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ZNF558调控人脑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
人类的DNA与黑猩猩非常相似,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黑猩猩是在亲缘关系上与人类最接近的生物。近期,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非编码DNA ZNF558仅在人类的前脑神经组细胞中表达,而在黑猩猩则不表达,这导致了人类和黑猩猩大脑之间的差异,这可能解释了人类和黑猩猩大脑差异的原因。
科研人员发现帕金森认知功能障碍并发症预测手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但是帕金森病患者中,有认知功能障碍并发症患者的特点尚不十分
我国科学家开发用于肠道大分子给药的微针机器人
口服给药是最方便、最常用的给药方式,但要克服复杂的胃肠道屏障,实现大分子药物的高效吸收仍然是一个挑战。近期,南京大学鼓楼医院研究团队在口服大分子药物递送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磁控可分离载药微针机器人,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标题为“Magneto-responsive microneedle robots for intestinal macromolecule delivery”。
我国科学家揭示植物开花时间的分子调控新机制
适宜的开花时间是植物繁殖成功的关键。有研究表明钙可能在植物调节开花时间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近期,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揭示了植物开花时间的分子调控新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标题为“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32 mediates calcium signaling in regulating Arabidopsis flowering time”。
我国科学家绘制人类胚胎皮肤免疫细胞动态发育转录组图谱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中的各种免疫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人类胚胎皮肤中免疫系统建立的动态过程及相应的调控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期,我国科学家揭示了人类胚胎早期皮肤发育过程中免疫细胞的动态发育过程,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ports》期刊,标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the dynamics of human immune cells during early fetal skin development”。
科学家从父系遗传角度揭示家猪的演化历史
猪是人类获取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医学研究模型。鉴于猪在农业经济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家猪的起源驯化研究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
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区分心衰患者预后反应
尽管治疗方法有所进步,但心力衰竭和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
科学家改造工程菌利用肿瘤代谢废物强化免疫治疗效果
近期,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科研团队研究发现了一种可靶向定植于癌细胞中的工程益生菌,能将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废物转化为L-精氨酸,从而促进T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该研究在《Nature》上发表,题为:Metabolic modulation of tumours with engineered bacteria for immunotherapy。
科学家发现并非所有房颤都需要筛查和启动抗凝治疗
如果检测到房颤则开展房颤筛查并随后启动抗凝治疗是否可以预防中风,此问题尚未得到解答。使用植入式环路记录器(implantable loop recorder,ILR)进行连续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检测无症状心房颤动发作。
科学家在试管中重构蓝藻完整的生物钟系统
近期,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试管中重建了蓝藻完整的生物钟,并实时研究生物钟相关蛋白的节律性与相互作用,揭示昼夜节律的工作机制。该论文发表在《Science》上,题为:Reconstitution of an intact clock reveals mechanisms of circadian timekeeping。
科学家发明无需染色使癌症组织自动“显形”载玻片
近日,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结构的载玻片,无需任何处理就可以使载玻片上的不同细胞和组织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并且证实其具有早期诊断癌前组织的潜力。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题为:“Colorimetric histology using plasmonically active microscope slides”。
科学家发现白血病糖皮质激素耐药新机制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是最常见的儿童肿瘤性疾病。虽然近年来治疗方法的改进显著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是由于部分患者化疗耐药后复发,其仍是导致儿童患者死亡的主要癌症类型之一。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主动脉瘤和夹层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高致死率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为1.3-8%,目前尚无能够有效预防其发生发展的药物。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探索相关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我国科学家脑机接口研究成果获得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授予的奖项
近日,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在国际神经工程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上发表题为“Enhance decoding of pre-movement EEG patterns for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的研究论文,被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IOP Publishing)授予“CHINA TOP cited paper award 2021”。该奖项由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发布,旨在表彰研究人员发表的最具影响力的论文。
科学家完成单细胞分辨率下小鼠脑DNA甲基化图谱
哺乳动物脑细胞在基因表达、解剖和功能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但这种广泛异质性背后的调控方式尚不清楚。近日,来自美国的科研团队在《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DNA methylation atlas of the mouse brain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的研究成果,通过单核DNA甲基化测序对小鼠多个脑区的表观遗传学特征进行了图谱化分析。
我国科学家提出多脑区协同类脑控制架构
机器人精细操作是完成高精度任务的必要条件,作为主要反馈源的显微视觉具有窄视野、小景深、平面成像等特点,导致小空间内的观测状态不能直接反映操作空间位姿,这种“所见非所得”给复杂场景下的机器人精细操控提出了挑战。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类脑控制专刊上发表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多脑区协同类脑控制框架,较好地解决了小空间、器件遮挡等复杂环境下的精细操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