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老字号商标大战 “鸡鸣”之争汤包赢了,南京的“鸡鸣”只能用于预包装食品【图】

南京鸡鸣汤包门头

    说起南京的标志性美食,汤包肯定得上榜。汤包的江湖里,一定绕不开“鸡鸣”。但“鸡鸣”这个商标背后,却有着复杂的博弈故事。

    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南京连锁品牌“鸡鸣汤包”之前注册的只是商品商标,而“鸡鸣”的餐饮类服务商标在苏州一家企业手中。2015年,这家苏州企业将商标转让给南京某餐饮公司。为了拿回“鸡鸣”商标,“鸡鸣汤包”与这家餐饮公司对簿公堂。最终,餐饮公司败诉,“鸡鸣”商标被撤销。今年4月,南京“鸡鸣汤包”重新注册了“鸡鸣”43类商标,并通过初步审定。

    南京的“鸡鸣”只能用于预包装食品

    说起鸡鸣酒家,老南京人都很有感情。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对着鼓楼大转盘的鸡鸣酒家,培养出一批手艺精湛的汤包师傅,也使鸡鸣汤包成为南京一绝。2001年,鸡鸣酒家拆迁,鸡鸣汤包成为老南京人舌尖上的记忆。之后的数年间,南京出现了三家打着正宗“鸡鸣汤包”旗号的汤包品牌。现代快报此前独家报道过,实际上,这三家店或多或少都与鸡鸣酒家有着联系。

    比如,“徐建萍汤包”,老板徐建萍是当年鸡鸣酒家汤包名师居银根的女儿;“老鼓楼”鸡鸣汤包老板耿娟的父亲,是当年鸡鸣酒家的员工,参与过汤包馅料的制作。连锁品牌“鸡鸣汤包”的汤包馅料“掌门人”朱庆,当年也跟随父亲在鸡鸣酒家工作,父亲也熟知汤包的制作过程。

    最终,“鸡鸣汤包”的合伙人张家军成功注册了商标“鸡鸣”。现代快报记者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网站查询到,2009年,张家军申请注册“鸡鸣”商标,并于2010年12月成功拿到了商标。

    不过,张家军注册的商标分类是30类,主要用于预包装食品,比如饺子、包子、春卷等食品商品。而对于餐饮服务业来说,更为重要的注册门类应该是43类,对应的服务项目为餐厅、饭店等。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鸡鸣酒家是很多人的回忆,也是众多商家想要复兴的品牌。但是想要复兴鸡鸣酒家,必须拥有‘鸡鸣’43类的商标权。”

    苏州小吃拥有“鸡鸣”43类商标

    2014年,现代快报曾报道过“鸡鸣”商标之争。有市民反映,南京的鸡鸣汤包注册商标类别并不正确,正确类别的商标被苏州一家企业所掌握。当时记者调查发现,苏州这家企业注册“鸡鸣”商标也很早,最早使用的门店是当地著名小吃——鸡鸣八宝粥。这家企业在2002年就申请了“鸡鸣”43类商标,形式为图片加文字,并在2013年商标到期时进行了续展。

    张家军也曾尝试从苏州这家企业购回“鸡鸣”的商标权,然而,南京某餐饮公司的加入让局面复杂起来。2015年12月,苏州这家企业进行了商标转让,将“鸡鸣”43类商标转让给南京某餐饮公司。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南京某餐饮公司买下“鸡鸣”商标,是为了在“鸡鸣酒家”旧址复兴鸡鸣汤包。

    南京“鸡鸣汤包”最终夺回商标

    “鸡鸣”43类商标被南京某餐饮公司抢先获得,“鸡鸣汤包”一方也非常紧张。“我们在得知消息后,意外发现这个商标已经3年未被使用了。”张家军告诉记者,随后,他们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评委)提出了异议。商评委根据相关证据,作出了“鸡鸣”43类商标无效的判决。

    记者查询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认为,注册商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由商标局责令限期改正或撤销其注册。南京某餐饮公司以及苏州企业所提供的证据并不能证明,2011年9月30日~2014年9月29日三年内,企业有在“餐厅、餐馆、茶馆”等服务内容上进行了“鸡鸣”商标的商业使用。一审败诉,南京某餐饮公司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诉。最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南京某餐饮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该判决为终审判决。

    前天,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网站上,记者也查询到一则2017年11月13日的公告,是关于“鸡鸣”43类注册商标撤销的公告。公告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五条之规定,注册商标依法撤销。

    在法院判决后,南京“鸡鸣汤包”申请注册了“鸡鸣”43类商标,并经过了商标局的初步审定。

    申请商标应该考虑全面性

    江苏省宁海商标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鸡鸣”的商标纠纷中,涉及30类和43类商标,30类属于商品商标,43类是服务商标。“拥有30类商标,商家可以卖一些预包装的食品,并在包装上印商标。若是要提供餐饮服务,供客人堂食,最好注册43类商标。一个是有形的,一个无形的。”

    “商标分为45类,为了避免后续的纠纷,我们的建议一般是全都申请,因为商标不是孤立的。”该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自身的权益,申请商标应考虑全面性。

    丰中商标事务所所长丰明霞介绍,商标法规定三年未使用撤销商标,目的在于促使注册人使用商标,避免商标资源的闲置浪费。丰明霞认为,一个商标的背后是多方的利益博弈,历史遗留、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够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日益增多的老字号商标纠纷问题,“尽早申请商标,才能维护自身权益。”

    不少老字号打官司争商标

    近年来,老字号打官司争夺商标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久前,现代快报就报道过两家“小郑酥烧饼”门靠门经营一事,二者的官司也正在审理。

    “老字号”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起来的品牌,不仅有着美好的记忆,更具有无形的文化价值。一些人眼红“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打上“老字号”名头,纠纷因此而起。

    耗时八年的“蒋有记”商标争权案,就是“老字号”商标纠纷中的经典案例。“蒋有记”由蒋玉友祖父蒋有才创立。2004年,蒋玉友、夫子庙饮食公司于同日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蒋有记”商标。因申请日期、目的相同,商标局决定抽签解决。抽签后,蒋玉友于2011年5月21日获准注册文字商标。

    另外一个知名南京小吃“七家湾牛肉锅贴”也曾遇到类似情况。“七家湾”牛肉锅贴遍布南京大街小巷,谁是正宗很难说清。清真李荣兴、李记清真馆这两家店的负责人都曾在老七家湾的锅贴店工作过。得知“七家湾”被人抢注后,他们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另辟门户,开创了新的“网红招牌”。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