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老龄化人口现状分析
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434万人,近十年65岁及以上人口逐年增加,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即将到来和创造价值的劳动力减少,因此,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和必要性浮出水面。
2006-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走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06-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走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及占比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占比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二、2016年全国各省市老年化人口排行榜,辽宁老人最多(山东第二)
中国现在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人口比重上升,而且由于生育率较低,中国的少子化、老年化还是比较严重的。那么你知道中国省市哪些地方的老年人比重最高吗?哪些地方是真正的老年化城市呢?下面排行榜123网为你公布2016年全国各省市老年化人口排行榜,辽宁老人最多(山东位居第二)。
2016年全国各省市65岁以上人口比例人口比例占比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6年全国各省市老年化人口排行榜
排名 | 省市 | 65岁以上人口比例(%) |
1 | 辽宁 | 13.51 |
2 | 山东 | 13.18 |
3 | 江苏 | 12.77 |
4 | 重庆 | 12.50 |
5 | 安徽 | 12.00 |
6 | 湖南 | 11.75 |
7 | 吉林 | 11.00 |
8 | 北京 | 10. 60 |
9 | 陕西 | 10.40 |
10 | 贵州 | 10.32 |
11 | 广西 | 9.95 |
12 | 河南 | 9.90 |
13 | 江西 | 9.80 |
14 | 山西 | 9.49 |
15 | 甘肃 | 9.07 |
16 | 天津 | 8.60 |
17 | 福建 | 8.60 |
18 | 广东 | 8.55 |
19 | 青海 | 7.54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19省市区中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的有10个,分别为:辽宁、山东、江苏、重庆、安徽、湖南、吉林、北京、陕西、贵州。其中,辽宁省65岁以上人口比例最高,为13.51%,排在第二、第三的分别为山东和江苏。19省市区中排名最后的为青海,65岁以上人口比例仅为7.54%。
三、养老城市排名50强 2016中国最适合养老的50座城市
2016中国养老城市排名50强出炉。珠海排名第一,广州和上海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五位,令人意外。根据“标准排名•2016中国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显示,广东珠海、福建福州、广东广州、福建厦门、上海、浙江舟山、广东东莞、海南海口、海南三亚、陕西西安脱颖而出,成为“2016中国大陆十佳养老城市”。
2016中国大陆十佳养老城市
排名 | 城市 |
1 | 珠海 |
2 | 福州 |
3 | 广州 |
4 | 厦门 |
5 | 上海 |
6 | 舟山 |
7 | 东莞 |
8 | 海口 |
9 | 三亚 |
10 | 西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6中国养老城市排名50强
排名 | 城市 |
1 | 珠海 |
2 | 福州 |
3 | 广州 |
4 | 厦门 |
5 | 上海 |
6 | 舟山 |
7 | 东莞 |
8 | 海口 |
9 | 三亚 |
10 | 西安 |
11 | 深圳 |
12 | 温州 |
13 | 漳州 |
14 | 金华 |
15 | 南昌 |
16 | 杭州 |
17 | 铜陵 |
18 | 威海 |
19 | 长沙 |
20 | 南宁 |
21 | 嘉峪关 |
22 | 长春 |
23 | 青岛 |
24 | 柳州 |
25 | 大连 |
26 | 丽江 |
27 | 攀枝花 |
28 | 北京 |
29 | 南京 |
30 | 合肥 |
31 | 天津 |
32 | 佛山 |
33 | 宁波 |
34 | 武汉 |
35 | 西宁 |
36 | 成都 |
37 | 丹东 |
38 | 苏州 |
39 | 泉州 |
40 | 无锡 |
41 | 太原 |
42 | 株洲 |
43 | 台州 |
44 | 惠州 |
45 | 莆田 |
46 | 湖州 |
47 | 北海 |
48 | 桂林 |
49 | 河池 |
50 | 丽水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基础样本来自中国社科院今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4》中最宜居的前100个城市。以宜居指数(40%权重)、空气指数(20%权重)、医疗指数(20%权重)、交通指数(20%权重)四方面作为最终评价标准。
后三个指标主要考量的是养老的特点。其中,空气指数主要指标来自于2015年度各城市优良天数;医疗指数主要指标来自于2015年各城市三级医院数量与城区常住人口的占比;交通指数主要指标来自于当地机场2015年吞吐量、铁路车次等数据排名。
过去几年,中国的养老走向了“逃离城市,回归田园”的路线,但这种圈地占资源的养老模式因为远离城市,配套设施差、空置率高的弊端逐渐显现。所谓“好山好水好无聊”,标准排名研究院认为,中国式的养老必须重新回归城市。
在标准排名研究院看来,最好的养老方式是对既有生活的延续。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城市养老必将成为中国式养老的主流模式,养老不能脱离城市,不能脱离社区生活。所谓的生态养老、旅居养老等新型模式,也都是以城市养老为基础的。
养老城市榜单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而产生。旅居养老成为这两年的新潮流,再加上“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早已消失,参考交通指数一是考虑到子女看望父母的便利性;二是考虑到老年人爱好旅游的人数与日俱增,交通便利也方便老年人的出行。
为什么选择用三级医院指标?主要缘于中国人看病习惯,老年人往往大病多,国人大多认为三级医院方能保证基本的医疗条件。作为医院领域的代表,三级医院数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护理人员数量的多少以及综合素质的高低。
在这样的标准之下,榜单显示,31个省份中有22个省市的城市上榜50强。其中有39个城市为南方城市,占50强中的78%,另外11个城市为北方城市。浙江有8个城市上榜位居第一,广东有6个城市上榜位居第二,福建有5个城市上榜。
与去年一样,资源高度集中的四个一线城市今年再次全部入榜50强,其中广州和上海更是位居前十。这或许说明,养老也难“逃离北上广”。这和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有关系,与前几年“逃离北上广”背离的是出现了“回流北上广”,养老也是一种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