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是现代化学工业为适应资源或原料转换,顺应大型化、集约化、最优化、经营国际化和效益最大化发展趋势的产物。化工园区能为地方经济带来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不断向化工园区集中,园区化已经成为石化化工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按照产业特色划分,我国化工园区类型主要分为石油化工型、煤化工型、精细化工型;按照发展方式则分为企业扩张型和城市搬迁型。
化工园区类型
分类方式 | 类型 | 特点 | 代表园区 |
按照产业特色划分 | 石油化工型 | 以大型炼油-乙烯装置为龙头,带动下游相关产业发展,规模较大 | 上海化学工业区、南京化学工业区、 惠州大亚湾石区、福建泉港石化工业区 |
煤化工型 | 本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煤化工项目为龙头,带动下游相关产业发展 | 榆林煤基能源化工基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 |
精细化工型 | 以精细或者专用化学品及大宗合成材料生产为主 |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特种有机料)、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开发氟化工产品)、泰兴经济开发区(烧碱、氯产品) | |
按照发展方式划分 | 企业扩张型 | 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以自有的特色产品作为核心,扩张、辐射而建 | 齐鲁化学工业园区、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
城市搬迁型 | 将城市中原有的分散企业集中搬迁至新的化工园区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区、河北沧州临港化学工业园区、合肥化学工业园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化工园区发展历程
阶段 | 时间 | 发展 |
萌芽阶段 | 1984-1990 | 化工园区从无到有,总体数量较少。1990年,全国仅有省级以上化工园区13个,76.9%位于沿海地区:国家级化工园区8个 |
发展壮大阶段 | 1991-2006 | 改革开放的深入,投资环境的优化,据不完全统计,15年间,我国新建省级以上化工园区340余个:新建化工园区50%以上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其次为中西部内陆地区。 |
优化发展阶段 | 200- 2013 | 化工园区发展呈现规模不断壮大、产值持续提高的良好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3年年底,全国主要化工园区及以石油和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达到490余个。 |
提质发展阶段 | 2014-至今 | 化工园区不断提质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76家。其中,国家级57家,省级351家,地市级268家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化工园区运行模式
联合生产模式 | 核心企业模式 | 复合共生模式 | 政府主导模式 |
这类园区一般规模大,以世界级规模的炼油乙烯装置为龙头,以产业和产品链的衔接为纽带,建设公用工程“岛”,实现水、电、热和气的集中供应,采用国际化的开发理念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 一般是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以特色产品为核心辐射、扩张而建设的化工园区。如中国化工新材料(聊城)产业区、齐鲁化学工业园区等 | 这是建园初期就按照生态工业园的原理,通过在企 业内部、企业间及园区整体3个不同的空间范围内采用技术性对策,以有效改善园区的废水系统和园区 整体水环境。例如,浙江衢州沈家工业园区、鲁北 生态工业园等。 | 在地方政府统一规划下,将原有分散企业集中搬迁到新的化工园区,如天津开发区化学工业区、沧州临港化学工业园、合肥化工园区等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化工园区发展现状
截至2018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76家,同比增长12.48%。
近年来,化工行业安全事故频发。 2019年3月,江苏响水化工事件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使得化工行业面临严查整改,化工园区也将大幅压减,全力推动化工园区整治改造提升。部分省份化工园区大幅减少,预计未来三年我国化工园区规模增速将放缓。预测,2020年化工园区数量将在800家左右。
2014-2020年中国化工园区数量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在已创建的示范单位和两批示范(创建)名单中,江苏省共有11家化工园区被评选为了“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其次是山东省,共8家化工园区;排名第三的是福建省,共3家化工园区。可以看出,我国华东地区在建设数量上领先全国。
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76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57家,占总化工园区的8.43%;省级化工园区351家,占总化工园区的51.92%;地市级化工园区268家,占总化工园区的39.64%。
中国化工园区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化工园区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数据显示:从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园区分布来看: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有23家,位于中部地区的有1家,位于西部地区的有3家,位于东北地区的有3家;可见我国化工园区在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相比去年中国化工园区30强来看,地区分布情况无较大变化.
2019年TOP30化工园区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试点示范化工园区建设现状
1、江苏省
截止至2019年末,江苏省共有11家化工园区被评为了“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数量排名全国第一。
江苏省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现状
智慧化工园区 | 建设现状 |
智慧化工园区 | 智慧化整体建设实用性强,大气PPP项目与傅里叶远红外精准溯源、雨水在线监测等建设亮点突出,园区在安全、环保、循环化、能源、应急指挥协同联动机制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智慧化提升。 |
扬州化工园区 | 其智慧化整体建设实用性强,数据管理平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其智慧化整体建设实用性强,数据管理平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点突出,为提高园区的本质安全和环境保障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智慧化整体建设实用性强,大气PPP项目与傅里叶远红外精准溯源、雨水在线监测等建设亮点突出,园区在安全、环保、循环化、能源、应急指挥协同联动机制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智慧化提升。
扬州化工园区其智慧化整体建设实用性强,数据管理平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及事故预警系统、智慧环保、智慧应急与安防等建设亮点突出,为提高园区的本质安全和环境保障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2、山东省
截止至2019年末,山东省共有8家化工园区被评选为“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数量位于全国第二。
山东省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现状
智慧化工园区 | 建设现状 |
中国化工新材料(聊城)产业园 | 智慧化整体建设实用性强,大气PPP项目与傅里叶远红外精准溯源、雨水在线监测等建设亮点突出,园区在安全、环保、循环化、能源、应急指挥协同联动机制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智慧化提升。 |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 | 2019年,已全面建成投用包括物联网管理、智能运维等8个基础系统和安全环保、消防应急、物流交通等8个应用系统,实现了“一统和安全环保、消防应急、物流交通等8个应用系统,实现了“一园区(5G应用)试点方案,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路径,打造5G化工园区应用场景,争创工信部智慧园区(5G应用)试点。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化工新材料(聊城)产业园智慧化整体建设实用性强,大气PPP项目与傅里叶远红外精准溯源、雨水在线监测等建设亮点突出,园区在安全、环保、循环化、能源、应急指挥协同联动机制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智慧化提升。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2019年,已全面建成投用包括物联网管理、智能运维等8个基础系统和安全环保、消防应急、物流交通等8个应用系统,实现了“一区三园”一体化数据整合和协调联动。下一步,该区还将制定智慧园区(5G应用)试点方案,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路径,打造5G化工园区应用场景,争创工信部智慧园区(5G应用)试点。
3、上海市
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17年智慧园区建设全面启动以来,园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意见》,《上海化工区智慧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0)》,以及《智慧园区建设十三五行动计划》等,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将上海化工区建设成为一个深度感知、全面互联、智能高效、持续卓越的世界级智慧化工园区。
目前,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构建智慧产业运营、智慧安全应急、智慧绿色环保、智慧公用工程、智慧管理服务和智慧责任关怀等“1+6+X”的应用体系,已逐步实现信息源和大数据的中心汇聚功能。
4、浙江省
截止至2019年末,浙江省共有1家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和1家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其中,浙江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于2019年被推荐为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该智慧化工园区构建了“一中心、一平台、一网络、一体系”主体架构,集成安全、环保、安防、能源管控、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六大系统的一体化大数据分析决策平台,进一步实现区域内高风险化工企业24小时监控,环保数据实时采集监控,辖区内异味实现评价溯源,危化品车辆的定位监管等方面的统筹管理。
5、广东省
截止至2019年末,广东省有1家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8年底启动石化区“智慧园区”建设。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化建设要点
智慧化建设要点 | 具体内容 |
人脸识别道闸 | 对人员“进出即核查、核查即比对、比对即预警、预警即处置” |
自动预警系统 | 园区内借助智能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重点管理监视危化车辆行为,如有发现违规情况将自动预警。 |
智能巡逻机器人 | 园区设置具备自主巡逻、执守站岗、语音通报、sos-键报警的智能巡逻机器人在执行巡逻任务期间,可24小时实时记录园区周边情况。 |
自动监视系统 | 园区智慧办在全区范围内试行危化品运输车辆违法违规行为一体化协同防控,利用公安及交警等部门的共享视频资源,通过视颜智能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重点管理外来危化车辆,边界路段及时预警,路网中全程跟踪监控,自动监视危化车辆行为。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5-2031年中国化工园区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化工园区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共十三章,包含中国化工园区成功案例分析,化工园区的投资与前景分析,2020-2024年化工园区的政策法规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