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预期央企并购重组将提速 上海国资改革体现新思路

  央企整合概念股渐入佳境  央企并购重组将加速

 

  尽管离2010年央企减至100户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这并不代表央企并购重组减速。记者6日从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日前在中央企业法制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今后一个时期,预计央企并购重组活动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黄淑和认为,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的实施,结构调整优化正在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近几年来,央企并购重组动作较为频繁。数据显示,仅2009年,就有67户央企实施了对外并购,被并购企业达771户,比上年增长72.9%;并购资产规模5034.8亿元,比上年增长66.8%。

  在重组方面,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仅央企之间的重组就达到每年10家左右,加上央企重组地方国企,数据更为可观。数据显示,在央企重组提速的情况下,央企户数已经从196户减至目前的123户。

  不过,并购重组频繁背后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黄淑和指出,应当清醒地看到,一些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并不成功,特别是在并购后,企业整合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蕴含的法律风险也很大。“实践证明,整合成功则会做强做大,整合失败则会由盛转衰。如何依法促进企业整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黄淑和称。

  具体到央企法制工作上,黄淑和指出,央企并购重组活动的日益增多,对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企业法律部门不仅要在并购重组的前期和中期提供法律服务,更要重视在并购重组的整合阶段提供法律服务,使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贯穿于企业并购重组的全过程,在企业制度、管理、文化的融合中发挥应有作用。


  国资委:央企并购重组将保持高增长态势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法制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今后一段时期,预计中央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日趋频繁,要求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在企业整合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据黄淑和介绍,近几年来,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明显增多。2009年,67户中央企业实施了对外并购,被并购企业达771户,比上年增长72.9%;并购资产规模达5034.8亿元,比上年增长66.8%。“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今后一段时期,预计中央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他说。

  但黄淑和也表示,一些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并不成功,特别是在并购后的企业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蕴含的法律风险也很大。因此,他指出,企业法律部门不仅要在并购重组的前期和中期提供法律服务,更要重视在并购重组的整合阶段提供法律服务,使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贯穿于企业并购重组的全过程。

  黄淑和还提到,近几年来,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子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改制面已经从2002年的30%提高到70%以上。截至去年底,中央企业所属上市公司资产总额已占全部资产的49.4%。在此背景下,黄淑和认为,进一步加强对子企业的法律风险管控,已经成为中央企业有效维护股东权益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央企业“走出去”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法律风险也逐渐增多。今年10月25日,中国铁建发布公告称,公司承建的沙特麦加轻轨项目预计将发生巨额亏损。按9月底的汇率计算,总亏损额约为41.53亿元人民币。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当前,中央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投资环境日趋复杂,法律风险大幅增加。”黄淑和说,央企在投资项目协议签署后,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并未完成,决不能出现“掉队”现象,要进一步关注项目实际运营中容易出现的公平竞争、税收、劳动用工、环境保护等法律风险,及时做好防控预案,确保项目依法合规稳妥运营。

  黄淑和强调,央企海外维权要同步跟进。企业境外投资一旦发生法律风险,其处理难度往往大于国内处理难度,必须及时整合企业境内外法律资源,努力改变我国企业在涉外仲裁和诉讼中的被动局面,有效控制风险蔓延,切实维护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和国有资产安全。(证券时报)

  国企资产重组活跃 中金公司中信证券获利丰厚

  近一年来,中国并购市场趋于活跃,尤其在央企重组、资源类企业整合等方面的并购行为大幅增加。CV Source统计显示,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已披露涉及中国企业并购交易完成案例近1000起,披露交易金额超过900亿美元。

  在政策推动下,国企资产重组成为近期中国并购市场最主要的交易类型,并且这种趋势在逐渐加强。在此潮流下,从事并购财务顾问业务的券商也成为主要受益者之一。交易金额排名方面,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分别以350.74亿美元、163.45亿美元和13.32亿美元名列三甲;而从参与并购案例数量排名来看,中金和中信建投进入前三,参与并购案例数量分别为19、7和4笔。此外,中银国际、东方证券、中信建投、银河证券和招商证券也进入前10名。(证券时报)


  
中卫国脉资产重组再次遇挫

 

  中卫国脉今天公告,终止第二次重启的资产重组。

  中卫国脉称,近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中国电信集团的书面通知,因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修改未能如期完成,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公司承诺自本公告刊登之日起三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这是中卫国脉第二次终止重大资产重组。2009年12月,公司发布重组预案,拟向中国电信集团出售与数字集群、综合电信销售、呼叫中心和增值业务、通信工程业务相关的资产和业务,并购买其持有的通茂酒店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今年7月,该事项被中国证监会不予核准。几天后,公司决定再次重启重组。


 
 上海梅林因重组继续停牌5交易日

  上海梅林(600073)今日披露,因公司正在筹划的重大重组事宜还在进行咨询、论证中,为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经向上交所申请,公司股票自2010年12月6日起将继续停牌5个交易日,并将于5个交易日后公告相关进展情况。此外,上海梅林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梅林(荣成)食品有限公司,获得财政拨付的补助资1217万元,用以支持企业生产经营更好更快的发展。(证券时报)


  并购重组新规将强化财务顾问职责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的《关于填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专业意见附表> 的规定》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证券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中介机构,受访人士普遍认为,《规定》的颁布,标志着并购重组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执业标准进一步清晰,有利于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西南证券投行部某负责人认为,填报《专业意见附表》体现了淡化事前监管、强调事后监管理念,今后证券公司将致力于提供专门的尽职调查报告,这有利于监管层监督并购重组资产的质量,有效判断并购主体是否规范运作,尤其对借壳上市的企业可以有效发挥审慎调查的职能。

  “监管制度调整的核心内容是强化财务顾问主动式业务能力,在实行市场主体协商定价基础上,发挥财务顾问的专业职责。”他说。

  该负责人还表示,随着市场化并购的机会逐渐显现,很多行业龙头企业都希望通过市场化手段推进并购活动和行业整合。在这种趋势下,市场化并购活动对财务顾问交易设计、交易撮合、业务挖掘和执业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财务顾问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最重要的中介机构,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的方案策划、方案制定、项目执行与协调工作,贯穿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各个阶段和环节。

  华泰联合证券总裁助理刘晓丹表示,从行业的角度而言,《规定》的颁布实施,有利于更大程度发挥财务顾问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工作中的专业水平,也令其执业标准更加规范和清晰。

  填报专业意见附表从操作层面明确证券公司专业履职要求的同时,还强化了证券公司作为财务顾问的持续督导责任。

  目前,证券公司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在发行保荐方面已经较为成熟,但在并购重组方面较为欠缺,而填报《专业意见附表》对证券公司建立与并购重组市场化相适应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更多指引。

  刘晓丹指出,填报《专业意见附表》将促进并购重组的规范化发展,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建立财务顾问负责制,由财务顾问事前把关、事中跟踪、事后持续督导,形成自我约束机制,提高市场效率。

  中信证券并购业务某负责人表示,进一步明确财务顾问的持续督导责任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财务顾问及财务顾问主办人的监督约束,并使这种监督与约束贯穿于整个并购重组的全过程。

  “目前财务顾问在并购重组业务中主要扮演材料制作、审核沟通等角色,填报《专业意见附表》的规定从制度层面促使财务顾问专业职责的转变,财务顾问应至少承担交易促成、方案制定、持续督导等几方面的职责。”他说。(证券时报)

 

  上海家化停牌 上海国资改革新思路隐现


  从新东航到新上药,再到即将问世的新百联,上海国资重组正全面进入快车道。今年5月以来,上海国资旗下近10家公司相继停牌,就在人们猜测谁是下一个上海国资整合对象时,昨日上海家化停牌。


  上海家化12月7日公告称,公司于2010年12月5日接到控股股东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家化集团”)的通知,家化集团按照上级精神正在筹划国资改革事宜。经申请,公司股票自2010年12月6日起停牌。


  公司承诺若未能在股票停牌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含停牌当日)就有关重大事项与相关部门咨询论证,或有关初步论证未获通过,公司将公告并复牌。若有关重大事项经初步论证为可行,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并将刊登重大事项进展公告。


  上海家化的此次停牌正是因为上海市国资委正在筹划与其相关的重组事宜。据了解,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上海市国资委并不仅限于在上海本地国资企业内部寻找整合对象。其实,对于上海家化而言,集团层面实现国资退出的进程一直在推进中,据一位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上海家化一直是很多公司争取的宠儿,很多公司希望能和家化集团谈合作,但最终花落谁家现在还没有确定。


  记者获悉,此次上海家化可能的重组方案之一是将绣球抛向了一家非上海本地的大型金融机构,该金融机构近几年来在金融行业时有大手笔并购动作。如果此次重组能得以成行,如此跨行业、跨地区的重组对于上海国资整合而言很可能又将是一次创新之举。


  12月6日下午,记者致电上海家化证券部,工作人员称不知道集团国资改革内容,但也同时表示:“我觉得这次很有可能会连续停牌。”


  目前,家化集团直接持有上海家化16151.73万股,占总股本的38.18%,而拥有家化集团90%控股的上海惠盛实业有限公司现持上海家化1.16%的股份,家化集团合计持股占上海家化总股本的39.224%。


  对于可能由一家非本地的大型金融机构参与家化集团的重整,有业内人士认为,不论最后是否成功,这种不局限于内部盘活资产,而选择跨地域、跨行业,优质资产之间强势联合的方式,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上海国资改革的全新思路。


  而从家化集团近年来的体制变化,也可大致窥见上海国资改革的整体构想。


  2006年以前,家化集团一直是上海市轻工控股(集团)公司旗下企业。2006年5月随着上海轻工控股的改制,家化集团被划归至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后者为当时上海国资系统三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2008年,上海国资再掀调整浪潮,当年5月大盛与上海盛融投资合并为上海国盛集团,负责“非金融类国资”的整合,家化集团被纳入国盛旗下,其所有股权归上海市国资委持有。


  2008年9月,上海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在“明确国资战略调整方向”一节明确提出:“推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资的调整退出。”


  《意见》同时指出,企业重组更强调开放性和市场化,要大力推动上海国有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吸引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及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参与上海国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


  “上海家化身处化妆品行业,市场化体制对公司发展非常重要。国资改革对于公司肯定是长期利好。”一位行业研究员这样肯定地表示。


  他同时也认为,近几年家化集团业绩出众,一直被视为上海国企成功运作的典型。这几年不管是在推动股权激励改革还是开拓和海外化妆品公司合作上,都可以看出上海国资对它的重视和支持。 (第一财经日报)

 

  并购重组:重组行情非常“6+1”的大机会


  近期重组案例激增,重组股超额收益明显,验证我们在8月2日重组报告《四条线找重组,反弹行情第二阶段的热点》观点:“三季度,行情反弹,各方预期改善,重组的机会将再趋活跃”。


  9月初,我们明确提醒9月中旬以后市场波动风险加大,但是震荡后,受益于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行情热点仍将继续。


  下阶段重组股投资策略——趁震荡,耐心构建重组股组合


  产业资本重组动力仍然强劲,震荡后重组行情有望卷土重来:1)五月份以来产业资本增持接连出现小高峰,每一次市场回调几乎都伴随着增持公司案例数的增加,而且,重组案例呈现上升趋势!。2)目前市场位置与5月份类似,仍处于底部区域,而经济形势较之前改善,因此,我们大胆推测,若再次震荡,重组动力会更强。


  政策落实中传统行业重组将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6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并于8月28日正式印发。《意见》对于切实抓好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提出了全方位的指导性意见,并在国务院各部门间进行了明确分工。预计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传统产业的重组有望迎来大范围的实质性进展。


  战略性布局重组概念“非常6+1”:


  六大传统行业方面: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为重点推进并购重组;其次,从历史情况来看,上述行业也是重组案例分布较多的行业。


  军工方面:军工集团大量优良资产尚未上市,军工资产证券化比例低,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比例小于20%。(兴业证券 聂清廉 张忆东)

 

  央企整合“大限”在即 重组大戏值得期待


  “今后一个时期,预计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国资委相关人士日前表示。伴随着央企减个数的“大限”即将到期,以及行业全面淘汰落后产能的大趋势下,央企整合以及地方国资重组,将使今年年末乃至明年年初的重组行情精彩纷呈。


  早在2008年8月,时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表示:“中央企业到2010年将会减少到80户到100户。至于奥运会以后,会有一个转折,就是由企业自愿组合到转向由国资委主动推进的转变。”今年以来,他强调,将按原计划推进央企重组的步伐,要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动重组,信心不动摇,目标不改变,措施更积极。并指出,要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为契机,加快中央企业重组和调整步伐。


  时至今日,距离央企重组的目标实现只剩一个月,按照新上任的国资委主任王勇的表态,央企重组的方向和目标不变,但具体进度“要服从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需要”。市场人士认为,面对目前122家央企,在强调重组的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即使有可能不能顺利完成100家的目标,但在市场和政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央企重组在年末也必将进入一个高潮。


  除此之外,2010年9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提出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政策,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供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也势必推动地方国企加入大型央企和跨省市跨地域之间的企业并购重组的事件。同行业内横向并购重组,上下游行业之间纵向并购重组,以及集团公司资产注入整体上市将成为今后投资的热点。


  从行业来看,近期军工行业可谓是市场中的大热门,“中航系”旗下的ST昌河、中航精机、中航重机因资产重组而获市场资金的追捧已经成为最近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其次,“中兵系”的中兵光电、凌云股份、晋西车轴、利达光电也同样在这波行情中成为耀眼的明星。


  除了军工,钢铁行业的重组也在快马加鞭。随着2008年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和邯钢组成)、山东钢铁集团(济钢和莱钢组成)、东北钢铁集团(鞍钢和本钢组成)的成立,我国钢铁业500万吨规模以上的强强联合已经展开。长江证券分析师李冒余认为,2011年钢铁业的并购重组仍然会如火如荼的进行。如宝钢、鞍钢、武钢跨区域并购以及山东、河北等省的钢企的并购等。


  从汽车行业来看,在国务院近期颁布的鼓励行业重组中,汽车放在了第一位。民族证券分析师曹鹤认为,今后几年,伴随各大汽车企业(集团)的较大规模投资、异地建厂、政府直接进入汽车生产领域,产能过剩积累3-5 年,将成为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届时,汽车行业的大规模重组不可避免,市场集中度将大大提高。1/3 的汽车整车企业陷入生存危机,或被收购或破产。预计2011年将是中国汽车行业加快重组的重要一年。他认为,2011年汽车板块最大亮点便是一汽集团整体上市,一汽轿车、一汽夏利等将成为关注的重点。(证券日报)

 

  “掘金”央企整合潮 4条线索挖掘潜力股


  “中航系”“中兵系”“中邮系”,一大批上市公司已经用实际行动引爆央企重组股行情。而当“中投二号”的成立将央企整合带入快车道时,随之而来的机遇也在不断地靠近当中。


  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已经推出整合计划的公司来说,一些具有相对确定性的“准”重组央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在具体挑选之时,可以从行业、实际控制人、公司状况以及股改承诺4个方面来甄别。


  线索1:3行业或成整合“温床”


  哪些行业是央企重组最密集的发生地?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从2007年以来完成的央企重组成功案例中,军工和机械企业成功整合的案例占到了30%左右。而其中,军工行业绝对是央企重组最火热的一个战场。


  近期,受益于控股股东中航工业集团注资的中航精机(002013),就以两个月超过170%的区间涨幅。中原证券分析师路永光告诉记者,从近期中航系上市公司整合一事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军工集团资产注入与整合的步伐有加速的趋势,考虑到国内最主要的几大军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技(000901)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兵器工业集团旗下的资产证券化率都不足20%,未来整合的需求非常强烈。


  与军工行业类似,机械行业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在多年连续实现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机械行业仍然难掩一些“硬伤”。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核心配套部件的严重依赖进口等问题。从目前透露的“十二五”规划细节来看,通过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整合与重组,打造出能够与国际巨头抗衡的超大型机械“航母”已经是箭在弦上。


  值得一提的是,受国家政策助推,央企重组的大潮还蔓延到近期表现抢眼的煤炭板块。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之后,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又在本月9日表示,要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并提出了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的目标。


  “在国家政策的强烈刺激下,煤炭行业重组整合的进度有望加速推进。”一位长期研究煤炭板块重组的分析师告诉记者。他还表示,尽管近期煤炭板块的整体涨幅已较大,但中期来看,鉴于天气、节能限产等因素,煤炭行业估值仍有很大吸引力。可关注如中国神华(601088)、平庄能源(000780)等。

 

  线索2:ST央企年末升温


  一方面是扭亏保壳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国资委加快推动央企整合的决心。在这两大因素的共振下,一些不幸被贴上“ST”标签的央企自然而然就被寄予更多的期待。屡屡上演的麻雀变凤凰的好戏,更为这些颇有背景的ST公司凝聚了充足的人气。


  以王亚伟的独门重仓股ST昌河(600372)为例。从2009年4月停牌重组历时1年半后,经过对中航工业集团、中航科工集团等多方的协调与配合,成功实现中航工业所属航空电子业务的经营性资产及产品业务上市。公司股价在复牌当日暴涨近170%之后,自然受到资金的热烈追捧,9月20日复牌后的区间涨幅已经超过了3倍。


  上海证券最新披露研报称,历史遗留问题相对较少、资产相对干净、有国资背景,特别是有大型央企背景的公司,因为有庞大的集团靠山,外加控股股东丰富的资产,所以最后成功重组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其他类型的公司。


  因此,大股东为央企的ST股,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ST洛玻(600876)、新疆建设兵团下的ST百花(600721)、中房开发的ST中房(600890)以及大股东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ST轻骑(600698)等,都值得密切跟踪。一旦央企对这些公司注入资产,其含金量将成倍提高。与此类似,那些大股东手中有较多优质资产的ST合金(000633)、ST珠峰(600338)、*ST传媒(000504)、*ST金杯(600609)等也可适度关注。


  “严格控制风险与仓位是参与ST重组股的要点。这类公司毕竟没有太多的业绩支撑,股价仅体现人们一个良好的预期,所以要谨慎参与。”一位长期从事ST类股票研究的人士提示。

 

  线索3:股改承诺箭在弦上


  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一大批上市公司大股东就已承诺,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或者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以推动公司发展。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不少承诺到现在为止仍没有履行。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证监会对于大股东不履行承诺义务有着明确的惩罚规定;另一方面,即使出于做大做强上市公司、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考虑,上市公司和其控股股东也存在完成承诺的内在动力。在相关部门大力推动央企重组的背景下,这些迟迟没有实施的承诺,便可能突然演变成股价大涨的契机。


  方正证券研究所认为,在所有成功的整合重组样本中,以资产注入的形式来完成重组的比例达57%,其中以定向增发完成注资的方式尤为突出。众多的成功重组案例显示,拥有大股东资产注入承诺的上市公司往往能有很高的重组成功概率,其中有明确股改承诺的上市公司如中国卫星(600118),中化国际(600500),江钻股份(000852),桂冠电力(600236)等。而在具体操作策略上,可以从股改承诺实现进行把握,优先关注那些时限将至的公司。

 

  线索4:“学院派”成整合黑马


  近期以来,一个群体成为了央企整合大潮中一个新的关注焦点——它们就是一些科研院所旗下的上市公司,也被市场人士戏称为“学院派”公司。因为在国资委透露的信息当中,科研院所并入生产性企业,是实施央企整合的一条重要思路。


  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是科研院所,如果能够利用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既符合国资委的思路,又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与技术竞争力,同时也可以用市场的激励机制对科研院所实现资本化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把科技知识的力量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把知识充分地转化为生产力。


  华泰联合证券的研报提到,在所有余下的120余家央企单位中,科研院所和“小央企”将是优先被其他大型央企单位整合的对象。对于这些优先被整合的央企来讲,其旗下的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目前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科研院所下面所辖上市公司尚未实现重组整合。而相关的上市公司包括有研硅股(600206)、北矿磁材(600980)、大唐电信(600198)、烽火通信(600498)等。(每日经济新闻)

 

  45只上海本地股重组信息完全点评


  上海国资委主任杨国雄在7 月12 日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明确指出,2010 年下半年在做好世博各项工作的同时,将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并突出“5+1”工作。7 月15 日上海市国资委召开新闻例会,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燮亦明确表示,按照今年上海国资证券化率要达30%的目标,下半年上海国资委将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资产置换、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整体上市和核心业务资产上市。这都表明随着世博会各项工作全面步入正轨,上海国资系统的工作重心将重新回到国资整合上来,今年下半年上海国资整合速度将加快。


  具体到整合的模式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第一,集团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或者实现整体上市。第二,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使上市公司在产业链上有更明确的分工。第三,按照上海国资委公布的主业目录,剥离非主业资产,做大做强核心主业相关资产。(厦门证券)


  1、市国资委旗下集团和上市公司:
  上海国资委旗下集团 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锦江投资、锦江酒店、锦江旅游
  光明食品有限公司 光明乳业、海博股份
  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 金枫酒业
  上海益民食品一厂(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梅林
  华谊集团 氯碱化工、三爱富、双钱股份
  百联集团 百联股份、友谊股份、上海物贸、第一医药
  上海电气集团 上海机电、自仪股份、上柴股份、海立股份
  上海仪电集团 飞乐音响、飞乐股份、上海金陵、广电电子、广电信息
  上海地产集团 中华企业、金丰投资、
  上实集团 上实发展
  久事公司 强生控股
  城建集团 隧道股份
  交运集团 交运股份
  建工集团 上海建工
  华虹集团 上海贝岭
  兰生集团 兰生股份
  建材集团 棱光实业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机场


  2、区国资委旗下集团和上市公司:
  区国资委 旗下集团
  金山 金山开发
  闸北 西藏城投、
  黄浦 老凤祥、新世界
  崇明 亚通股份
  卢湾 益民商业
  静安 上海九百
  浦东新区 上工申贝、浦东建设、张江高科

  1、市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
  锦江国际
  锦江投资 (600650 )、锦江饭店(HK2006)、锦旅B股 (900929 )
  重组类型:资产置换
  重组进程:1、2010 年5 月27 日,锦江投资第六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转让上海东锦江大酒店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决定: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转让公司持有的东锦江1.87%股权;以2009 年12 月31 日为基准日,对东锦江进行资产评估,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实施上述股权转让。 2、2010年8月5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取得公司持有的上海东锦江大酒店有限公司(下称:东锦江)全部1.87%股权受让权。本次交易以东锦江企业评估价值(净资产为94031万元)为基础,确定交易价格为1758.4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东锦江股权。 3、2010年8月9日因重大事项进行咨询论证连续停牌5个交易日。 4、2010年8月14日公告,锦江酒店拟向公司控股股东--锦江国际非公开发行内资股和支付现金对价的方式收购其持有的锦江投资2.13亿股股份。锦江酒店的控股股东为锦江国际,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锦江投资每股转让价格为9.79元。本次收购完成后,锦江酒店直接持有锦江投资2.13亿股,间接持有锦江投资1225.05万股,合计持股占锦江投资占总股本的40.76%。5、2010年8月16日锦江酒店公布,集团拟总代价共26.94亿元向控股股东江国际集团收购锦江投资38.54%股权及锦江旅游50.21%股权;公司主营业务转型为汽车服务和现代物流。
  至此,锦江系整合全面拉开。


  百联集团
  百联股份 (600631 )
  重组类型:资产整合
  重组进程:
  1、08年8月,上海国资委确定了6大国企改革集团,公司大股东百联集团就是其中之一,而上市公司将定位为集团旗下百货和购物中心资产整合的平台。
  2、因资产重组,2010年7月19日起停牌。
  友谊股份 (600827 )
  重组类型:资产整合
  重组进程:1、09年3月媒体披露作为上海的“商业航母”,百联集团目前已经拥有百联股份、上海物贸、第一医药、友谊股份及联华超市等5家上市公司,但目前超商事业部管理的范围内,仍有华联超市、华联吉买盛、华联罗森等知名品牌未上市。华联超市一旦回归A股,有可能选择还没进行业务调整的友谊股份作为壳资源。 2、经2009 年6 月25 日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联华超市及其下属子公司上海联华超市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华超市发展”),与本公司实际控制人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联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百联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联置业”)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收购百联集团及百联置业持有的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超市”)100%股权,其中:拟由联华超市受让百联集团持有的华联超市99.4%的股权,由联华超市发展受让百联置业持有的华联超市0.6%的股权 3、因筹划重大重组事项,2010年7月19日起公司连续停牌。


  第一医药 (600833 )
  重组类型:资产置换
  重组预期:第一医药隶属百联集团,是上海市医药国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上药集团与上实集团联合重组,组建了上海医药国资的旗舰平台——新上药集团。第一医药是唯一一块尚未进入新上药的市属医药国资资产,且与百联集团的超商百货主业关联不大,在新上药定位明晰且加速国资盘整的大背景下,第一医药被划拨到新上药,存在逻辑上的可能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上药重组方案出台前,旗下三家上市平台之一的上实医药(600607.SH),将贡献公司利润40%的联华超市股权转让给百联集团。

  华谊集团
  氯碱化工 (600618 )、三爱富 (600636 )、双钱股份 (600623 )
  重组预期:
  华谊集团作为上海市国资委下属的化工航母,旗下拥有三爱富 (600636 )、氯碱化工 (600618 )、双钱股份 (600623 )3家上市公司。按照上海市国资委的要求,华谊集团已经明确确定了三大主业发展方向: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包括橡胶工业),相对应的平台正是三爱富、氯碱化工、双钱股份3家上市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
  上海机电 (600835 )、自仪股份 (600848 )、上柴股份 (600841 )、海立股份 (600619 )
  重组类型:资产注入
  重组预期:上海电气集团拥有上海电气、上海机电、自仪股份、海立股份和上海集优等多家上市公司,在上海电气的业务框架之中,2008年完成了吸收合并的上海电气是集团电力设备业务的主要承载主体;从事着电梯业务的上海机电则有望成为机电一体化业务的整合平台,上海机床集团的机床业务和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从事的印刷包装设备业务均属于这一板块;而从今年年初自仪股份受让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综合监控资产及人员转移来看,其有望成为上海电气集团轨道交通设备的整合平台。据投行人士推测,海立股份的重组方向一是将相关重工设备资产(如上海第一机床厂等)纳入其中,另一种可能则是通过资产置换后将集团下属的环保设备的资产置入上市公司。


  上海仪电集团
  飞乐音响 (600651 )
  重组类型:资产置换
  重组进程:2009年7月公告,上海仪电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飞亚照明公司7.74%股权,出让价格为2430万元,公司作为唯一意向受让方。受让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或间接持有飞亚照明公司40%的股权。对照明之外的资产,飞乐音响也开始进行转让,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浦江智能卡系统公司75%股权。2009年8月份,飞乐音响向上海仪电集团转让了所持外高桥 (600648 )房产。公司未来将以绿色照明产业为发展主业,争取在2014年实现公司销售收入40亿的目标。


  飞乐股份 (600654 )
  重组类型:资产置换
  重组进程:
  飞乐股份2009年11月14日公告,公司将以1.92亿元价格向大股东上海仪电集团出售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100%股权。飞乐股份表示,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是国内较早生产经营各类科学仪器的企业,由于人才缺乏、技术更新不快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原因,公司近几年经营业绩呈下滑趋势,因此公司决定集中资源、优势发展汽车电子产业,退出科学仪器行业。


  上海金陵 (600621 )
  重组类型:资产置换
  重组进程:
  上海金陵将与其大股东仪电集团进行资产置换,置出上海金陵的资产涉及旗下7家参控股子公司,置入资产则是仪电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怡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涉及交易资产价值达3.42亿元。2009年11月,上海金陵股东大会通过了资产置换方案。上海金陵将变身为房地产公司。


  广电电子 (600602 )、广电信息 (600637 )
  2009年8月,仪电集团分别出资11.1亿元和10.7亿元,收购上广电持有的广电电子30.07%股份和广电信息42.24%股份,从而取代上广电成为两家公司控股股东。同时广电电子和广电信息还将各自持有的广电光电子股权转让给了上广电,从而撤底剥离了液晶五代线。

  上实集团
  上实发展 (600748 )
  重组类型:股权变更
  重组进程:1、由于历史原因,上实集团下属房地产业务布局分散,存在不同程度的业务重叠和交叉现象,导致产业资源无法全面整合、协同效应无法充分发挥,这种现状已无法适应上实集团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削弱了上实集团房地产业务的整体竞争力。


  2、因公司控股股东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研究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项,公司股票按相关规定停牌。2010年7月9日起连续停牌。


  3、8月17日公告,上实发展重组方案出炉,上实控股将通过在香港注册的全资附属公司上实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实地产”)受让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上实”)持有的上实发展6.896亿股股份,并成为上实发展的控股股东。本次股权转让是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对下属房地产业务进行整合的第一步。


  上海城建
  隧道股份 (600820 )
  重组类型:资产注入或整体上市
  重组预期:2009年上海国资委曾要求部分国企加快重组或整体上市步伐,城建集团也在此列。而且去年9月,城建集团的董事长王志强出任了隧道股份的董事长,上海城建实力雄厚,可供注入资产包括基建业务、房地产业务等。城建集团在国内市政工程集团排名第一,尚未上市基建业务规模与隧道股份相当;除基建业务外,旗下上海城建置业发展公司位居上海市地产企业50强第17位,目前在建面积49.2万平方米,土地储备230多万平方米,规模与栖霞建设相当。


  华虹集团
  上海贝岭 (600171 )
  重组类型:资产注入
  重组预期:公司第一大股东华虹集团以分立方式进行重组,华虹集团将所持上海贝岭27.8%的股权以及其他资产分立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持有,相应按照分立出的资产减少中国电子在华虹集团中的出资额。至此,中国电子将不再持有华虹集团股权,同时,公司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中国电子。公司有望成为中国电子集成电路板块资产重组的平台。中国电子旗下未上市的集成电路设计资产包括中国华大和上海华虹。中国华大总资产超过10亿元。


  兰生集团
  兰生股份 (600826 )
  重组类型:资产注入
  重组预期:09年兰生股份就停牌筹划过重组,因条件不成熟而搁置,但想象空间依然存在,从其大股东兰生集团来看,其战略规模已经得到国资委的正式批准,将转型为以国际贸易为主业,以物流为支撑的大型国企,如果兰生集团要将其外贸、物流业务整体上市,兰生股份是唯一的上市平台。另外,兰生股份通过兰生国健药业间接持有上海中信国健药业49%股权,而兰生集团下属还有国盛医药、国健研究院、张江生物等生物医药资产,将兰生股份打造成生物医药业务上市平台,也是不错的选择。

  上海地产集团
  中华企业 (600675 )、金丰投资 (600606 )
  重组类型:资产整合
  重组进程:中华企业和金丰投资目前双双停牌。
  中华企业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目前还是金丰投资的控股股东,金丰投资主营住宅流通业务。上海地产集团旗下优质资产还有上海中星(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上海国资委的要求,上海地产集团的资产将要实现整体上市。最重要的一条是解决上海地产集团的同业竞争问题,外界普遍认为,上海地产集团的房地产资产部分将被注入中华企业,中星集团的地产资产或被注入到中华企业当中。继中华企业7月20日发布了新董事提名议案通过的公告后,7月28日,金丰投资也发布了新董事提名议案通过公告。原中华企业副董事长并历任董事和党委书记,现任金丰投资党委书记的张景载获提名出任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而早前曾任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经理,上海房地(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现任中华企业党委书记的陈力获也被提名出任中华企业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实现整体上市可能性加大。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机场 (600009 )
  重组类型:资产注入
  重组预期:2006年股改时大股东曾承诺未来将通过上海机场整合集团内航空主营业务及资产,然而目前虹桥机场及最新投入使用的虹桥2号航站楼还不属于上市公司。在虹桥大枢纽的规划下,虹桥2号航站楼势必会进一步分流浦东机场的客流,会进一步加剧上海机场集团与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未来将被注入的资产有:虹桥机场1期和2期、物流发展事业部、城市航站楼、实业投资公司等,并最终实现上海机场集团的整体上市。

  2、区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
  金山区
  金山开发 (600692 )
  重组类型:资产注入
  重组进程:2010年7月9日公告,经向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核实,公司未来三个月内,不存在股权转让、资产重组、整体上市等影响公司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的事项。但是公司作为金山区国资委下属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今后将紧密围绕金山区的功能定位,在工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改造、商业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获得新发展,金山区会将优质资产项目注入公司。


  闸北区
  ST二纺 (600604 )
  重组类型:资产置换
  重组进程:2010年2月5日公告,股东大会通过重大资产置换方案。太平洋机电集团拟将其持有的上海二纺机23742.86万股A股股份(占上海二纺机总股本的41.92%)无偿划转给市北集团。市北集团以其开创公司100%股权,与上市公司扣除现 金人民币2亿元后的全部资产及负债进行资产置换。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将由纺织机械整体转型为园区产业载体开发经营及园区产业投资业务,并依托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平台谋求快速发展。市北集团则负责园区土地一级开发,这也是集团今后的两大业务板块,双方不存在实质性同业竞争。

  黄浦区:
  老凤祥 (600612 )
  重组类型:资产注入
  重组进程: 2010年7月31日公告,公司收到证监会批复,核准公司向黄浦区国资委发行股份购买相关资产,并豁免黄浦区国资委因认购股份而应履行的要约收购义务。09年9月,股东大会通过向黄浦区国资委发行股份不超过5837.45万股购买老凤祥27.57%的权益及工美公司100%的权益议案,发行价14.08元/股,评估基准日(09年6月30日)老凤祥27.57%股权对应价值为4.57亿元,工美公司市场价值为3.64亿元。


  新世界 (600628 )
  重组类型:资产注入
  重组预期:大股东黄浦区国资委持股数目前只有1.3407亿股,占比为25.21%,低于30%。黄浦区国资委前曾增持该股。为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为支持新世界做大做强现代商业品牌,并进一步增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黄浦区国资委股改时承诺将注入优良资产。黄浦区资产注入的目的主要是公司的重估价值较大,黄浦区将注入资产从而提高其控股比例,解决控股比例较低的问题。


  崇明岛
  亚通股份 (600692 )
  重组类型:资产置换
  重组进程:长江隧桥从2009年10月31日开通后对亚通股份申崇航线水上运输业务冲击严重,公司经营出现较大亏损。亚通股份主要经营的运输业务已经处于继续两年"亏损"的经营状态。面对如此困境,公司大股东崇明县国资委提出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将亚通股份的部分资产进行剥离,并注入与酒店类资产。2010年6月1日公告,股东大会同意公司将全资子公司上海亚通高速客轮公司的13艘大小高速船、母公司拥有的12艘车客渡船、南门码头资产(不包括土地和建筑物)、宝杨码头资产,与崇明港投公司拥有的锦绣宾馆的固定资产和土地、在建的静南宾馆2项资产,进行资产等值置换。置入资产作价2.05亿,置出资产作价2.25亿元。2000万元的差价将由崇明港投公司以现金方式向上市公司补足。(与前次预案比,原准备注入的崇明旅游公司10%股权被取消。(厦门证券)

 

  另辟蹊径掘金重组:大股东减持暗藏升机


  重组向来是A股股民最为热衷的炒作题材。中航精机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后9个涨停板,直接激活央企重组题材板块,并一度引爆军工股行情;上海年内冲刺30%证券化率目标,令上海本地股资产整合预期愈加强烈。


  然而重组机会却往往又是最难把握的。《每日经济新闻》另辟蹊径,从大股东减持行为寻找重组题材。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后发现,诸多案例显示,大股东减持常常暗藏玄机。


  案例回顾


  鼎盛天工重组前控股股东5次减持


  今年7月,鼎盛天工(600335)置入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后,短短一个月,股价从停牌前的8.18元摸至近20元。


  《每日经济新闻》梳理发现,就在6月10日宣布重组前约半年时间里,鼎盛天工控股股东——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曾一度猛烈减持公司股份。2009年11月27日、12月2日、12月25日、12月28日、12月29日,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先后5次分别减持鼎盛天工320万股、1.4万股、500万股、200万股和300万股。彼时,鼎盛天工股价总体维持在7元~8元。


  无独有偶,类似鼎盛天工这样在大股东减持后,公司因重组而股价大涨的案例还不在少数。


  操作思路


  分清减持类型选择介入时机


  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兆伟认为,大股东减持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不影响控股权情况下的减持。大股动主要出于财务的考虑,从产业资本的角度判断股票市场的估值是否合理而作出的判断,或者是因对资金的需求而作出的减持,这种公司往往基本面尚可,公司股价估值不低。近期,獐子岛(002069)、浪潮信息(000977)大股东的减持就应属于此类。


  二是大股东存在退出可能的减持。这类公司往往基本面较差,主营业务长期维持在微利或亏损边缘,所处行业的盈利前景不被市场看好。与鼎盛天工同属国机系(实际控制人为中国机械工程集团)的林海股份(600099)应属此第二类。林海股份控股股东——福马机械集团早在今年3月份就拉开了减持序幕。


  此外,主营业务处于停顿状态的宝石A(000413),其控股股东宝石集团也正在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减持潮。


  “重组的目标是必然的,关键在于介入的时间点。”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对此,张兆伟认为,大股东减持会在短期内对股价形成冲击,但长期趋势仍取决于公司自身的行业属性及可预期的发展前景。只要重组预期明确,大股东实力够强,股价受宣布减持那段时间的冲击过后或将成为介入的好时机。


  另外,比较最近3年来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央企重组情况,上海证券发现重组大多集中在煤炭、电子、军工、医药、机械等行业,其中军工、电子、医药的相关公司市场表现突出。这3个行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集团资产证券化比例较低,可注入资产较多,且集团有利用资本平台做大做强的意愿。(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