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中国电梯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

    1、我国电梯行业概况

    ① 我国是全球的电梯制造中心和最大的电梯市场

    改革开放前,我国电梯行业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1949 年至 1979 年三十年间,我国大陆地区电梯安装总量仅约 1 万台。随着改革开放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电梯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实现了快速稳定的增长。

    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的统计数据,中国电梯的年产量 1980 年、1990 年、2000年、2010 年分别为 2,249 台、10,717 台、37,500 台、365,000 台,到 2016 年,已经突破 77 万台,产量增长始终保持强劲势头。近十年来,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也使得我国电梯制造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电梯产量从 2006 年的 16.8 万台上升至 2016 年的 77.66 万台,年复合增长率约 16.53%。目前我国电梯整机产品、配件产品的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电梯产量居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梯市场。

    电梯行业的高速增长同时带动了配套零部件行业快速发展,部分国产电梯零部件的技术、质量水平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在中低速电梯领域,零部件基本实现国产化。

我国电梯年产量增长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06-2016 年电梯产量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② 我国电梯市场与成熟电梯市场相比仍未达到饱和状态

    人均电梯拥有量是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人均电梯拥有量在 1990年只有 2 台/万人。截至 2016 年底,我国电梯保有量达到 493.69 万台,总人口数量为 138,271 万人,人均电梯拥有量增长至 35.70 台/万人。尽管人均电梯拥有量增长迅速,我国目前的人均电梯拥有量离发达国家的人均电梯拥有量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巨大的差距说明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电梯市场仍未达到饱和状态。

2014 年中国每万人电梯拥有量和世界发达国家、地区比较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 年,中国单台电梯服务人数为 381 人,单台电梯服务人数仍远高于欧美以及亚洲发达国家单台电梯服务人数。这一对比也表明,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电梯市场需求仍存在较大空间。

2014 年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单台电梯服务人数比较表

项目
全球
中国
欧洲
北美洲
日本
韩国
电梯保有量(万台)
1354
357
519
123
62
46.5
人口(亿)
72.77
13.6
7.26
3.38
1.28
0.51
单台电梯服务人数
537
381
140
275
206
11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③ 竞争格局:行业竞争激烈,外资品牌占据主导,民族品牌快速发展

    2015年底,持有电梯整机制造许可证企业已增长至696家,持有电梯安装维修许可证企业达到10,326家,电梯配件行业200家左右。目前,我国电梯市场主要被美国(奥的斯)、欧洲(蒂森克虏伯、迅达、通力),日本(三菱、日立、富士达、东芝)等外资品牌占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民族品牌约占国内30%的市场份额。

    我国电梯70%左右的市场份额为外资品牌企业占据。其中,奥的斯、三菱、日立等占据了45%左右市场份额,迅达、通力、蒂森、东芝、富士达等其他外资 品牌占据了25%左右的市场份额,民族品牌约占30%的市场份额。

外资品牌、民族品牌市场占比情况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在外资品牌电梯占据市场主导情况下,大批民族品牌电梯积极发展,逐步受到市场的青睐,江南嘉捷、康力集团、广日股份、东莞飞鹏、苏州东南等优秀民族品牌电梯企业的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已经接近外资品牌电梯企业,产品已挤入机场、铁路、五星级酒店等高端市场,并在国际市场上屡屡中标,约占国内电梯市场份额的15%。

    ④区域结构: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强

    我国电梯整机及零部件的制造产业基本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各类电梯零配件生产配套厂家和研究机构众多,已经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行的电梯产业分工、合作体系,产业聚集效应明显,为我国电梯企业的规模扩张、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从电梯的需求区域来看,我国电梯行业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经济总量的地域分布特征相一致,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南(包括华南)、华东、华北地区占据我国电梯总需求的 8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我国最主要的电梯消费市场。

2014 年我国电梯产量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电梯行业发展趋势

    ①产销规模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的制约,国内新增多层、高层住宅、工厂、商务楼等建筑的需求增长较大,我国电梯市场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其次,作为积极推动我国老人社会服务的公益性、福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旧楼加装电梯将成为电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此外,随着电梯保有量的增加,我国将逐步进入电梯更新的高峰期,原有电梯的维修及更换也成为我国电梯市场发展的坚实基础。

    ②行业增长以大型企业为主

    2016 年电梯市场采购,主要集中在三菱、通力、日立、奥的斯等行业领先的电梯品牌上,一、二线电梯品牌成为电梯采购市场的主角,电梯行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继续显现。

    ③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影响电梯行业格局

    近些年,老旧电梯故障以及电梯运行事故不断增加,在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盛行的时代,企业负面新闻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因而对电梯品牌的影响不断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已于 2014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与电梯明确相关的具体条款包括了八大条款,涉及电梯的生产、改造保养、修理、使用等相关环节,并且明确了电梯生产企业、维保企业和使用单位等各方面的责任。《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全面实施将推动电梯行业大洗牌。2016 年 3 月 17 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将《电梯安全条例》列入了 2016 年立法研究项目,7 月 1日,《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国家标准第 1 号修改单)正式实行,从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轿厢内开启轿门和层门强度三个方面完善了相关标准。

    ④ 维保成为电梯制造企业发展方向

    目前的市场环境使得电梯维保市场成为电梯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电梯安全备受瞩目; 二是电梯产销增速放缓,迫使制造企业将部分精力转移到其他相关业务上; 三是电梯保有量不断增加; 四是《特种设备安全法》第 45 条规定,电梯的维护保养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五是中国电梯制造企业的维保收入比例曾经普遍不高,近年来逐年增加,而跨国企业则有 40%-55%的收入来自维保,国内电梯企业的维保收入仍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未来,电梯行业后端服务将成为电梯市场竞争的重要战场。

国内部分电梯企业维保收入占比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⑤ 出口量持续增长

    电梯行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梯行业部分产品在技术、质量上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民族品牌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我国电梯产品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性价比优势逐渐凸现,进而推动了电梯产品出口量的持续增长。

    ⑥ 向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作为资源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能耗已经达到我国能源总消耗的1/3左右。根据中国电梯协会估计,我国每部电梯每天平均耗电量达到40度,电梯耗能约占整个建筑的5%。目前存量的住宅电梯约70%为非节能型,且2010年前安装的电梯属于严重耗电型。随着我国建筑物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落实,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电梯更换或改造计划,电梯改造需求(更换或加装部件)将会稳步增加,以满足对节能减排的要求。

    ⑥ 整机制造商向设计、安装、维保的综合服务提供商发展

    电梯作为一种机电合一的大型综合产品,安全可靠的运行取决于电梯本身的制造质量、安装质量、维修保养质量以及用户的日常管理质量等诸多方面因素。传统的理念只是单纯地注重产品本身的制造质量,而忽视了前期电梯产品与建筑物的优化配比、后期的安装和维护保养等一系列影响电梯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的其它要素。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不少优势企业搭建了客户支持平台,涉及销售、电梯空间设计、物业评估、土建工程、成本核算、维保等各环节,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建筑运载系统解决方案。因此,向客户提供安装、维保、改造等全方位服务体系的整机制造企业将具备更好的发展前景。

    3电梯行业未来需求情况

    电梯作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房地产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国际电梯市场呈现发达国家和地区需求稳步增长、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特征。未来,国内电梯行业发展将深受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影响。

    ① 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刚性需求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2020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 60%,城镇人口超过 8 亿。城镇化所带来的城镇人口对住宅和基础设施的需求将使电梯的未来需求持续增加。目前,6 层及以下的住宅楼占 70%以上的建筑面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渐突出,预计高层建筑的数量会上升。未来,全面落实《住宅设计规范》关于“7 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人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 16 米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住宅电梯”的规定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必将进一步激发城市住房安装电梯的需求。

2005-2016 年我国城镇化率变化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②人口老龄化趋势引致的需求

    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支持我国电梯消费市场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老龄人口的增长使得新建房屋建筑、公共基础设施都普遍具有安装电梯或扶梯的需求,同时还加大了对旧楼加装电梯的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05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7.69%,至2015年达到10.50%,未来5-15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2008年-2015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占比
8.25%
8.47%
8.87%
9.12%
9.29%
9.7%
10.10%
10.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③房地产行业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自2000年起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拉动电梯行业进入高速成长期。但近年来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环比持续回落,中国指数研究院指出,2015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告别过去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经过市场调整后将步入平稳增长的新常态阶段,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整体销售规模增速将维持在2%-5%的增长区间。作为房地产配套产业,电梯行业发展与房地产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在房地产行业进入产业发展的调整期、国家推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及房地产去库存的背景下,我国电梯行业发展也随之从高速成长期进入稳步发展期。

    电梯下游需求中商业住宅用电梯占电梯总需求的一半以上,另外电梯配比提升、保障房、旧梯更新改造、电梯出口等非地产因素亦影响电梯需求。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计划的推出将为经济调整期间电梯行业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按照规划,我国“十三五”时期将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改造城镇棚户区住房2,000万套。与地产新增需求放缓形成对比,电梯在保障房、旧梯更新改造和出口等几个领域呈现较高增长态势,新增需求对传统需求下滑形成一定对冲。

    ④电梯更新维护成为电梯市场新的增长点

    2016 年底,我国电梯保有量达到 493.69 万台,由于电梯更新维护与保有量挂钩,庞大的电梯保有量为电梯更新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首先,就已运行较长年限的电梯而言,三菱、日立等日本电梯的报废年限约为 15 年,奥的斯、迅达、通力等欧美电梯的报废年限约为 25 年。由于我国电梯大部分标准都是参照日本标准设定,电梯报废年限也在15年左右。截止2015年底,国内使用年限超过 15 年的电梯约有 8-10 万台。由于 2000 年开始我国电梯产销量快速增加,未来运行超过15年的电梯数量将急剧上升,预计2020年将达到 40 万台。过往近 20 年期间安装的电梯,未来将需要逐步更新换代。

    其次,就国内大量正常使用的电梯而言,2013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应至少每15天对电梯进行一次润滑、调整和检查。因此,目前电梯行业具有稳定和持续的维护保养需求。从全球电梯行业来看,电梯维保收入占到整个行业收入的一半,而目前中国的维保市场还处于相对初期的局面,并且多由第三方承包维保服务。现在国内电梯厂自维保比率约为10%-15%,而奥的斯等国际品牌达到40%-60%。自2012年至今,上市公司的维保收入占比呈上升趋势,近年房地产行业增长放缓的情况下,电梯维护保养市场也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

    ④ 国内电梯出口量稳步增长

    目前,国外品牌均已在国内设厂,国内电梯产业已经集聚全球70%左右产能,因此我国既是电梯需求大国,亦是电梯出口大国。从2003年起,我国电梯的出口量开始超过进口量,至2015年出口7.41万台。2008年以前,我国电梯出口(包含载客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年均增长保持在25%以上。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电梯出口增长率为负,但自2010年起,我国电梯出口量基本保持连续增长态势,短时间内出口增长的趋势不会发生逆转。

2006-2015 年中国电梯产品出口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电梯整体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本文采编:CY334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旧楼加装电梯行业发展动态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旧楼加装电梯行业发展动态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旧楼加装电梯行业发展动态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共十二章,包含旧楼加装电梯行业投资与趋势预测分析,旧楼加装电梯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旧楼加装电梯企业管理策略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