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智研研判!2024年中国航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船舶运输效率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赋能行业智能化转型[图]

内容概要:我国航运事业在政策监管的推动下,正经历深刻的转型和升级,在全球经济承压的大背景下整体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了对外贸易和内需的扩大,从而增加了对水上运输的需求;叠加航运市场波动,航运企业为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主动报废老旧船舶并引进新船,以满足高效率、高环保的市场需求。而新船的运载能力往往更强, 2024年1-5月,中国航运货运量达38.6亿吨,同比增长7%;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亿标箱,同比增长8.8%。航运客运量达1.0亿人,同比增长6.7%。


关键词:航运、水运、集装箱船运


一、航运行业概述


广义上,航运表示通过水路运输和空中运输等方式来运送人或货物。但是现在通常用“空运”代表航空运输,“航运”则单指水上运输,是指以船舶为载运工具,通过水上航道,在港口之间运送旅客或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一般来说水路运输所需时间较长,但成本较为低廉,且单次航程能运送大量货物,而空运和陆运单程负载数量则相对较少。因此在国际贸易上,航运是较为普遍的运送方式。


航运按运输区域分类可分为内河航运、沿海航运以及远洋航运。内河航运指在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进行的运输活动;沿海航运指在沿海海域进行的运输活动,通常不涉及远洋航行;远洋航运指跨越大洋,连接不同大洲或国家之间的运输活动。按运输对象可分为货物航运和旅客航运,其中货物运输还可分为包括散货航运(如煤炭、矿石等)、原油航运、集装箱航运等。

航运分类


我国航运事业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始时期,距今约7000年前,中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制造木筏和独木舟,开启了沿海岛屿间的海上交通模式。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空前繁荣,中日航线开通,中外商船频繁往来于中国、印度和阿拉伯之间。同时,伴随着中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的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清朝时期,我国实施海禁政策,闭关锁国,严重阻碍了中国航运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航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中国开始组建自己的船队。1965年,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试航成功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在远洋运输和船舶制造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1979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航运业开始逐步市场化。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航运市场,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航运合作关系,推动了中国航运业的国际化进程。2001年,我国下发了《关于航运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实现航运业四化,即船舶大型化、船队专业化、企业经营集约化、内河船舶标准化,使航运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同年,我国正式加入WTO,为满足WTO的要求,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并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2006年,航运被列为国家保持绝对控制权的7个战略产业之一,行业进入高速成长期。2021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十四五”时期,水运行业要紧紧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对标“四个一流”,以国家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为主体,重点在“补齐短板、促进融合、提升服务、强化创新、绿色转型、深化改革”上下功夫,着力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创新驱动转变,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近现代航运发展历程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航运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二、航运产业链


航运产业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者。产业链上游包括船舶与集装箱等运输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矿石、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的生产、采购,以及柴油、汽油等运输所需的燃料供应。其中运输设备生产原材料以钢材为主,配套设备包括动力主机、舱室设备和甲板机械、通信导航系统、电力电气设备、锚链、大型铸锻件等。产业链中游主要为船舶及港口运营厂商,还包括航线开拓、安全管理、航运保险、航运金融等协同发展产业。产业链下游应用于石油化工、汽车制造、能源电力、房地产开发、食品工业、纺织业等多个领域,终端服务于消费者以及相关需求企业。

航运产业链


三、航运市场现状


近年来,全球航运市场震荡起伏,且资本市场对航运业的信心略有不足,企业经营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我国航运事业在政策监管的推动下,正经历深刻的转型和升级,在全球经济承压的大背景下‌整体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趋势。部分航运企业正通过开发新的货源、‌选择绿色、‌节能、‌环保的船型以及内外贸兼营船型等方式,‌提高竞争力并多元化选择,实现降本增效,有助于航运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为航运业带来了创新的可能性。同时,行业相关政策还鼓励海运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助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以促进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增强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在相关政策支持下,行业内龙头企业加快资源整合,扩大市场份额,抢占高端市场,部分小规模承运企业生存空间被逐步压缩,船队结构被进一步优化。2023年,中国水上运输船舶数量为11.83万艘,同比下降2.95%。

2018-2023年中国水上运输船舶数量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了对外贸易和内需的扩大,从而增加了对水上运输的需求;叠加航运市场波动,航运企业为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主动报废老旧船舶并引进新船,以满足高效率、高环保的市场需求。而新船的运载能力往往更强,从而带动运输量的提升。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运输船舶数量逐年下降,但2023年中国航运货运量达到93.7亿吨,首次突破90亿吨大关,同比增长9.5%;全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2.58亿人次,同比增长121.6%。2024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航运市场实现常态化运行。2024年1-5月,中国航运货运量达38.6亿吨,同比增长7%;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亿标箱,同比增长8.8%。航运客运量达1.0亿人,同比增长6.7%。

2018-2024年5月中国航运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航运中心向中国转移,亚洲地区经济贸易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亚洲航运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国际航运资源向亚洲地区进一步集聚,其重心正在向东亚,尤其是向中国转移。同时,我国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航运企业的治理结构完善、发展理念转变以及技术与服务的创新。《“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政策不仅优化了国际海运航线网络布局,还提高了中韩陆海联运效率,推动了中欧陆海快线的健康发展。此外,政策还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旨在建设一个更绿色、更智能的航运系统。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顺应世界经济中心东移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以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港口群为依托的三大国际航运中心,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也得到显著提升。2024年1-5月,中国航运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6.32亿元,同比增长7.2%。

2018-2024年5月中国航运固定资产投资额


中国航运发展趋势研判


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国际贸易的增长以及国内政策的支持。未来,随着国家财政对航运建设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叠加“新基建”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我国航运市场有望快速恢复活力,成为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1运力供给结构持续优化


未来,中国航运企业将不断优化运力结构,提升船舶大型化、专业化水平。通过淘汰老旧船舶、引进新船等方式,提高船队的整体运载能力和运营效率。此外,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深入,绿色航运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航运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航运企业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绿色航运发展。通过采用清洁能源、优化航线规划、加强碳排放管理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航运企业还注重可持续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行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2、加快技术创新,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行业规范不断完善,为航运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背景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行业创新和升级,成为推动航运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中国航运企业将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优化航线规划,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转型,航运企业将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航运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8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航运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航运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航运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共九章,包含中国两岸海运运行分析,国内航运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2024-2030年中国航运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