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纳米银行业供需及趋势研判:技术持续提升、应用不断拓展[图]

内容概述:我国纳米银制造行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2017年国内纳米银市场规模为0.63亿元,2024年国内纳米银市场规模增长至2.03亿元。价格来看,近年来我国纳米银价格整体呈上升态势,2024年我国纳米银市场均价为1320万元/吨,未来随着制备工艺的改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纳米银的生产成本将逐渐降低,从而推动市场价格的下降。


上市企业:瑞森新材(836829)


相关企业广州宏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山东建邦胶体材料有限公司


关键词:纳米银政策、纳米银产业链、纳米银产能、纳米银产量、纳米银需求量、纳米银市场规模、纳米银价格、纳米银竞争格局、纳米银趋势


一、纳米银行业概述


《纳米技术纳米银性能测试方法指南》(GB/Z43890-2024)将纳米银定义为三维空间尺度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1nm~100nm)的单质银材料。纳米银按形态可分为粉体和胶体形态。


金属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和抗菌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其中制备抗菌材料的主要原料为纳米银。纳米银在光催化以及接触反应下发挥一定的抗菌性能,这种性能和纳米银粒径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纳米银粒径的逐渐减小,其抗菌性能会随之增加。极细小的纳米银能够发挥出巨大的杀菌作用,能够在几分钟内将数百种细菌消灭。纳米银具有纳米材料的特点(宏观量子隧道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具有比表面积大、渗透性强、安全性高和耐氧化的优点。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纳米银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应用,如造纸包装、医学、光学和催化等。

金属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和抗菌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其中制备抗菌材料的主要原料为纳米银。纳米银在光催化以及接触反应下发挥一定的抗菌性能,这种性能和纳米银粒径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纳米银粒径的逐渐减小,其抗菌性能会随之增加。极细小的纳米银能够发挥出巨大的杀菌作用,能够在几分钟内将数百种细菌消灭。纳米银具有纳米材料的特点(宏观量子隧道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具有比表面积大、渗透性强、安全性高和耐氧化的优点。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纳米银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应用,如造纸包装、医学、光学和催化等。


二、纳米银行业政策


我国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目前通过纲领性文件、指导性文件、规划发展目标与任务等构筑起新材料发展政策金字塔,予以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指导。纳米材料属于新材料,新材料行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各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支持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2023年1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将“贵金属催化材料制造-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贵金属纳米催化材料;金属纳米材料制造-贵金属压延加工-银和银粉纳米材料”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纳米银行业产业链


纳米银的制备方法有很多,液相化学还原法、物理吸附法和溶胶-凝胶法是常用的负载化方法。化学还原法是利用还原剂将银离子还原成纳米银粒子,因合成过程迅速、粒径大小可控、简便快捷、成本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化学还原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纳米银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含银离子的溶液与还原剂反应,使银离子还原成纳米银颗粒。纳米银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白银、还原剂与相关设备等,下游应用于日化、生物医疗、催化剂、纺织行业等。

纳米银的制备方法有很多,液相化学还原法、物理吸附法和溶胶-凝胶法是常用的负载化方法。化学还原法是利用还原剂将银离子还原成纳米银粒子,因合成过程迅速、粒径大小可控、简便快捷、成本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化学还原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纳米银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含银离子的溶液与还原剂反应,使银离子还原成纳米银颗粒。纳米银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白银、还原剂与相关设备等,下游应用于日化、生物医疗、催化剂、纺织行业等。


纳米银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粒径小于100nm,一般在25-50nm之间。纳米银的性能与其粒径有直接关系。研究发现,粒径越小,价态越高,杀菌性能越强。我国纳米银主要应用于日化、化工建材、医疗卫生等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占比33.4%、27.5%与20.5%,其他领域应用占比18.6%。

纳米银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粒径小于100nm,一般在25-50nm之间。纳米银的性能与其粒径有直接关系。研究发现,粒径越小,价态越高,杀菌性能越强。我国纳米银主要应用于日化、化工建材、医疗卫生等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占比33.4%、27.5%与20.5%,其他领域应用占比18.6%。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纳米银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四、纳米银行业发展现状


纳米银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材料,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银的制备工艺和产品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17年我国纳米银产能为8.4吨,到2024年增长至18.3吨,2024年我国纳米银产量为15.5吨,需求量为15.4吨。

纳米银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材料,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银的制备工艺和产品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17年我国纳米银产能为8.4吨,到2024年增长至18.3吨,2024年我国纳米银产量为15.5吨,需求量为15.4吨。


我国纳米银制造行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2017年国内纳米银市场规模为0.63亿元,2024年国内纳米银市场规模增长至2.03亿元。价格来看,近年来我国纳米银价格整体呈上升态势,2024年我国纳米银市场均价为1320万元/吨,未来随着制备工艺的改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纳米银的生产成本将逐渐降低,从而推动市场价格的下降。

我国纳米银制造行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2017年国内纳米银市场规模为0.63亿元,2024年国内纳米银市场规模增长至2.03亿元。价格来看,近年来我国纳米银价格整体呈上升态势,2024年我国纳米银市场均价为1320万元/吨,未来随着制备工艺的改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纳米银的生产成本将逐渐降低,从而推动市场价格的下降。


五、纳米银行业竞争格局


由于纳米银生产技术门槛较高,目前国内规模化生产企业数量较少。少数领先企业在市场中占据较大的份额,这些企业可能具有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生产设施、广泛的销售渠道和良好的品牌知名度。目前我国纳米银行业主要企业有广州宏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苏州银瑞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建邦胶体材料有限公司、四川斌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

由于纳米银生产技术门槛较高,目前国内规模化生产企业数量较少。少数领先企业在市场中占据较大的份额,这些企业可能具有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生产设施、广泛的销售渠道和良好的品牌知名度。目前我国纳米银行业主要企业有广州宏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苏州银瑞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建邦胶体材料有限公司、四川斌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


六、纳米银行业发展趋势


纳米银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材料,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银的制备工艺和产品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通过改进制备工艺,可以生产出粒径更小、分散更均匀的纳米银颗粒,这些微小的颗粒不仅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强了其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还使得纳米银在抗菌、导电等方面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纳米银与其他材料的复合技术也将得到发展,通过将纳米银与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等进行复合,可以制备出具有多种优异性能的纳米银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不仅继承了纳米银的原有特性,还通过与其他材料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协同效应,从而赋予了材料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纳米银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5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纳米银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纳米银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纳米银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纳米银市场发展趋势及策略建议,2025-2031年纳米银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2025-2031年我国纳米银行业投资建议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