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规模将达到1351亿元。近几年的银行自身金融科技投入力度正在逐年加大。
2019年工商银行的净利润达3134亿元,居六大行之首,其资产规模也远高于其他五家银行,资产规模达30.11万亿元。
2019年中国六大国有银行利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中国建设银行金融科技投资金额最多,为176.33亿元,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资额紧随其后,为163.74亿元,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的金融科技投资额分别为127.90亿元、116.54亿元、81.80亿元和50.45亿元。
2019年中国六大国有银行金融科技投资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人员数量达3.48万元,占员工的比重为7.80%,远高于其他银行。
2019年中国五大国有银行金融科技人数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金融科技浪潮的推动下,银行网点轻型化、智能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个趋势同样反应在业务离柜率连年攀升这一事实上。2016年银行业平均离柜率84.31%;2017年行业平均离柜率87.58%;2018年这一数字达到88.67%。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网上银行交易笔数达1637.84亿笔,同比增长7.42%,交易金额达1657.75万亿元;手机银行交易笔数达1214.51亿笔,交易金额达335.63万亿元,同比增长38.88%;电商平台交易笔数达0.83亿笔,交易金额达1.64万亿元;全行业离柜率为89.77%。
2016-2019年银行业平均离柜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2016到2019年四年当中,共有四家披露了相关数据的银行离柜率达到了95%,体现了这些银行在线上渠道建设方面领先于行业整体水平。
2019年四家银行业务离柜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到2019四年间,A股上市的国有五大银行均公布了电子银行渠道交易金额数据。“宇宙行”工商银行在电子银行渠道交易规模上遥遥领先其他四家银行,2016年交易总金额便已经突破500万亿元,2019年交易金额为633.05万亿元,已超过其他任意两家银行2018年同类数据相加总和。除工商银行以外,其余四家大行2018年电子渠道交易金额均突破百万亿。
2019年电子银行业务收入总量较上一年增长38%的同时,在全部手续费与佣金收入中的占比也跃升了一个台阶,达到18.7%,2017年同期占比为7.11%,显示电子银行业务正成为该行越来越重要的非利息收入来源。
2016-2019年建设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收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四家电子银行渠道交易金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各行网银功能的逐步完善,银行业务线上迁移已基本完成,并且对线下网点的分流作用明显。2019年个人网银用户渗透率为53%,较2018年略有增长。另一方面,网上银行功能的不断拓展使用户使用网银的频率增加,网银使用习惯逐渐养成,为接下来银行深入开展线上零售客户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到2019年四年当中,共有六家银行个人网银用户数量,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差异:国有大行个人网银用户规模突破亿级,明确公开该项数据的四家六大行成员——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在2019年个人网银用户数量分别为1.82亿、2.29亿、3.12亿和3.41亿。
2019年四家银行个人网银用户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成熟,手机银行功能逐渐完善,手机银行已成为用户使用电子渠道首选。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手机银行客户规模持续增长,目前均已超过3亿户。用户规模紧随国有大行的依旧是股份制银行,年报数据显示,五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手机银行用户数量均达到千万量级。
2019年中国四家银行手机银行用户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科技金融发展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数据显示:银行线上渠道运营逐渐对标互联网行业,因此银行移动app活跃度也将成为重要的运营参考数据和绩效考核指标。在全部36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四家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正式公布了其移动app月活(MAU):交通银行为4800万,平安银行为3292万,兴业银行为1151.90万户,民生银行为1021万
2019年四家银行移动APP月活水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中国六大国有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情况
银行名称 | 具体内容 |
中国工商银行 | 截至2019年12月末,工商银行个人手机银行app“融e行”客户规模达3.61亿户,全年净增4774万户。 “融e行” 月活达到6958万,2019年12月当月活跃用户超过7687万户,最高日活超1100万,实现移动端日活、月活、年活三项提升。 |
中国农业银行 | 截至2019年12月末,农业银行个人掌上银行客户总数达3.10亿户,较上年末增长20.6%。全年交易笔数174.12亿笔,同比增长28.6%;交易额达61.83万亿元,同比增长26.2%。企业掌上银行客户总数达18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7.8%;全年交易额达1.24万亿元,是上年的9.3倍。2019年末, 掌银月活突破7200万,同比增长36.2%。 |
中国银行 | 截至2019年12月末,中国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数达1.81亿户,全年交易金额达2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和41%。同时,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也日趋全球化,2018年中行海外手机银行服务覆盖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 覆盖国家和地区数达27个,支持10种语言,涵盖13大类、60余项服务。 |
中国建设银行 | 截至2019年12月末,建设银行个人手机银行用户3.51亿户,较上年增加4121万户,增幅13.31%;交易量173.17亿笔,交易额58.93万亿元。企业手机银行丰富功能服务,部署小微企业专区。企业手机银行用户数159万户,较上年增加53万户,增幅49.40%;交易量973万笔,交易额1.06万亿元。 |
中国交通银行 | 截至2019年12月末,交通银行持续迭代优化手机银行和“买单吧”两大APP,移动渠道月活近4800万。其中,手机银行渠道月活2218.24万,同比增长36.44%,客户规模较上年末增长45.07%。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 截至2019年12月末,邮储银行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达2.60亿户,手机银行月活同比增长31.53%; 2019年, 手机银行交易金额达7.09万亿元,同比增长22.03%。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中国六大国有银行金融科技建设重点
银行名称 | 具体内容 |
中国工商银行 | 围绕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成果落地,先后推出了借记卡换卡不换号、资信证明、历史明细、主题存单、上门收款、询证函等一系列个人及对公业务场景, 实现了让客户“一次都不跑”的升级客户体验;基于“金融+科技+生态"融合的整体思路发布新一代智慧银行旗舰店,引入5C、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54项最前沿科技,为客户打造了更具科技感、未来感、更加智能的前瞻金融服务体验;通过开放平台API和金融生态云双轮驱动,将000多项金融服务开放給20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实现支付、融资、理财、投资等金融产品,无缝嵌入到教育、医疗、出行、政务等民生消费和企业生产场景,与合作伙伴携手为客户提供“行业+金融”的综合服务。 |
中国农业银行 | 将“掌上银行”(简称“掌银”)作为全行战略性工程,全力推进掌银建设和经营;基于自身业务定位,加大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力度,构建了以“农银e贷"为总品牌,“农银个人e贷" 、“农银小微e贷” 、“农银惠农e贷" 和“农银产业e贷”为四大子品牌的线上信贷品牌和产品体系;加快远程银行云服务中心建设。 |
中国银行 | 将数字化基因根植到个人金融全产品、全流程和全条线;以统筹管理、整合优化为重点,打造强总部和敏捷条线;实施分客群、差异化营销服务模式;强化跨境业务、私人银行、消费金融、信用卡四大特色品牌。 |
中国建设银行 | 积极打造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服务平台,提升“5C智能银行”服务功能,赋能同业、社会。 |
中国交通银行 | 于2019年成立交通银行实验室,搭建全集团创新孵化研究平台。在数据、模型、算法等方面,为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C等研发项目提供孵化支持。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 不断优化线上交易渠道、建设商圈平台,主动融入客户生活场景,构建银行、商户和客户的互动生态圈;依托遍布城乡的网点渠道及客户基础,加快产品创新,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4-2030年中国银行金融科技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银行金融科技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共十章,包含中国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案例分析,中国银行金融科技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中国银行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