钟表制造商。作为长期以来世界田径锦标赛的计时器和国际联合会的合作伙伴,浪琴表以其优雅的时计而闻名全球,亦是作为世界首个腕表制造商的Swatch Group S.A.公司的其中一员,是世界领先的腕表产品制造商。浪琴以飞翼沙漏作为注册商标,而浪琴表的业务亦已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 1832年,年轻商人奥古斯特阿加西(Auguste Agassiz )透过与坐落于瑞士圣耶米山谷小镇的小型钟表店合作后,便开始涉足于钟表制造业的世界,并很快担当了阿加西公司(Agassiz & compagnie)的法定负责人。在当时,家庭制表是依据古老的腕表生产模式规律来制作的。即由家庭作业的方式来实现。其后,公司不停寻找途径对外开拓,务求使其腕表能开拓海外市场,并致力发展商业活动联系,尤其是大西洋彼岸。19世纪50年代,阿加西的侄子欧内斯特弗兰西昂(Ernest Francillon)掌管了生意。在承担了这家赫赫有名钟表厂的同时,他积极考虑在钟表生产中改进制造工艺的可能性。他的构思促使他试图在同一个厂房内进行不同的钟表生产步骤,然后再进行分销。弗兰西昂想创办一家工厂,通过在里面进行不同的腕表机械生产工序,以完成腕表的所有生产和组装。为了实现他的构思,弗兰西昂于1866年购入了位于苏伊士运河右岸的两块毗连的土地(河流流向索伊米亚的小山谷),当地称为 “浪琴”(Les Longines.)。欧内斯特弗兰西昂聘用了年轻的亲属亚克斯•大卫(Jacques David)出任工程师,协助他设计各种工具和仪器,以改善生产工程。19世纪70年代期间,由弗兰西昂所有的产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工厂稳步发展直到20世纪的首个三分之一时期, 至1911年,聘用员工人数已达到1100人,其钟表产品也销售至全世界。 |
2 | 欧米茄OMEGA ![]() | 有着逾160年的历史,欧米茄一直发扬其先驱开创精神。当中,欧米茄腕表不仅曾伴随航天员参与六次登月计划;成为首款为潜水员而设的专业腕表;以及获取全球唯一获颁授证书的航海天文台表。欧米茄腕表相曾创下多项精准计时的纪录,非其它制表品牌所能媲美。作为体育活动的计时领导者,欧米茄曾24次获委任为奥运会指定计时。尽管有着傲人的制表历史,欧米茄仍不遗余力改革创新,推出独一无二的同轴机芯,并制造出250年来首款由同轴擒纵系统运作的腕表。凭借其卓越成就与锐意进取的精神,欧米茄自1848年以来便成为全球制表业内的领导品牌之一。 无数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均出自欧米茄之手,品牌以精湛技术和渊远流长的计时传统为世界最负盛名体育盛事提供计时服务,从奥林匹克运动会到美洲杯帆船赛, 世界游泳锦标赛和其他众多顶级竞技赛事中均可见品牌身影。欧米茄的发明包括:首款可拍摄精确至千分之一秒终点线照片的照相机,以及在游泳比赛中安装在出发台下的可令时钟同时停止的触碰感应板。 |
3 | 劳力士Rolex ![]() | 劳力士(Rolex)是瑞士著名的手表制造商,前身为Wilsdorf and Davis公司,由德国人汉斯·威斯多夫(Hans Wilsdof)与英国人戴维斯(Alfred Davis)于1905年在伦敦合伙经营。1908年由汉斯·威尔司多夫(Hans Wilsdof)在瑞士的拉夏德芬(La Chaux-de-Fonds)注册更名为ROLEX。 劳力士表最初的标志为一只伸开五指的手掌,它表示该品牌的手表完全是靠手工精雕细琢的。以后才逐渐演变为皇冠的注册商标,以示其在手表领域中的霸主地位。展现着劳力士在制表业的帝王之气。 20世纪20年代,劳力士公司全力研制第一只防水手表。1926年,劳力士的蠔式(Oyster)防水表正式注册。 劳力士,以庄重,实用,不显浮华的风格广受成功人士喜爱,美国NBA球星奥尼尔曾一次送给队友们24块Rolex,香港特首董建华腕上也是一款端庄典雅的劳力士钢表。“小甜甜”布兰妮曾为其夫购买过一块价值65000英镑的劳力士手表,合人民币约80万元。 |
4 | 天梭TISSOT ![]() | 天梭——非凡创意,源于传统。天梭凭借150余年的传统瑞士制表工艺和不断创新的设计精神,销量在全球名列前茅,是瑞士制表业中的佼佼者。天梭的目标是用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向大众提供具有国际一流品质的计时工具。作为全美国汽车比赛协会NASCAR®、MotoGP大奖赛及自行车、击剑和冰球等国际赛事的官方指定计时,天梭将体育运动的表现力、精确度和挑战自我的精神发挥到极致。瑞士天梭自1983年加入世界最大的手表制造商及分销商斯沃琪集团,成为其中一员,总部设立在瑞士力洛克(Le Locle)。 天梭在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其对高科技产品、特殊材料和先进功能的研发。凭借销售网络更广泛、品种更多样、价格却比任何其它瑞士传统品牌更具吸引力的优质腕表,天梭还实践了它对"让卓越触手可及"的承诺。 作为NASCAR?全美赛车联合会、FIBA国际篮球联合会、AFL澳大利亚橄榄球联赛、CBA中国篮球联赛、MotoGP世界摩托车锦标赛以及世界自行车、击剑和冰球锦标赛的官方指定计时和合作伙伴,天梭在尊崇传统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性能、追求更精准的计时、确定业界新标准。 |
5 | 卡西欧Casio ![]() | 卡西欧(CASIO)是个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生产电子仪器,电子计算器的公司。 该公司于1946年4月由樫尾和雄创立,他是一名精通装配的工程师。公司的名字来自「樫尾」的日语读音「Kashio」,首款产品是香烟指环,用者可把香烟套在指环上,从而可在没有烟灰缸时,不需以口或手指拿烟。当时刚结束二战,香烟对当时的日本来说是一种价值商品,因此该款香烟指环十分成功,为樫尾带来第一桶金。 樫尾在1949年于东京银座举行的商业展看到电动计算器后,便与兄弟以他从指环赚得的钱开发计算器。在当时,不少计算器是手动或以马达推动。樫尾有见及此,便以自己对电子的认识,以螺线管制造计算器,并于1954年成功研制首台电子计算器,当时的售价达48.5万日圆。与同期的机械式计算器比较,他的电子产品只有10个单位数字键,而机械产品除个位数外,还需要另设10、100等多位数字键。 |
6 | 梅花Titoni ![]() | 梅花 (Titoni)是一个典型的瑞士传统表厂,自1919年在瑞士格林肯建厂以来,相传三代,是现今极少有的独立家族制表企业。多年来它一直坚守在自动机械表的的领域上,该公司最感骄傲的一个特点是其产品中有95%是高度精准的机械腕表。一直以来,梅花表都坚持“品质第一”的态度,专注生产精致、可靠耐用的机械表,在世界各地,树立了“机械工艺的象徵”之形象。其公司广告标语“机械艺术的典范”,清楚的强调其在生产机械自动手表领域中的专业地位。梅花表是进驻中国较早的瑞士品牌,多年来以“精密、可靠、耐用”的稳定品质赢取了消费者对梅花表的独特信赖,奠定了梅花表的崇高地位。 梅花表在创立后的25年间,曾经历三次巨大的困难——上世纪20年代的经济衰退,30年代的经济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每一次梅花表均能安然渡过。梅花表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使其终于得到成功的回报。梅花表在上世纪70及80年代瑞士机械表制造业面临的危机中仍然屹立不倒,继续发挥其传统精神。 梅花表一向注重员工福利和技术培训,因此对员工的福利照顾周到。早于1956年,梅花表率先实行五天工作制。1969年,梅花表庆祝成立50年,当时有一位为表厂服务了50年的员工获得嘉奖。这些足以证明优良的工作环境,加上出众的人才,梅花表的质量实在不容置疑。 |
7 | 西铁城Citizen ![]() | 西铁城公司的前身为日本尚工舍时计研究所,创立于1918年,主要从事钟表的开发和制造,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成立于1930年5月,1924年,尚工舍时计研究所生产了第一只怀表。当时的东京市长后藤新平先生把该表命名为"Citizen",从此"Citizen"便成了本公司的名字。 自1930年成立以来,西铁城(CITIZEN)就一直秉承多元文化的理念,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致力创新。作为世界公民(citizen)之一,西铁城有责任利用我们的工艺推动世界文化的积极发展和持续演变,我们视之为己任,并将坚定不移地迎接未来一切机遇与挑战。 作为一家专业的综合型腕表厂商,西铁城的制表流程全面囊括了从单一元件制造到腕表最后组装的各道工序。我们采用工匠般的手法制造腕表,不断拓展技术疆界,并利用我们的丰富经验探索新的可能性。 回顾84年的历史,我们屡创先河。我们率先研发了电波技术和卫星对时技术,以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光动能技术。早在1976年,西铁城就在业界率先研制出了这项创新科技。利用任何可见光源转化成的电能,这项非凡创新的技术彻底改变了腕表的驱动方式。光动能腕表无需频繁更换电池,尤其方便了那些无法及时获取电池的地区。这使得每个国家的公民都能够无拘无束地体验佩戴、使用西铁城腕表的乐趣,留下令人难忘的时光记忆。 |
8 | 精工SEIKO ![]() | 精工控股株式会社创建于1881年,具有全新的经营模式管理会社旗下的所有分公司,以扩大SEIKO(精工)品牌的影响力。 90年代后半期会社开始进行重组,控股公司的创建也是重组中的最后一个阶段,直至2001年,设立了手表业务部门之后,重组正式完成。在新的体制下,旗下各分公司的独立与自治受到重视和认可,公司之间的协力优势也更加得到了体现。 自1881年成立以来,SEIKO(精工)不断推出革命性产品——从1913年生产出日本最早的腕表开始,包括之后1969年推出世界上首款石英表,SEIKO(精工)在不断前进。 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SEIKO(精工)以官方指定计时伙伴的身份参与了众多国际性的体育盛事。 有幸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共同分享了一个个令人无比兴奋的伟大时刻。 |
9 | 海鸥SEAGULL ![]() | 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是以天津手表厂为主体,由十六家手表专业生产企业及四家合资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集团资产合计:96747万元,集团在册职工合计:9955人。 企业现产品以制造机械手表、电子手表、石英钟表、特种钟表(含建筑钟)和国防机械计时产品、精密机械加工及电子器件加工配套等多元化系列产品组成。 “海鸥”牌手表,出自于中国第一只手表诞生地-----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原天津手表厂),始创于1955年,亦是中国最大的手表生产基地,行销于全国各大中城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价值核心于一身、研发、生产、组装、销售一体化的表业集团。 历经近60年的奋斗历程,“海鸥表”始终坚持着“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机械表品牌”的使命。锲而不舍的历练核心技术,不断开辟中国民族制表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里程。中国第一只手表“五星”牌、中国第一只航空计时码表、中国第一只自行独立设计创造的“东风表”、中国第一只出口手表“海鸥表”,以及第一只符合国际标准的女表,近年来还自主研发出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第一只“两问表”、中国第一只“双陀飞轮表(同轴和偏心)”、中国第一只“三问万年历表”。 |
10 | 飞亚达Fiyta ![]() | 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12月23日,历经多年艰苦砥砺,已成长为中国手表的旗舰企业,系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表业上市公司,集手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为一体,拥有“飞亚达”著名品牌和“亨吉利”商业品牌,营销网络覆盖全国。近几年来公司业务迅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连续多年超过50%,品牌价值不断攀升。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战略,先后荣获“中国钟表之王”、“中国驰名商标”、“连续十三年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等多项荣誉,公司重视技术研发和新品研发,拥有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和100多项专利,参与制、修订手表行业4个国际标准、5个国家标准、14个行业标准。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飞亚达杯手表设计大赛”,已成为国际设计领域水平最高的比赛之一。飞亚达研制的航天表伴随“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圆满完成任务。“飞亚达”已跻身世界三大航天表品牌之列。 |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手表的制作及生产都基于一个简单而机智的发明,这就是“弹簧”,它能够收紧并储存能量,又能慢慢地把能量释放出来,以推动手表内的运行装置及指针,达到显示时间的功能,手表内的这种弹簧装置被称为主弹簧(Mainspring)。手表构造手表由表头、表带(表扣)组成。 其中表头的零部件包括:机芯、表壳、底盖、镜面、字面(常说的表盘)、指针、把的(调时间的,也叫按的)、令(部分表种要求)。
手表工作原理,手表是用来指示时间的一种精密仪器,该仪器的原理是利用一个周期恒定的、持续振动的振动系统作为标准。如果知道了振动系统完成一手表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振动周期),并计算出振动次数,那么,振动这么多次之后所经历的时间就等于振动周期乘以振动次数。即
时间=振动周期×振动次数
摆轴游丝机械手表采用摆轮游丝作为振动系统,摆轮1固定在摆轴2上,摆轴的上、下轴颈被套在轴承里,可围绕轴承旋转。游丝部件3的一端固定在摆轴上,另一端被固定在夹板上。由于游丝的弹性变形使摆轮的运动由转动变成往复运动。摆轮游丝系统在摆动时受到轴承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及游丝的内摩擦等运动阻力手表的影响,摆动的幅度(振幅)将逐渐衰减,最后直至停止不动。为了使其不衰减地持续振动,就必须定期地给摆轮游丝系统补充能量,也就是说,手表中一定要有一个能源装置。将能量周期性地补充给振动系统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机构一一擒纵机构来实现的。擒纵机构还同时用来计算摆轮游丝系统的振动次数。所以,摆轮游丝系统和擒纵机构是机械手表的关键装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钟表生产国。中国钟表制造业逐渐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集群式发展结构,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迅速扩张(占企业总数70%以上)。已形成广东珠三角地区、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天津等六个主要产区。主要是石英表和电子表的崛起,中国抓住了这个机遇,由此对瑞士高档机械表市场产生威胁,瑞士政府不得不出面组建斯沃琪公司生产电子表对抗新兴的亚洲国家。
中国钟表行业发展虽然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也不能忽视中国企业及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占据世界70%的产量却只占世界30%的产值。钟表行业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产业转型滞后于消费结构的升级;钟表产品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中低档产品积压严重,其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另一方面,适应高消费的有效供给不足,其技术含量高、质量好的高档名牌产品仍然依靠进口。因此,当前中国钟表行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努力提高产品品质,打造国产钟表精品;搞好产品结构调整,适应市场变化;抓好员工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人才等。以此提高中国的中国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空后,翟志刚出舱时戴着一只航天表,这是飞亚达手表,但它的机芯是上海表业有限公司研发的,为了研发这颗“上海芯”,上海表业有限公司花了两年。最难的一点是,机芯得符合失重条件,特别是出舱后的外空环境,它的润滑油在正120度和负90度的情况下不渗透、不凝固,从而保证工作正常。而一般情况下,负50度就凝结了。仅从这个指标考量,上海牌就不比瑞士生产的同类表差。在目前进口表和电子表及国内低端、仿冒产品多面夹击的情况下,上海牌手表中一半是不赚钱的,只有 10%的中高档表才有较厚的盈利。
瑞士政府官员和手表厂商对正面报道中国手表业发展的文章相当敏感。“报道击溃了钟表王国的至尊优越感,他们感到了来自中国的威胁。他们的广播电台已经提出这样的问题:瑞士钟表如何才能保住其钟表业长期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捍卫其制造技术呢?他们认为中国制造的机芯质量赶超瑞士顶级手表只是时间问题。他们将中国视作强劲对手。”
从机芯的技术上看,上海牌已经缩小了与世界名表的差距,在有些指标上已经超过,但是表壳美观度不如瑞士表。上海表业有限公司机芯设计的技术力量相当雄厚,外观设计人才则严重匮乏。款式缺少浪漫气息,就缺少竞争力,附加值就不高。
其次是,世界名表的品牌积累长达几百年,培育费用也相当昂贵,商标频频出现在世界性体育赛事和重大会展上,见证历史事件,与社会名流建立关系,甚至在阿波罗登月时也可看到瑞士表的身影。他们很愿意在品牌宣传上坚持长期、有效的策略,无形资产逐年上升。而上海牌的品牌宣传一直缺少投入,几乎不做广告。
上海牌陀飞轮手表看起来卖得不便宜,单价1万美元,但这只是相对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只有瑞士同类产品的 10%。
还有一个问题涉及手表文化。中国自产手表的历史只有几十年。建国前是进口表一统天下,文化是外来的。而欧洲手表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培育文化,他们是将手表当作首饰来打造并佩戴的。中国人长期来将手表当作计时器,追求的是精确度和耐用性。欧洲人除了计时功能外,更讲究血统、款式和美学价值,还有名表俱乐部,以此提升佩戴者的身份。欧洲人将名表摆在大城市最繁华地段的饰品店、古董店和拍卖行里出售,中国人将手表放在文具店、百货店或超市里出售。一年一度的奢侈品展销会上难见中国手表的影子。欧洲人一人拥有多只手表,轮换戴,这叫修养。中国人一只手表戴几十年,这叫实惠。
智研咨询(www.chyxx.com)刊载的资料为公开资料整理,以上数据名单排序不分先后,仅提供给您作参考。对企业或个人依此做为投资或消费依据造成的损失,本站一概不负责任。本网站内容原作者或文章中涉及企业若有异议,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相关市场调查报告:《2014-2019年中国手表市场分析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手表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手表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共九章,包含中国手表行业重点区域市场竞争力分析,中国手表行业竞争对手经营状况分析,中国手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和投资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