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行业产业链、发展历程、重点企业以及发展趋势研判: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智能化需求提升,中高端车型市场将成为智能座舱的主要增长动力 [图]

内容概况:我国智能座舱在技术集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座舱中的应用日益成熟,能够实现语音导航、语音控制多媒体播放等功能,并且识别准确率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国智能座舱市场在2023年的规模约为1055亿元,并预计在2024年达到1347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德赛西威(002920)、华阳集团(002906)、索菱股份(002766)、均胜电子(600699)、路畅科技(002813)、中科创达(300496)、诚迈科技(300598)、长城汽车(601633)、长安汽车(000625)、小鹏汽车(HK.09868)、理想汽车(HK.02015)


相关企业: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智能座舱行业产业链、智能座舱行业发展现状、智能座舱行业发展趋势


一、智能座舱行业定义及分类


智能座舱是指将车内的各种电子系统(如信息娱乐系统、仪表盘、抬头显示、座椅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等)通过智能化技术进行集成,为驾乘人员提供智能化、舒适化、个性化的驾乘体验的空间。它利用先进的传感器、芯片、软件算法和通信技术,实现座舱与驾乘人员、车辆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是汽车从传统的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的关键部分。智能座舱可以根据其功能、集成度以及智能化水平进行分类,具体分类如下。

智能座舱分类


二、智能座舱行业产业链分析


智能座舱行业产业链涵盖了从上游硬件与软件供应商,到中游软硬件集成商,再到下游整车制造与销售企业的全方位生态体系。上游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面板、车载音响、液晶仪表盘、智能座椅、液晶中控屏等硬件供应商,以及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程序等软件提供商,这些供应商为智能座舱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和软件支持。中游则是车载信息显示系统、车载通讯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软硬件集成商,他们负责将上游的硬件和软件集成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智能座舱系统。下游则是整车制造企业,他们将这些智能座舱系统集成到汽车中,形成最终的智能座舱产品,并销售给终端用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智能座舱行业产业链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日益紧密,共同推动智能座舱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智能座舱行业产业链


三、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2000-2010年为起步阶段,此期间开始引入基础电子功能,如中控显示屏初现,有简单人机交互探索,但智能化程度低。2010-2015年进入成长阶段,多媒体功能走向丰富,导航功能发展,从离线走向在线,同时初级智能化集成出现,电子系统间联系渐密。2015-2020年快速发展,智能交互升级,触摸显示屏和语音交互普及,智能驾驶辅助与座舱融合,车联网兴起,车辆能远程控制、获取实时交通信息等。2020年至今处于创新发展阶段,多模态交互深化,手势、面部识别等投入使用,高算力芯片应用,软件生态不断丰富,第三方应用增多,汽车向智能终端转变,且个性化与场景化服务出现,能依据驾驶习惯、场景提供专属服务,还可与智能家居联动,中国智能座舱行业逐步迈向更高水平发展。

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历程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四、中国智能座舱行业产业链上游分析


目前国内中控屏渗透率超90%,2023年中国液晶中控屏市场规模429亿元。大屏化、高清化、交互多模态化和多屏化助力市场规模增长,2024年中国液晶中控屏市场规模达44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453亿元。液晶中控屏的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对比度等特性,为智能座舱提供了更加清晰、细腻的显示效果。这有助于提升驾驶者的视觉体验,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液晶中控屏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动智能座舱技术的升级和发展。例如,柔性显示技术的应用为智能座舱带来了全新的形态设计可能性,使得智能座舱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液晶中控屏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推动了智能座舱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座舱认知度的提高和需求的增加,智能座舱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2-2025年中国液晶中控屏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对汽车电子芯片的需求量巨大。2023年中国汽车电子芯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20.8亿元。汽车电子芯片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为智能座舱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芯片可以提高智能座舱的计算能力和响应速度;采用高可靠性的存储芯片可以保障智能座舱的数据安全和稳定性。这些性能的提升使得智能座舱在功能、体验和安全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汽车电子芯片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推动了智能座舱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网联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智能座舱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车型的标配。汽车电子芯片作为智能座舱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市场规模的扩大也促进了智能座舱市场的普及和发展。

2019-2023年中国汽车电子芯片市场规模情况


五、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智能座舱融合了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成为一个高度智能、个性化、沉浸式的移动生活空间。各大车企和科技公司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智能座舱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我国智能座舱在技术集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座舱中的应用日益成熟,能够实现语音导航、语音控制多媒体播放等功能,并且识别准确率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国智能座舱市场在2023年的规模约为1055亿元,并预计在2024年达到1347亿元。目前,智能座舱主要在中高端车型中较为常见。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智能化需求的提升,中高端车型市场将成为智能座舱的主要增长动力。

2019-2024年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


六、中国智能座舱行业产业链下游分析


2024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量累计为2810.6万辆,同比上年同期增长4.2%。随着汽车产销量的持续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舒适化的需求日益提升。智能座舱作为人车交互的核心空间,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进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为智能座舱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各大主机厂正逐步开展对液晶仪表、信息娱乐等功能进行整合与升级,探索更加智能、舒适的出行方式。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为智能座舱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服务流程。

2019-2024年11月中国汽车产量情况


七、中国智能座舱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企业在智能座舱业务各有布局。德赛西威产品全面且注重技术研发与整车厂合作;华阳集团在多领域布局并创新技术开拓市场。延锋伟世通提供整合式方案且全球化布局,东软睿驰以软件为核心构建方案。索菱股份以车载娱乐主导拓展车联网,远峰科技基于导航拓展交互。均胜电子整合安全与智能座舱,路畅科技注重多媒体娱乐与后装市场。我国智能座舱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产品丰富度和客户资源占据优势,在与整车厂深度合作中不断巩固地位。新进入者则试图以特色技术或细分市场切入。同时,企业在不同业务环节竞争,如有的专注软件,有的强于硬件集成,而在市场方面,既有面向前装也有侧重后装市场的竞争,整体竞争激烈且不断推动行业发展创新。

中国智能座舱行业重点企业基本介绍


德赛西威是国际领先的移动出行科技公司之一,致力于成为出行变革的首选伙伴。公司深度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高效融合,通过持续开发高度集成的智能硬件和领先的软件算法,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移动出行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凭借38年来在设计、开发、生产过程中的深厚积淀,德赛西威不断拓展自身在研发创新、客户服务、安全验证方面的综合实力。德赛西威在智能座舱业务方面,通过整合座舱电子产品,打造以用户极致体验为中心的新型智能交互场。公司致力于实现更好更快地响应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创新体验解决方案,成为世界级的智能座舱系统供应商。2024年1-6月,德赛西威智能座舱营业收入达79.65亿元吗,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4.02%。

2021-2024年6月德赛西威智能座舱营业收入情况


深圳市索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CID(Car Informatic Device)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以此为基础向客户提供专业车联网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索莱特”、“DHD”、“索菱SOLING”、“妙士酷”四大自主研发品牌,已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并远销欧美以及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索菱股份以智能舱驾和智能网联为核心业务,整合智能座舱、TBOX、云控平台等综合产品线布局。公司凭借在产品创新力及研发能力方面的卓越表现,荣获多个技术奖项。在智能座舱领域,索菱股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聚焦域控融合、软件平台化等方面,推出了多款具有竞争力的智能座舱产品。此外,公司还注重与算法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以技术创新和高效运营应对市场竞争,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2023年,索菱股份营业收入达12.6亿元,同比增长52.17%,2024年1-9月,索菱股份营业收入为10.32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41.37%。

2020-2024年9月索菱股份营业收入情况


八、中国智能座舱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个性化与差异化


智能座舱行业的未来发展中,个性化与差异化将成为关键趋势。随着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智能座舱系统也需要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体验,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独特需求。通过AI技术的深度应用,智能座舱能够学习并记忆用户的偏好,如座椅调整、温度设置、音乐喜好等,从而在用户上车时自动调整至其最舒适的状态。此外,智能座舱的差异化设计也将成为车企竞争的新焦点。独特的屏幕形态、具备品牌基因的视觉风格以及定制化的交互界面,都将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驾乘体验。这种个性化与差异化的趋势,不仅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也为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2、安全与舒适性提升


安全与舒适性是智能座舱行业永恒的追求。未来,智能座舱将在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在安全方面,智能座舱将配备更加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能够实时监测车内外的环境变化,及时预警潜在危险,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同时,智能座舱还将与智能驾驶系统紧密协同,共同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在舒适性方面,智能座舱将更加注重人体工程学设计,通过智能调节座椅、空调、音响等设备,为用户创造更加舒适、宁静的驾乘环境。此外,智能座舱还将引入更多的健康监测和辅助功能,如空气质量监测、疲劳驾驶预警等,进一步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


3、交互方式变革


智能座舱的交互方式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按键和旋钮逐渐被更加智能、便捷的交互方式所取代。语音交互、手势识别、面部识别等多模态交互方式将成为主流。语音交互将更加智能,能够准确识别用户的指令,甚至能够理解和回应模糊指令和方言。手势识别也将更加精准,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势操作来控制智能座舱的各项功能。此外,智能座舱还将支持多屏联动和跨设备交互,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屏幕和设备之间自由切换和互动。这种交互方式的变革,不仅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便捷性,也为智能座舱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10
10000 10506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共十五章,包含中国智能座舱相关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020-2024年中国智能座舱企业项目投资建设案例分析,2025-2031年中国智能座舱行业投资风险及发展趋势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