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敦煌石窟艺术中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敦煌文化正是这种自信的象征。

    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敦煌石窟艺术是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吸纳并融合了来自印度、中亚、西亚等外来文化艺术的精髓。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作为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丝路重镇,各种文化在敦煌汇聚、碰撞、交融,促使了敦煌石窟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延续1000多年的敦煌石窟艺术,在不断地新修重建中产生着新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并创造出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石窟艺术与文化。

    敦煌石窟艺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早期敦煌石窟建筑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敦煌石窟北朝的中心塔柱窟的形制借鉴了印度支提窟,同时把印度支提窟的穹隆顶前部改成了人字披顶,人字披顶是中国木结构房屋最具特色的形式。雕塑艺术是敦煌石窟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窟内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无论是“曹衣出水”还是“瘦骨清像”式造像特点,都是受到中原艺术风格的影响。壁画在敦煌石窟中有着极为丰富的题材和内容,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人物、山水、花鸟都成为其表现的对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人物画在外来凹凸晕染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绘画以线造型技法相结合,创造出了新的宗教人物形象,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方式。山水画与花鸟画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多以背景的形式出现,主要反映故事发生的场景和地点,是探寻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历程的重要依据。

    可以看出,敦煌石窟艺术的发展尽管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最终被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所改变和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敦煌石窟艺术从4世纪到14世纪不断地新修重建中,逐渐把佛教与中国传统道家、儒家思想相融合后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