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确表达健身运动动机的人群中,“甩肉”依然是大众健身运动的最大攻坚战,其他动机则包括增重增肌、调整体态、促进睡眠等较为分散的诉求。在向脂肪发起进攻的同时,大众也在进行着规避运动伤害的防守之战,其中膝盖是网民最为担心的运动伤害部位,其次是腿部(不含膝盖),再次是包含心脏、肝脏、呼吸系统(如对雾霾的担忧)等其它身体部位。
甩肉,国民健身运动第一攻坚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护膝,国民健身运动第一防守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网民在检索上述提到的健身运动相关信息时,移动端检索占比达到68%,其中跑步项目的移动检索占比最高,广场舞最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村上春树将超越昨天的自己视为他个人跑步的意义,而在这个全民健身热潮来临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热爱的运动中找到运动这件事对于自身的意义,发掘自己“有效地燃烧”的方式——有人钟爱雕塑肌肉,把玩各类运动器械工具;有人独爱篮球,在竞技与合作中寻找生命存在;有人喜欢广场舞,在直白而轻快的旋律中,将社交与运动融为一体。无论哪个健身群体,都有圈内无可取代的IP,无论哪种健身方式,只要正确得当,都在引领我们走向强身健体。
现代健身器材排行榜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广场舞IP排行榜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健身器材收入规模
国内的健身器材消费市场规模仍然较小。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中仅有 4套健身器材,普及率尚不足5%。我国健身器材年销售收入不断增长,2014年收入规模首次突破 300亿元大关。健身器材收入2011年的265.8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87.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5%。
2011-2017我国健身器材销售收入统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我国健身器材行业销售收入约为388亿元,2011-2017年我国健身器材行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5%。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健身器材行业迎来了市场化发展的历史机遇。预计到2018年我国健身器材行业收入能突破400亿元,到2022年健身器材行业规模将进一步超过500亿元。
2018-2022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收入规模预测(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健身器材行业市场规模
体育产业迎来市场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产业结构转型,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得以凸显。国家也密集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支持政策,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健身器材消费市场较小,但是重要的健身器材制造国家。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年销售额由2008的192长至2016的308亿元,2017年中健身器材市场规模达380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