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中国AI论文数量从2000年开始快速攀升,根据清华大学的统计,我国(含港澳台)的AI论文数量,从1997年的1000余篇快速增长至2017年的37000多篇;占全球的比例也从4.26%增长至27.68%。
经过这些年的快速进步,我国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无论是累计值还是当期值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和美国共同构成了第一集团。英国、日本、德国、印度、法国等国家的论文数量处于第二集团。
虽然中国的AI论文数量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在核心科研人才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清华大学的研究表明,美国的AI领域杰出人才数量遥遥领先,是第二名英国的接近五倍。中国的AI科研人才数量也很多,但是杰出人才占比很低,数量上和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相近处于第二集团。将科研论文和核心人才综合来看,不难看出中国的AI基础研究能力仅次于美国。
继智能校服、人脸识别进入校园后,一款可监测学生上课是否走神的头环也在浙江金华一小学投入使用,并引发持续关注。据媒体报道,这款由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名为赋思头环的脑机接口设备出现在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学生们通过佩戴这个头环可监测上课的专注度,头环会给孩子的注意力打分,看看小学生上课时是否专心、有没有转移注意力。头环产生的数据会实时上传到老师的手机里,再由老师把“得分”发给家长。对于外界舆论对监测学生上课的争议,该校教导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开设这个班,家长和学生都没有反对意见,学生也没有身体不适”。
家长和学生都没有反对意见,就没有问题吗?当下很多家长恨不得时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全天无休地学习,而学生也逐渐被训练为学习的机器。家长和学生不反对,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一项教育技术用于课堂教学中,首先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其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发展。给学生戴头环监测学生上课是否走神,收集数据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就涉嫌侵犯学生的隐私,影响学生人格发展。鉴于当前各地教育部门、学校热衷于引进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之中,我国有必要在国家层面出台规定,限制这些技术的任性使用。
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热衷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人脸识别、大数据技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方面,使用这些技术,可以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纪律,要求学生全神贯注投入学习,这可达到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监控系统,可以掌握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举一动,进而也可减少同学间的纠纷、冲突。但是,其负面作用也极为明显。有些人辩称课堂是公共空间,学生在课堂中,于是无隐私可言,但是,当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脑活动过程,都被监控、采集数据时,是会涉嫌对学生的隐私的侵犯和信息的泄露的。另外,一个人在监控环境中的表现和没有监控环境中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长期在监控环境下学习、生活,会让学生养成表演性人格,这就不是教育,而是反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舆论对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技术多有质疑,但是,在AI+教育,推进教育创新的名义下,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引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学校越来越多,甚至不断升级。这和某些学校出台漠视学生基本权利的奇葩校规是同一道理。
今年9月,针对人脸识别等AI技术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的使用,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人脸识别进校园,既有数据安全也有个人隐私问题,我们要加以限制和管理。现在我们希望学校非常慎重地使用这些技术软件。教育部已经开始关注这个事情,组织专家论证研究。包含学生的个人信息要非常谨慎,能不采集就不采集,能少采集就少采集,尤其涉及个人生物信息的”。这表明,教育部已经重视这一问题。考虑到AI+教育的推广速度很快,各类“创新”令人目不暇接,制定相关的规范,需要提速。而在规范没有出台之前,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新技术,必须由学校教师委员会进行论证。
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主要包含三个核心环节——基础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其中,基础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平台、数据存储以及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生物识别等。
由于政策和资本助力,中国人工智能规模增长速度在2017年大于全球,为23.8%。目前,全球人工智能规模增速保持在17%左右,预计2020年达到千亿美元市场。随着政策的出新和国家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市场将迎来新兴机遇点,2018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80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百亿美元市场。
2015-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规模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