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酶法策略实现手性环己烯骨架的高效多样性合成
多取代的六元环骨架是药物分子和活性天然产物中常见的结构单元。近年来,对于手性环己烷的合成研究受到学术界和制药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Diels-Alder reaction,简称D-A反应)是合成化学中构建六元环骨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已经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科学家发现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新靶点
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种侵袭性血癌,预后较差。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3(FLT3)是AML中异常激活的主要致癌受体酪氨酸激酶之一。尽管目前针对FLT3相关抑制剂的研究日趋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抑制剂进入了临床试验,但是仍然有特异性不高、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以及药物耐药等局限性。
我国科学家发现平衡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剂量新机制
哺乳动物通过X染色体上调(XCU)来平衡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间的剂量,以微调X连锁表达,从而维持基因组稳态。但对于XCU是如何实现及它在早期胚胎发生中的发育作用知之甚少。
《2022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正式出版发行
2021年,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稳步向前。生命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多组学分析成为基础研究新的范式;细胞图谱的陆续发布助力解开生命现象发生的机制与奥秘;脑科学与神经科学基础研究和疾病研究稳步推进;合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会聚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
国外科研人员在室温下发现奇异量子态
近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研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为拓扑绝缘体的材料,表现出特殊量子行为,这通常在高压和接近绝对零的温度的极端实验条件下才能看到。这一发现为开发高效量子技术开辟了一系列新的可能性。
国外研究团队在量子传感领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科研团队利用光纤中的新模型在量子传感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该团队利用一种实用的光纤源模拟了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内部损耗、外部相位噪声及低效率,并从双模压缩真空中产生了Holland-Burnett纠缠态。
国外科研人员实现带高电荷离子的光学原子钟
光学原子钟是有史以来最精确的测量设备,也是当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下属实验量子计量研究所(QUEST)与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布伦瑞克工大合作,首次实现并鉴定了基于高电荷离子的光学原子钟。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
国外科研人员用新计算方法绘制出人体组织详细图谱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无监督计算策略UTAG,使用单细胞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位置的组合来定义组织内的结构区域,从而绘制出人体组织详细图谱,助力器官与细胞研究。
国外研究发现金属钆能使氢能材料电导率提高20倍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氢能研究所与乌拉尔分院高温电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研发一种新型氢能材料,用稀有金属钆对层状钙钛矿进行修饰。经修饰的钙钛矿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可用于制备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基础性材料,减少碳排放。研究结果发表在《Materials》杂志上。
国外科研人员成功实现二维材料定向技术创新
韩国科学技术院、成均馆大学、高丽大学等联合科研团队成功突破了二维材料介质垂直对齐的难题,研发出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s)的介质定向传导技术。
国外科研人员进行水杂质计量分析研究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正致力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超纯水样品中十亿分之一(ppb)水平的微量杂质。众所周知,即使在这个水平,杂质也会影响材料的相变温度。
国外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实现重大进展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表示,部分在英国曼彻斯特建造的新型顶点定位器(Vertex Locator)的成功实施,使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对撞型粒子加速器)自三年翻新以来首次成功接近质子碰撞点。
多国科研人员联合开展古海洋学科考
在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框架下,近期,来自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葡萄牙和英国等十个国家的26名科研人员,从葡萄牙里斯本出发,乘坐JOIDES Resolution钻探船,共同开展“伊比利亚半岛边缘的古海洋学”(EXP397)科考任务。
我国科学家发现人体骨关节炎的软骨钙化物质科学机制
软骨病理性钙化是人体骨关节炎(OA)的重要事件,但目前对其在OA发展进程中的物质科学机制仍不清楚。
我国科学家揭示社会记忆巩固的潜在神经回路
海马CA2区在社会记忆中起着关键作用。这种记忆的编码涉及从下丘脑乳头上核区域(SuM)到CA2区的传入活动。然而,哪些神经回路负责巩固新编码的社会记忆仍然未知。陆军军医大学研究团队揭示SuM-CA2通路在快速眼动睡眠期(REM)高水平激活,可能有助于海马的社会记忆巩固。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具有止血修复双功能的水凝胶
组织粘合剂能够牢固地粘附于创面,利用粘附剂进行创面处理已成为一种新策略。目前临床常用的组织粘合剂存在粘附性能差、降解产物存在毒性、功能单一等问题,往往无法满足急救止血和创面修复的双重需求,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