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重新审视中国的外储多元化策略

    重新审视中国的外储多元化策略

    在西方债务危机不断深化经济持续低迷的当下,美国资产仍然是世界上最“硬”的资产。     

    中国的外储投资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过去多年,中国外储长期偏向对美投资的策略不断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也成为主流观点。

造成这种看法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国内。这种看法认为,中国外储应实施多元化策略,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担心美元长期贬值趋势致使美元资产不断缩水;二是担心过多的美元资产实际上使中国受制于美国;三是不满于大量外储只投资在低收益的国债或高风险的“两房”债券上。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储资产多元化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降低美元资产比重的大转移。

另一部分原因则来自于美国。由于美国限制中国购买美国企业股权尤其是金融机构股权,让中国不得不将视角转向其他国家。最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以及美联储一直搁置中国工商银行收购香港东亚银行的美国业务(仅包括纽约和加州的13家分行)80%的股权,据悉,该项业务自今年1月份提交以来已经搁置了半年之久,至今尚无法知道何时会有结果。


  8月初标普调降美国长期国债信用评级之后,对中国持有美债的反对声空前高涨。中国官方部门也公开表示,美国“依靠举债就能摆脱自己制造的麻烦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美元在中国政府外汇资产中所占的份额已出现下降,从2005年的占总金额的71%,下降到了目前的60%。美元资产占中国外储比重的下降,正是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策略的一个结果。

我们估计,近几年中国外储多元化的改革,有相当一部分资源转向了欧元资产。在金融危机之前,全球经济仍享受着增长的快乐,欧元作为一种新的国际性货币,对美元表现得十分强势,被视为有朝一日可能替代美元的强势货币。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在外储多元化的进程中,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转向了欧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部分出于“抄底”的心态,中国加大了对欧洲的战略性投资,资产种类从基础设施到金融资产,欧洲多国的债券是其中的重要一种。

然而,欧债危机让我们看到,相对于疲弱的美元、信用评级被降的美债,欧债更不能让人放心。靠欧元串起来的欧元区经济比美国经济有更强的复苏动力吗?面对金融动荡,欧洲各国五花八门的债券比美债更有价值吗?答案都是否定的。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指出,随着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加快,海外资产尤其是在美国的资产,将变得比以往更加廉价,中国将会着眼于在美国进行更多并购。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在安邦的研究团队看来,中国无法避免购买美国资产,在西方不断陷入债务危机的今天,美国的资产仍然是世界上最“硬”的资产,既包括实物资产,也包括金融资产。因此,当下过多地配置欧元资产可能是个错误的策略;此外,日元资产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日本国内经济长期低迷,日本政府的负债更高。

国内学者贺力平曾指出,中国购买一定数量的欧债,并不意味着中国要放弃美债。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虽然会有些波动,但仍是目前比重最大的一种储备货币。基于这两种因素,中国政府没有理由去抛弃美元外汇储备。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西方债务危机不断深化经济持续低迷的当下,美国资产仍然是世界上最“硬”的资产。中国重新审视外储资产多元化策略有其必要,尤其是外储购买方向和时机选择,正是政策调整的关键所在。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