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
网络犯罪三种类型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化,不仅全社会对之逐渐形成明确的完整的认识和观念,而且电子信息网络的社会化,使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及电子信息数据的拥有者扩展到政界、商界以至家庭,黑客行为对电子信息系统和电子信息数据的侵害就不再得到容忍。
网络犯罪形成原因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
一、网络犯罪发展概况
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网络攻击者利用我们对技术的依赖来进行大规模网络犯罪。2020年,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共收到投诉79.18万起,较上年增加32.44万起,同比增长69.42%;在过去五年中,平均每年收到44万起投诉,这些投诉涉及到了全球各地的各种互联网诈骗。
2016-2020年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共收到投诉总数及增速
资料来源:IC3、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犯罪分子利用网络钓鱼、欺骗、勒索等手段来针对社会最弱势的人群进行欺诈。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在2020年收到了创纪录的美国公众投诉共79.18万起,报告的损失超过42亿美元,较上年增加7.0亿美元,同比增长20%。
2016-2020年网络犯罪总损失金额及增速
资料来源:IC3、智研咨询整理
网络犯罪类型主要包括网络钓鱼、不付款/不送达、勒索、窃取个人信息及身份盗用等,其中网络钓鱼诈骗很突出,投诉24.13万起带来的损失超过5400万美元;勒索软件的投诉数量也继续增加,2020年报告了7.67万起。
2016-2020年网络犯罪类型分析
资料来源:IC3、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收到了10.53万起来自60岁以上受害者的投诉,总损失超过9.66亿美元;收到33.67万起来自20-59岁之间受害者的投诉,总损失超过22.55亿美元;收到2.32万起来自20岁下受害者的投诉,总损失超过0.71亿美元。
2020年各年龄段网络犯罪受害者总数及总损失
资料来源:IC3、智研咨询整理
二、网络犯罪治理措施
疫情的突然暴发,暴露出一系列现有规制体系的盲点和缺陷,引发的次生灾害可能进一步影响未来网络犯罪治理活动。在此背景下,对于涉疫情网络犯罪治理的探讨和经验总结不应仅限于疫情期间,更需要延伸至疫情之后。
全球网络犯罪治理措施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