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胺有机化合物行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国家政策积极推动绿色发展,高端产品逐渐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图]

内容概要:胺有机化合物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制造工业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部门。随着胺有机化合物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橡胶工业、石化工业、纺织业等行业的增长,有力拉动胺有机化合物的巨大需求,进而推动行业需求量增长。2017年中国胺有机化合物需求量达到755.9万吨,到了2023年行业需求量达到1021.39万吨,估计2024年中国胺有机化合物需求量达到1075.93万吨左右,同比上涨5.3%。从细分市场来看,酰胺类需求量最高,2023年市场需求为569.24万吨,市场占比达到50%以上。


相关上市企业新化股份(603867)、建业股份(603948)、华鲁恒升(600426)、兴欣新材(001358)、万盛股份(603010)、美思德(603041)、万华化学(600309)、鲁西化工(000830)、浙江交科(002061)、巨化股份(600160)、润丰股份(301035)等。


相关企业:德州市德化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富斯特油脂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大润化工有限公司、邹平同丰化工有限公司、苏州联胜化学有限公司、张家港昌华化工有限公司、安徽兴元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佳鹏新材料有限公司、苏州威都化工有限公司、福建悦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胺有机化合物、市场规模、产量、需求量、绿色化工


一、胺有机化合物行业相关概述


胺有机化合物一般是指有机类物质与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有机类物质。根据结构和性质的不同,胺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脂肪胺类、醇胺类、酰胺类、脂环胺类、芳香胺类、萘系胺类以及其他胺类。

胺有机化合物行业分类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环保产业、绿色化工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在“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下,胺有机化合物行业作为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受到政策的指引。如2022年4月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8月发布的《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其中提出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实施老旧装置综合技改、高危工艺改造和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设施升级改造,提升装置运行效率和高端化、绿色化、安全化水平。2024年7月发布的《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出在化工新材料方面,围绕优化原料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排放,利用清洁生产、智能控制等技术对现有生产装置改造提升,提高行业竞争力。

胺有机化合物行业相关政策


二、胺有机化合物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胺有机化合物行业上游是指原材料提供商,主要提供脂肪醇、甲醇、氨气、以及其他原材料。中游是指胺有机化合物行业的生产制造,该环节的企业利用上游提供的原材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工艺过程,生产出各种类型的胺有机化合物。下游是指行业的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橡胶等领域。

胺有机化合物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胺有机化合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三、胺有机化合物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农业、化工和能源等行业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了胺有机化合物行业的发展。据统计,2023年全球胺有机化合物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04.75亿元增长至531.56亿元;估计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仍保持持续增长,达到554.89亿元左右。从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在胺有机化合物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比达到41.56%。这主要是因为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国的工业基础增强,对胺有机化合物的需求增加。

全球胺有机化合物市场规模及区域分布占比


我国胺有机化合物起步时间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生产工艺存在能耗高、副产物多等问题,导致行业产量较少。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胺有机化合物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行业生产效率提高进一步推动产量增长。据统计,2017年中国胺有机化合物产量达到759.3万吨,到了2023年中国胺有机化合物产量达到1029.59万吨,估计2024年中国胺有机化合物产量持续提高,同比上涨5.1%左右。

2017-2024年中国胺有机化合物产量情况


胺有机化合物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制造工业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部门。随着胺有机化合物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橡胶工业、石化工业、纺织业等行业的增长,有力拉动胺有机化合物的巨大需求,进而推动行业需求量增长。2017年中国胺有机化合物需求量达到755.9万吨,到了2023年行业需求量达到1021.39万吨,估计2024年中国胺有机化合物需求量达到1075.93万吨左右,同比上涨5.3%。从细分市场来看,酰胺类需求量最高,2023年市场需求为569.24万吨,市场占比达到50%以上。

中国胺有机化合物需求量及细分市场占比情况


四、胺有机化合物行业竞争格局


‌胺有机化合物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重点由最初的市场销售手段的竞争,上升到产品、技术和管理层次的竞争。目前,我国胺有机化合物行业相关企业主要包括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市德化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昆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威都化工有限公司、福建悦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整体来看,我国胺有机化合物企业逐渐集中东部沿海地区,这主要受当地政策影响,吸引了很多厂商在此投资建厂,也培育了不少国内的优秀化工企业,并形成了一批下游产业的集聚区。

中国胺有机化合物行业相关企业


‌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67年,是一家以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主要从事脂肪胺、有机溶剂、合成香料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脂肪胺系列产品又可细分为异丙胺、乙基胺、正丙胺、正丁胺等。作为国内脂肪胺行业重要生产企业,公司的综合产能位居国内前列,系目前全球范围内排名前列的低碳脂肪胺产品生产企业。在需求方面,脂肪胺产品下游主要为农药、医药行业,整体需求稳定。2024年上半年,在市场需求整体偏弱的情况下,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减少市场波动对企业的影响,实现营业收入7.34亿元,同比上涨11.14%。

2019-2024年上半年新华股份脂肪胺营业收入


‌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有机胺生产企业,主营业务为低碳脂肪胺、电子化学品、乙酸酯、增塑剂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以及危险废物处置。公司以优质产品为依托,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公司品牌已经在低碳脂肪胺、超纯氨等市场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2024年上半年,受全球经济增长艰难,国内经济复苏缓慢、消费降级等因素影响,公司低碳脂肪胺产品下游需求增长乏力,价格下行,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公司低碳脂肪胺销售量同比下降5.4%至5.66万吨。

2019-2024年上半年建业股份低碳脂肪胺营业收入


五、胺有机化合物行业发展趋势


1、进一步推动行业技术水平


我国胺有机化合物产业起步较晚,相关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不强;胺有机化合物产业市场需求变化迅速,产品更新换代比较快,也需要企业能够迅速做出产品结构的调整,对精细化工企业的技术能力要求很高。对此,未来胺有机化合物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一方面通过继续提高科研人员各项待遇,吸引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增强行业的科研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加大综合技术改造力度,不断提高技术开发和生产能力,保持行业技术领先地位。此外,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技术合作,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引进、消化、吸收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同行新的先进技术成果。


2、高端产品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胺有机化合物在低端产品的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随着生产企业的不断增加,低端胺有机化合物的产能迅速扩张,导致市场供过于求,行业增长受到限制。目前胺有机化合物行业下游需求增速放缓,胺有机化合物产品价格将长期处于低位状态。胺有机化合物消费升级将拉动产品需求增长,新兴市场经济转型升级将使化工新材料等高端产品需求更快增长,未来胺有机化合物行业结构调整及高端产品崛起将成为行业热点。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胺有机化合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9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胺有机化合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胺有机化合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胺有机化合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共十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胺有机化合物行业上下游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25-2031年中国胺有机化合物行业发展预测分析,胺有机化合物行业投资前景研究及销售战略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